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液检查特点是( )。A.红细胞数量减少B.网织红细胞减少C.血清铁蛋白增多D.血清总铁结合力下降E.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液检查特点是( )。

A.红细胞数量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血清铁蛋白增多
D.血清总铁结合力下降
E.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参考解析

解析: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液检查特点是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红细胞数量减少不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减少,血清铁蛋白减少,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相关考题:

试述缺铁性贫血的血液检验特点。

缺铁性贫血血液一般检查的特点是( )A.粒细胞显著减少B.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C.异型淋巴细胞增多D.原始粒细胞增多E.幼稚淋巴细胞增多

患儿,18个月,自8个月起多次患肺炎、中耳炎和脓疱病,查体发现该患儿扁桃体缺如,该患儿最有可能出现异常的检查是A、血清抗体检查B、血清CRP测定C、凝血功能检查D、血清补体检查E、血液细菌培养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特点是( )

患儿,男,1岁。因缺铁性贫血住院。血常规检查结果为Hb88g/L,红细胞数2.8×1012/L。该患儿贫血的程度为()。 A、正常血象B、轻度贫血C、中度贫血D、重度贫血E、极重度贫血

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铁剂治疗,最先出现的血液改变是A、血红蛋白增加B、皮肤苍白消失C、血红细胞增加D、头晕、乏力症状消失E、肝、脾恢复正常大小

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铁剂治疗,最先出现的血液改变是()。A.血红蛋白增加B.皮肤苍白消失C.网织红细胞增加D.头晕、乏力症状消失E.肝、脾恢复正常大小

患儿,9岁。血液检查显示:Hb 64 g/L;Hct25%;RBC 3.20×10/L。进一步检查发现患儿有肝脾轻度肿大,血清铁正常,红细胞脆性试验显著降低,该患者造成贫血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慢性病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白血病E.缺铁性贫血

骨髓象检查呈现“裂孔现象”的血液病是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缺铁性贫血的患儿每天补铁量不超过15mg.

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应如何治疗?

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中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儿童定期体格检查应对体弱儿建立专案加强管理,体弱儿包括()。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儿C、缺铁性贫血患儿D、营养不良的儿童E、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

如何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家长做好健康指导?

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特点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是什么?

问答题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特点是什么?

问答题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中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单选题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A患儿白细胞总数和分类B肉眼观察血袋内血液C血袋内剩余血液细菌培养D血袋内剩余血液涂片寻找细菌E患儿和血袋内剩余血液分别在4℃、22℃、37℃做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

多选题儿童定期体格检查应对体弱儿建立专案加强管理,体弱儿包括()。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儿C缺铁性贫血患儿D营养不良的儿童E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

单选题男性,10岁,经血液检查,其血红蛋白为120g/L,游离原卟啉上升,血清铁蛋白下降。该患者可诊断为()。A维生素B12缺乏B缺铁性贫血铁减少期C缺铁性贫血期D叶酸缺乏E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铁剂治疗,最先出现的血液改变是( )A血红蛋白增加B皮肤苍白消失C网织红细胞增加D头晕、乏力症状消失E肝、脾恢复正常大小

单选题患儿,8岁。血液检查显示:Hb64g/L;Hct25%;RBC3.20×1012/L。进一步检查发现患儿有肝脾轻度肿大,血清铁正常,红细胞脆性试验显著降低,该患者造成贫血的原因最可能是()。A海洋性贫血B慢性病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白血病E缺铁性贫血

填空题 患儿肾功能的血液检查,长期以来以_____和_____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血液一般检查的特点是()A粒细胞显著减少B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C异型淋巴细胞增多D原始粒细胞增多E幼稚淋巴细胞增多

单选题患儿,18个月,自8个月起多次患肺炎、中耳炎和脓疱病,查体发现该患儿扁桃体缺如,该患儿最有可能出现异常的检查是().A血清抗体检查B血清CRP测定C凝血功能检查D血清补体检查E血液细菌培养

单选题该患儿的正确诊断为(  )。A缺铁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混合性贫血D血液病E不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