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 ) /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A.66B.80C.132D.160

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 ) /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

A.66
B.80
C.132
D.160

参考解析

解析:计算型。弄明白参数与题中各项数据的对应关系后,代入计算。由题,S为盐通量, 为平均流速, 为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题中,X向海为正,则远河口断面x=-8000m,S-8000=18.2‰,近河口断面S0=30‰, =0.01m/s,代入 计算, ,求得 =160.1,选D。

相关考题:

根据径流和潮流在河口区的相互影响,一般可将入海河口区划分为______。A.潮流段、潮区段、感潮段B.河流段、过渡段、潮流段C.河流段、潮流段、感潮段D.河流段、潮区段、潮流段

应用一维潮平均水质解析模式预测非持久性污染物河口浓度分布,所需的数据及参数有()。A:潮平均流量或流速B: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C:一阶衰减系数D:横向混合系数

(2016年)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阐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COD浓度占标率分别为10%、70%、110%,减少COD排放量对改善超标断面水质有效的河段有( )。A.X断面上游B.X—Y河段C.Y—Z河段D.Z断面下游

(2017年)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闸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咸水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氨氮浓度占标率分别为80%、100%、110%,若要全部控制断面达标,减排氨氮有效的河段有( )。A.X断面上游B.X-Y河段C.Y-Z河段D.Z断面下游

(2017年)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 )m2/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A.66 B.80C.132 D.160

河口一维潮平均水质模型不能忽略纵向离散项的原因,可解释为( )。

河口一维潮平均水质模型不能忽略纵向离散项的原因,可解释为( )A.海水参与了混合稀释B.涨落潮导致混合作用增强C.O′Connor数增大到不可忽略的程序D.河口生物自净能力变弱

河口一维潮平均水质模型不能忽略纵向离散项的原因,可解释为()。A:海水参与了混合稀释B:涨落潮导致混合作用增强C:增大到不可忽略的程序D:河口生物自净能力变弱

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闸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咸水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氨氮浓度占标率分别为80%、100%、110%,若要全部控制断面达标,减排氨氮有效的河段有( )。A.X断面上游B.X-Y河段C.Y-Z河段D.Z断面下游

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闸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咸水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氨氮浓度占标率分别80%、100%、110%,若要个部控制断而达标,减排氨氮有效的河段有()。A.X断面上游B.X-Y河段C.Y-z河段D.Z断面下游

某入海小河赶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m2/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A.66B.80C.132D.160

下列属于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内容的是( )。A. 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B. 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横断面、水面坡度C. 水温、波浪的情况D. 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流量E. 潮间隙、潮差、历时

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测量内容除应包括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应有( )。A感潮河段的范围B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分布C横断面形状D水面坡度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

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下游同河流。 A.面积 B.数目 C.位置 D.长度

预测可降解污染物浓度分布时,河口一维水质稳态模型与河流一维水质稳态模型相比,其主要差别有()。A:河口模型的自净能力可忽略B:河口模型的纵向离散作用不可忽略C:河口模型采用河段潮平均流量D:河口模型的稀释能力可忽略

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除与河流相的内容外,还有()。A:盐度、温度分层情况B:感潮河段的范围C:潮间隙、潮差和历时D:横断面、水面坡度E: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

河流感潮段与河流的界限是落潮时最大断面平均流速与涨潮时最小断面平均流速之差等于()的断面。A0.01m/sB0.03m/sC0.05m/sD0.5m/s

根据径流和潮流在河口区的相互影响,一般可将入海河口区划分为()A、潮流段、潮区段、感潮段B、河流段、过渡段、潮流段C、河流段、潮流段、感潮段D、河流段、潮区段、潮流段

潮区界以下受潮汐影响的河段称为()A、过渡段B、喇叭型河口C、三角洲河口D、感潮河段

下列属于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内容的是()。A、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B、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横断面、水面坡度C、水温、波浪的情况D、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流量E、潮间隙、潮差、历时

河流感潮段是指受潮汐作用影响较为明显的河段,可以将落潮时最大断面平均流速与涨潮时最小断面平均流速之差等于()的断面作为其与河流的界限。A、0.02m/sB、0.04m/sC、0.05m/sD、0.08m/s

河流感潮段与河流的界限是落潮时最大断面平均流速与涨潮时最小断面平均流速之差等于()的断面。A、0.01m/sB、0.03m/sC、0.05m/sD、0.5m/s

不定项题应用一维潮平均水质解析模式预测非持久性污染物河口浓度分布,所需的数据及参数有()。A潮平均流量或流速B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C一阶衰减系数D横向混合系数

单选题根据径流和潮流在河口区的相互影响,一般可将入海河口区划分为()A潮流段、潮区段、感潮段B河流段、过渡段、潮流段C河流段、潮流段、感潮段D河流段、潮区段、潮流段

单选题河流感潮段与河流的界限是落潮时最大断面平均流速与涨潮时最小断面平均流速之差等于()的断面。A0.01m/sB0.03m/sC0.05m/sD0.5m/s

多选题下列属于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内容的是()。A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B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横断面、水面坡度C水温、波浪的情况D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流量E潮间隙、潮差、历时

不定项题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下游同河流。A面积B数目C位置D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