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摄影时用的焦片距为A.40cmB.50cmC.60cmD.80cmE.100cm

四肢摄影时用的焦片距为

A.40cm

B.50cm

C.60cm

D.80cm

E.100cm


相关考题:

摄影距离的组合,错误的是A、焦点到胶片距--焦-片距B、焦点到肢体距--焦-肢距C、焦点到台面距--焦-片距D、肢体到胶片距--肢-片距E、焦点到胶片距--FFD

用0.3焦点进行X线直接放大摄影时,若焦-片距为90cm,肢一片距为30cm,则放大率是A、3B、2C、1.66D、1.5E、1.33

提高X线摄影的清晰度,需要: ( )A.最大物-片距B.最大焦-片距C.最小焦-片距D.最大焦-物距E.以上都不是

放大摄影利用的原理为几何放大,其中最关键的是加大了 A、肢片距B、焦片距C、焦肢距D、焦点的尺寸E、胶片的尺寸

用0.3焦点进行X线直接放大摄影时,若焦-片距为90cm,物-片距为30cm,则放大率是A、3B、2C、1.66D、1.5E、1.33

有关摄影距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焦-片距又称FFDB.焦-片距增大,模糊度增大C.焦-物距增大,模糊度增大D.物-片距减小,模糊度增大E.焦-物距减小,模糊度增大

成人胸部正位摄影焦一片距为A.50cmB.70cmC.90cmD.100~120cm 成人胸部正位摄影焦一片距为A.50cmB.70cmC.90cmD.100~120cmE.150~180cm

一般成人肺脏摄影检查的焦一片距为A.50cmB.85cmC.100cmD.180cmSX 一般成人肺脏摄影检查的焦一片距为A.50cmB.85cmC.100cmD.180cmE.300cm

X线摄影放大率在数值上等于A.肢体长度与影像长度之比B.肢一片距与焦一肢距之比 X线摄影放大率在数值上等于A.肢体长度与影像长度之比B.肢一片距与焦一肢距之比C.焦一片距与焦一肢距之比D.焦一片距与肢一片距之比E.焦一肢距与肢一片距之比

直接X线放大摄影,其影像放大率取决于()A.物-片距/焦-片距B.焦-片距/焦-物距C.物-片距/焦-物距D.焦-物距/物-片距E.焦-片距/物-片距

放大摄影利用的原理为几何放大,其中最关键的是加大了A.肢片距B.焦片距C.焦肢距D.焦点的尺寸E.胶片的尺寸

提高X线摄影的清晰度,需要()A、最大肢-片距B、最大焦-片距C、最小焦-片D、最大焦-物距

X线摄影放大率在数值上等于()A、影像长度与肢体长度之比B、肢-片距与焦-肢距之比C、焦-片距与焦-肢距之比D、焦-片距与肢-片距之比E、焦-肢距与肢-片距之比

肺部摄影的焦--片距为①()厘米,心脏测量正位摄影的焦--片距为②()厘米。

直接X线放大摄影,其影像放大率取决于()A、物B片距/焦B片距B、焦B片距/焦B物距C、焦B物距/物B片距D、物B片距/焦B物距E、焦B片距/物B片距

为减少辐射线对人体的损害,摄影时可采取下列哪些防护措施()。A、缩短曝光时间B、屏蔽非照射部位C、减少焦-肢距D、增加焦-肢距E、减少肢-片距

与"放大摄影"放大率有关的因素是()A、肢-片距B、焦-片距C、摄影体位D、曝光条件E、焦点大小

直接X线放大摄影,其影像放大率取决于()A、物-片距/焦-片距B、焦-片距/焦-物距C、焦-物距/物-片距D、物-片距/焦-物距E、焦-片距/物-片距

肺部及心脏正位摄影时,焦-片距应当分别为()与()。侧位摄影为()。

用50kV的管电压,60mAs焦片距为100cm条件摄影时,若想用70cm的条件摄影,其他条件不变时,求新的mAs值?

与“放大摄影”放大率无关的因素是()A、胶-片距B、焦-片距C、焦-肢距D、曝光条件E、焦点大小

填空题肺部摄影的焦--片距为①()厘米,心脏测量正位摄影的焦--片距为②()厘米。

填空题肺部及心脏正位摄影时,焦-片距应当分别为()与()。侧位摄影为()。

单选题X线摄影放大率在数值上等于()A影像长度与肢体长度之比B肢-片距与焦-肢距之比C焦-片距与焦-肢距之比D焦-片距与肢-片距之比E焦-肢距与肢-片距之比

单选题直接X线放大摄影,其影像放大率取决于()A物B片距/焦B片距B焦B片距/焦B物距C焦B物距/物B片距D物B片距/焦B物距E焦B片距/物B片距

单选题摄影距离的组合,错误的是()A焦点到胶片距--焦-片距B焦点到肢体距--焦-肢距C焦点到台面距--焦-片距D肢体到胶片距--肢-片距E焦点到胶片距--FFD

单选题直接X线放大摄影,其影像放大率取决于()A物-片距/焦-片距B焦-片距/焦-物距C焦-物距/物-片距D物-片距/焦-物距E焦-片距/物-片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