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料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针对“资料5”,审计人员初步认定2015年度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为()A.多计存货2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200万元B.少计存货200万元,虚减营业利润200万元C.多计存货1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100万元D.少计存货100万元,虚减营业利润100万元

(一)资料

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

(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

(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

(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

(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

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

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

(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

(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

(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

(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

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

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

(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

(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

(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

(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针对“资料5”,审计人员初步认定2015年度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为()

A.多计存货2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200万元

B.少计存货200万元,虚减营业利润200万元

C.多计存货1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100万元

D.少计存货100万元,虚减营业利润100万元

参考解析

解析:结存2000件单位成本为0.75万元,金额为1500万元,所以多计存货1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100万元

相关考题:

(一)资料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1”中,可以用于验证生产与存货循环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程序为()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B.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D.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

(一)资料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针对“资料4”,审计人员可采取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为()A.直接认定账实不符B.审查A材料明细账记录C.审查该批材料的领用单D.直接要求调减A材料明细账

共用题干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3”中,审计组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领用原材料尚未入账B:购入原材料尚未入账C:原材料未入库即领用D:多结转了原材料成本

共用题干(一)资料2012年2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生产与存货业务相关内部控制调查时了解到:计划部门根据经审批的生产计划,签发预先编号的生产通知单,下达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根据生产通知单填写领料单,经部门经理批准后,交仓库部门办理领料手续;生产部门生产完工的产品交验收员检验合格后入库;仓库保管人员根据存货出入库情况及时登记台账,并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2.审计人员决定对存货实施监盘程序。在审计人员的要求下,乙公司成立了存货盘点小组并与审计人员一起研究制定了盘点计划。乙公司共有A、B两个仓库且分别位于两个分厂内,公司总经理建议对A、B两个仓库先后进行盘点,审计人员予以认可。盘点过程中,审计人员始终在现场监督盘点的进行,并随时抽查复核盘点记录;盘点结束后,审计人员将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进行核对,对发现的差异作出记录,并要求乙公司查找原因。3.审计人员在核对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时发现,C材料盘盈1000公斤,D材料盘盈1200公斤。乙公司称,盘盈的C材料为受K公司委托代为存放的存货,盘盈的D材料为乙公司外购材料,因尚未收到发票,无法准确确定采购价格,故未登记相关明细账。4.审计人员对产品成本进行审计时,发现乙公司将以下事项计入了生产成本:①给希望小学捐款50万元;②公司管理人员工资20万元;③业务招待费支出10万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资料2”关于存货监盘的做法中,正确的有:A:审计人员参与制订盘点计划B:对A、B两个仓库先后进行盘点C:审计人员抽查复核盘点记录D:将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核对

(一)资料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资料3”中,审计人员监盘存货的做法中恰当的为()A、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B、乙公司成立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C、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D、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

共用题干(一)资料2012年2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生产与存货业务相关内部控制调查时了解到:计划部门根据经审批的生产计划,签发预先编号的生产通知单,下达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根据生产通知单填写领料单,经部门经理批准后,交仓库部门办理领料手续;生产部门生产完工的产品交验收员检验合格后入库;仓库保管人员根据存货出入库情况及时登记台账,并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2.审计人员决定对存货实施监盘程序。在审计人员的要求下,乙公司成立了存货盘点小组并与审计人员一起研究制定了盘点计划。乙公司共有A、B两个仓库且分别位于两个分厂内,公司总经理建议对A、B两个仓库先后进行盘点,审计人员予以认可。盘点过程中,审计人员始终在现场监督盘点的进行,并随时抽查复核盘点记录;盘点结束后,审计人员将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进行核对,对发现的差异作出记录,并要求乙公司查找原因。3.审计人员在核对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时发现,C材料盘盈1000公斤,D材料盘盈1200公斤。乙公司称,盘盈的C材料为受K公司委托代为存放的存货,盘盈的D材料为乙公司外购材料,因尚未收到发票,无法准确确定采购价格,故未登记相关明细账。4.审计人员对产品成本进行审计时,发现乙公司将以下事项计入了生产成本:①给希望小学捐款50万元;②公司管理人员工资20万元;③业务招待费支出10万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资料1”中,违反内部控制要求的是:A:生产通知单预先编号B:领料单由生产部门经理负责审批C:产成品经验收员验收合格后入库D:仓库保管人员负责定期盘点存货

(一)资料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针对“资料5”,审计人员初步认定2015年度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为()A、多计存货2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200万元B、少计存货200万元,虚减营业利润200万元C、多计存货1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100万元D、少计存货100万元,虚减营业利润100万元

(一)资料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针对“资料2”,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认为可能导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为()。A、产品销售价格降低B、产品销售数量增长C、产品单位生产成本降低D、产成品发出计价方法变动

(一)资料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针对“资料2”,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认为可能导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为()A.产品销售价格降低B.产品销售数量增长C.产品单位生产成本降低D.产成品发出计价方法变动

共用题干(一)资料2012年2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生产与存货业务相关内部控制调查时了解到:计划部门根据经审批的生产计划,签发预先编号的生产通知单,下达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根据生产通知单填写领料单,经部门经理批准后,交仓库部门办理领料手续;生产部门生产完工的产品交验收员检验合格后入库;仓库保管人员根据存货出入库情况及时登记台账,并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2.审计人员决定对存货实施监盘程序。在审计人员的要求下,乙公司成立了存货盘点小组并与审计人员一起研究制定了盘点计划。乙公司共有A、B两个仓库且分别位于两个分厂内,公司总经理建议对A、B两个仓库先后进行盘点,审计人员予以认可。盘点过程中,审计人员始终在现场监督盘点的进行,并随时抽查复核盘点记录;盘点结束后,审计人员将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进行核对,对发现的差异作出记录,并要求乙公司查找原因。3.审计人员在核对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时发现,C材料盘盈1000公斤,D材料盘盈1200公斤。乙公司称,盘盈的C材料为受K公司委托代为存放的存货,盘盈的D材料为乙公司外购材料,因尚未收到发票,无法准确确定采购价格,故未登记相关明细账。4.审计人员对产品成本进行审计时,发现乙公司将以下事项计入了生产成本:①给希望小学捐款50万元;②公司管理人员工资20万元;③业务招待费支出10万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针对“资料3”中盘盈的1200公斤D材料,审计人员正确的做法有:A:审查与D材料采购相关的证明文件B:对D材料重新进行盘点C:经核实乙公司提供原因属实,要求调减D材料盘点记录D:经核实乙公司提供原因属实,要求对D材料暂估入账

共用题干(一)资料2012年2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生产与存货业务相关内部控制调查时了解到:计划部门根据经审批的生产计划,签发预先编号的生产通知单,下达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根据生产通知单填写领料单,经部门经理批准后,交仓库部门办理领料手续;生产部门生产完工的产品交验收员检验合格后入库;仓库保管人员根据存货出入库情况及时登记台账,并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2.审计人员决定对存货实施监盘程序。在审计人员的要求下,乙公司成立了存货盘点小组并与审计人员一起研究制定了盘点计划。乙公司共有A、B两个仓库且分别位于两个分厂内,公司总经理建议对A、B两个仓库先后进行盘点,审计人员予以认可。盘点过程中,审计人员始终在现场监督盘点的进行,并随时抽查复核盘点记录;盘点结束后,审计人员将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进行核对,对发现的差异作出记录,并要求乙公司查找原因。3.审计人员在核对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时发现,C材料盘盈1000公斤,D材料盘盈1200公斤。乙公司称,盘盈的C材料为受K公司委托代为存放的存货,盘盈的D材料为乙公司外购材料,因尚未收到发票,无法准确确定采购价格,故未登记相关明细账。4.审计人员对产品成本进行审计时,发现乙公司将以下事项计入了生产成本:①给希望小学捐款50万元;②公司管理人员工资20万元;③业务招待费支出10万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针对“资料4”,审计人员认为对生产成的影响是:A:多计80万元B:多计70万元C:多计60万元D:多计30万元

共用题干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5”中,为了查找产品销售业务真实性方面的疑点,审计人员下一步可以采用的审计程序有:A:追踪产品发运单审查货物是否发出B:对比筛选既是供应商又是销货客户的单位C:分析比较产品销售与采购价格差异较小的批次D:分析比较产品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差异较小的批次

共用题干(一)资料2012年2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生产与存货业务相关内部控制调查时了解到:计划部门根据经审批的生产计划,签发预先编号的生产通知单,下达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根据生产通知单填写领料单,经部门经理批准后,交仓库部门办理领料手续;生产部门生产完工的产品交验收员检验合格后入库;仓库保管人员根据存货出入库情况及时登记台账,并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2.审计人员决定对存货实施监盘程序。在审计人员的要求下,乙公司成立了存货盘点小组并与审计人员一起研究制定了盘点计划。乙公司共有A、B两个仓库且分别位于两个分厂内,公司总经理建议对A、B两个仓库先后进行盘点,审计人员予以认可。盘点过程中,审计人员始终在现场监督盘点的进行,并随时抽查复核盘点记录;盘点结束后,审计人员将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进行核对,对发现的差异作出记录,并要求乙公司查找原因。3.审计人员在核对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时发现,C材料盘盈1000公斤,D材料盘盈1200公斤。乙公司称,盘盈的C材料为受K公司委托代为存放的存货,盘盈的D材料为乙公司外购材料,因尚未收到发票,无法准确确定采购价格,故未登记相关明细账。4.审计人员对产品成本进行审计时,发现乙公司将以下事项计入了生产成本:①给希望小学捐款50万元;②公司管理人员工资20万元;③业务招待费支出10万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针对“资料3”中盘盈的1000公斤C材料,审计人员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A:向K公司函证核实B:直接调整盘点结果,使其与明细账一致C:直接调整C材料明细账余额,使其与盘点结果一致D:对盘盈原因直接予以认可

共用题干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4”中,审计人员认为存放在乙公司仓库中的下列存货,所有权不属于乙公司的有:A: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B:来料加工的电工钢C: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D: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一)资料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3”中,审计人员监盘存货的做法中恰当的为()A.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B.乙公司成立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C.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D.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

2018年4月,某审计组对丙上市公司2017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存货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该公司存货业务相关内部控制进行调查时了解到:(1)生产部门负责签发订购单。(2)财会部门负责存货的永续盘存记录。(3)仓库保管员负责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4)存货盘盈或盘亏的处理须经审批。2.审计人员于2018年4月25日实施了存货监盘程序,具体工作要点包括:(1)公司成立存货盘点小组。(2)公司独立制订盘点计划。(3)审计人员在现场监督盘点工作按计划进行。(4)审计人员抽查盘点记录。3.审计人员实施监盘程序后发现,A产品的盘点结果为100件,而账面记录为80件,据公司人员解释,盘点多出的20件为代管其他公司的产品;B产品的盘点结果为200件,与账面记录一致。4.2018年1月1 日至4月25日盘点时止,B产品的完工入库数量为300件,销售发出数量为180件。(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下列关于监盘程序的提法中,正确的有:A、监盘可证实存货是否真实存在B、监盘可证实存货记录截止期的正确性C、监盘后无需进行计价正确性的审计D、监盘过程中应查验存货质量

共用题干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1”中,在所列示的审计程序中,合理的有: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B: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D: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一)资料2014年4月,某省审计厅派出审计组,对某公司201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该公司生产与存货循环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审计人员对该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了解和测试后,认为该公司的内部控制较为健全有效。2.该公司实行永续盘存制。每个月末对存货进行盘点。审计人员抽查该公司的存货盘点记录未发现问题。但审计人员发现该公司明细账中,A材料数量为零,而金额为10万元。3.审计人员在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检查产成品存货总体合理性时,发现2013年产成品存货周转率为3.0。而2012年产成品存货周转率为3.8。4.审计人员对某企业产品成本进行审计时发现该企业在产品成本中列支了如下内容:给希望小学捐款50000元,向供货单位支付合同违约金8000元,结转制造费用95000元,结转的辅助生产费用70000元。(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针对“资料2”审计人员在抽查该公司的存货盘点记录时,应重点关注的事项有:A、存货盘点的范围和组织方式 B、存货盘点结果与账面金额是否一致 C、盘点工作是否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D、存货出库单有无销售部门主管批准的签字

(一)资料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针对“资料4”,审计人员可采取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为()A、直接认定账实不符B、审查A材料明细账记录C、审查该批材料的领用单D、直接要求调减A材料明细账

(一)资料2016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4)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2.通过计算,审计人员发现乙公司近3年毛利率逐年大幅度上升。3.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做法如下:(1)审计人员独立制定盘点计划;(2)乙公司成立盘点小组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全程监督盘点的进行;(3)对乙公司所称代管其他单位的存货,审计人员另行发函进行核实;(4)对部分存货的质量存在争议,审计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4,审计人员对乙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后,发现A材料短缺了200公斤。乙公司相关人员解释,该批材料生产车间已经领用,但领料单尚未提交财会部门。5.乙公司产成品按照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审计人员重点抽查了B产品的产供销明细记录,B产品2015年12月的产供销相关明细记录反映:(1)12月1日,结存5000件,总成本为3500万元;(2)12月15日,入库3000件,单位产品成本为0.75万元;(3)12月20日,销售6000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4150万元;(4)12月31日,结存2000件,总成本为1600万元。“资料1”中,可以用于验证生产与存货循环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程序为()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B、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D、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

案例二(一)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5”中,为了查找产品销售业务真实性方面的疑点,审计人员下一步可以采用的审计程序有:A.追踪产品发运单审查货物是否发出B.对比筛选既是供应商又是销货客户的单位C.分析比较产品销售与采购价格差异较小的批次D.分析比较产品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差异较小的批次

(一)资料2017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6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6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6年入账;(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7年入账。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6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4”中,审计人员认为存放在乙公司仓库中的下列存货,所有权不属于乙公司的有( )。A.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B.来料加工的电工钢C.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D.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

案例二(一)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1”中,在所列示的审计程序中,合理的有: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B.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D.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

(一)资料2014年3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乙公司主要从事钢材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业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为了检查乙公司生产和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组准备实施如下审计程序:(1)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2)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3)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4)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2.经审计组确认,乙公司2013年产成品发运单的最后一个顺序编号是8498。在检查主营业务收人相关账簿与凭证时,审计组发现下列情况:(1)编号为8478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2)编号为8513的发运单于2013年入账;(3)编号为8512的发运单于2014年入账;(4)编号为8486的发运单于2014年人账。3.在对产品成本的审查中,审计人员注意到2013年末原材料明细账显示,螺纹钢数量为零,而金额为红字1350万元。4.审计组发现,乙公司仓库中存放着以下类型的存货:(1)第三方寄销的镀锌板;(2)来料加工的电工钢;(3)已办理提货手续并确认销售但尚未装运的高强钢;(4)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的螺纹钢。5.根据审计人员以往的经验,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会通过产品循环销售的手法虚增销售业绩,即在产品实物不转移的情况下,将货物销售给客户后再进行回购,为避免过高税费支出,其出售与回购的价格差异较小。审计组决定将该问题列为审计重点。(二)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资料3”中,审计组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领用原材料尚未入账B.购入原材料尚未入账C.原材料未入库即领用D.多结转了原材料成本

不定项题资料2017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6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关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存货内部控制进行调查了解时发现:(1)仓库人员自行进行了年终盘点;(2)仓库部门负责验收购入的物资;(3)仓库保管人员按照永续盘存制登记存货明细账;(4)购买的原材料需要先验收入库,然后根据领料单向生产部门发放。2审计人员通过询问获知,委托明光公司加工的甲材料可能不存在。3审计人员决定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存货监盘程序。4审计人员将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余额核对,发现实物比账面多出20000元原材料。(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下列审计程序中,不包括在生产与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测评中的有:A将盘点结果与材料明细账余额核对B抽查领料凭证上反映的手续是否齐备C编制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表,并与报表.总账和明细账核对D实地观察仓库验收原材料的情况

不定项题“资料1”中,可以用于验证生产与存货循环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程序为( )。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B检查直接材料计价方法是否恰当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D计算近3年毛利率并进行趋势分析

不定项题“资料1”中,在所列示的审计程序中,合理的有:A检查生产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B检查永续盘存记录是否由财会部门负责C抽查领料凭证是否经由生产部门经理的批准D抽查乙公司若干月份的存货盘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