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关系兄S如表7-2和表7-3所示,则关系代数表达式R÷S的结果集为(5)。A.B.C.D.

设有关系兄S如表7-2和表7-3所示,则关系代数表达式R÷S的结果集为(5)。

A.

B.

C.

D.


相关考题:

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为R-(R-S)表示的是A.RNSB.R-SC.RUSD.R÷S

设有关系R、S如下所示,则关系代数表达式R÷的结果为(47)。A.B.C.D.

设有关系R,S和T如表所示。关系T由关系R和S经过( )操作得到。A.R∪SB.R-SC.R×SD.R∞S

设有如下的关系R和S,且属性A是关系R的主码,属性D是关系S的主码。若关系R和S的关系代数操作的结果T如下:则A.B.C.D.

设有关系R、S和T如图16-1所示。则下列元组演算表达式的运算结果是(2)。A.B.C.D.

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为R(RS)表示的是A.R∩SB.R∩SC.R∪SD.R÷S

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R-(R-S)表示的是________。A.R∩SB.R-SC.R∪SD.R÷S

已知关系R和S,如下所示:则下列关系代数表达式的运算结果有2个元组的是A.R∪SB.R-SC.R∩SD.R×S

关系R、S如下图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π1,5,6(σ1>5(R×S))=(32),它与元组演算表达式{t|()u(v)(R(u)(∧S(v)∧(33))}等价。A.B.C.D.

关系R、S如下图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π1,5,6(σ15(R×S))=(51)。A.B.C.D.

设有关系R和s,则关系代数表达式R一(R—s)表示的是( )。A.RnsB.R—SC.RUSSXB 设有关系R和s,则关系代数表达式R一(R—s)表示的是( )。A.RnsB.R—SC.RUSD.R÷S

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为R一(R—S)表示的是( )。A.R∩SB.R—SC.RUSSXB 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为R一(R—S)表示的是( )。A.R∩SB.R—SC.RUSD.R÷S

设有关系R和s,则关系代数表达式R一(R—s)表示的是( )。A. RnsB. R—SC. RUSD. R÷S

● 关系R、S 如下图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π 1.5.6 ( δ1> 5 (R×S))= (51) 。

● 关系 R、S 如下图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 ))S R ( ( 5 2 6,5,1 × = σ π = (55) ,该表达式与 (56) 等价。

● 关系 R、S 如下图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 ))S R ( ( 6 1 5,3 ,4 × σ π 的输出结果与(34) 等价,该表达式与 (35) 等价。若对关系 R、S 进行自然连接,所得关系的属性列数和元组个数分别为 (36) 。

关系R、S如下图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π1,5,6(σ2=5 (R×S))=(55),该表达式与(56)等价。A.B.C.D.

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R-(R-S)表示的是______。A.RUSB.R∩SC.R-SD.R÷S

有如下关系R、S、T、U,则关系代数表达式(R*T-S)÷U为(56)。A.B.C.D.

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R-(R-S)表示的是A.R∩SB. R-SC. R∪SD. R÷S

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为R-(R-S)表示的是A.R∩SB.R-SC.R∪SD.R÷S

关系R、S如下图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π4,5,3(σ1<6(R×S))的输出结果与(34)等价,该表达式与(35)等价。若对关系R、S进行自然连接,所得关系的属性列数和元组个数分别为(36)。A.B.C.D.

设有如下关系: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12),关系代数表达式R÷S的运算结果是(13)。A.B.C.D.

关系R、s如下图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π3,4,5(σ16(R×s))=( ),对关系R、s进行自然连接后的属性列数和元组个数分别为( )。A.B.C.D.

关系R、S如下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π1,5,6(σ1>5(R×S))=(28),它与元A.B.C.D.

设有关系R,S和T如表所示。关系T是由关系R和S经过哪种操作得到的?( )。A.R∪SB.R-SC.R∩SD.R∞S

若关系R、S如下图所示,则关系代数表达式π1,3,7(σ3<6(R×S))与( )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