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予2008年10月受到A公司的起诉,A公司声称甲公司侵犯了A公司的软件版权,要求甲公司予以赔偿,赔偿金额为40万元。在应诉过程中,甲公司发现诉讼所涉及的软件主体部分是有偿委托乙公司开发的。如果这套软件确有侵权问题,乙公司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对甲公司予以赔偿。甲公司在年末编制会计报表时,根据法律诉讼的进展情况以及律师的意见,认为对A公司予以赔偿的可能性在50%以上,最有可能发生的赔偿金额为30万元;从乙公司获得的补偿基本上可以确定,最有可能获得的赔偿金额为35万元。在上述情况下,甲公司在年末应确认的负债和资产分别是( )。A.30万元和35万元B.30万元和30万元C.40万元和35万元D.40万元和30万元

甲公司予2008年10月受到A公司的起诉,A公司声称甲公司侵犯了A公司的软件版权,要求甲公司予以赔偿,赔偿金额为40万元。在应诉过程中,甲公司发现诉讼所涉及的软件主体部分是有偿委托乙公司开发的。如果这套软件确有侵权问题,乙公司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对甲公司予以赔偿。甲公司在年末编制会计报表时,根据法律诉讼的进展情况以及律师的意见,认为对A公司予以赔偿的可能性在50%以上,最有可能发生的赔偿金额为30万元;从乙公司获得的补偿基本上可以确定,最有可能获得的赔偿金额为35万元。在上述情况下,甲公司在年末应确认的负债和资产分别是( )。

A.30万元和35万元

B.30万元和30万元

C.40万元和35万元

D.40万元和30万元


相关考题:

甲公司欠乙公司40万元,一直无力偿还;丙公司欠甲公司30万元,已到期,但甲公司怠于行使对丙公司的债权。对甲公司的行为,乙公司可以( )。A.行使代位权,要求丙公司偿还30万元B.以债务承担为由要求丙公司代甲公司偿还30万元C.要求甲公司承担乙公司因行使代位权所支出的必要费用D.以债权让与为由要求丙公司代甲公司偿还30万元E.以甲公司名义起诉丙公司,但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甲公司于2008年10月受到A公司的起诉,A公司声称甲公司侵犯了A公司的软件版权,要求甲公司予以赔偿,赔偿金额为40万元。在应诉过程中,甲公司发现诉讼所涉及的软件主体部分是有偿委托乙公司开发的。如果这套软件确有侵权问题,乙公司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对甲公司予以赔偿。甲公司在年末编制会计报表时,根据法律诉讼的进展情况以及律师的意见,认为对A公司予以赔偿的可能性在50%以上,最有可能发生的赔偿金额为30万元;从乙公司获得的补偿基本上可以确定,最有可能获得的赔偿金额为35万元。在上述情况下,甲公司在年末应确认的负债和资产分别是( )。A.30万元和35万元B.30万元和30万元C.40万元和35万元D.40万元和30万元

3﹒甲公司、乙公司均为有限责任公司。甲公司经理张某违反公司章程规定将公司业务发包给不知情的乙公司,致使甲公司遭受损失。李某是甲公司股东,甲公司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下列关于李某保护甲公司利益和股东整体利益的途径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 A.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监事会起诉张某 B.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董事会起诉张某 C.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监事会起诉乙公司 D.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董事会起诉乙公司

甲有限责任公司拖欠乙股份公司货款不还,乙公司迟迟不起诉甲公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假设丁某连续持有乙公司1%的股份已达3个月,丁某有权请求乙公司监事会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还款B.假设甲某、乙某、丙某连续合计持有乙公司1%的股份已达7个月,3人有权请求乙公司监事会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还款C.乙公司监事会自收到请求30日内未提起诉讼的,甲某、乙某、丙某3人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还款D.情况紧急,不立即起诉乙公司利益将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甲某、乙某、丙某3人有权不向监事会请求,直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还钱

甲公司欠乙公司500万元到期债权,甲公司同时对丙公司享有400万元的到期债权,但乙公司既不履行到期的债务,也不行使其对丙公司的到期债权,致使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甲公司的利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只能要求乙公司偿还其债权,不能要求丙公司向其履行债务B.甲公司可以要求丙公司向其履行债务C.丙公司如果拒绝甲公司要求向其履行债务的请求,甲公司无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D.乙公司放弃了对丙公司的债权,甲公司就无权要求丙公司向其履行债务

甲公司于2009年10月被A公司起诉,A公司声称甲公司侵犯了A公司的软件版权,要求甲公司予以赔偿,赔偿金额为40万元。在应诉过程中,甲公司发现诉讼所涉及的软件主体部分是有偿委托乙公司开发的。如果这套软件确有侵权问题,乙公司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对甲公司的损失予以补偿。甲公司在年末编制会计报表时,根据该诉讼进展情况以及律师的意见,认为对A公司予以赔偿的可能性在50%以上,最有可能发生的赔偿金额为30万元;从乙公司获得的补偿基本确定可以收到,最有可能获得的赔偿金额为35万元。在上述情况下,甲公司在年末应确认的负债和资产分别是( )。A.40万元和30万元B.30万元和35万元C.40万元和35万元D.30万元和30万元

甲公司代位乙公司向丙公司提起代位权诉讼,乙公司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后,对甲公司的债权提出异议,经法院审查该异议成立。此时,法院的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判决驳回甲公司的诉讼请求 B.裁定驳回甲公司的起诉 C.裁定不予受理甲公司的起诉 D.判决驳回甲公司的起诉

甲地甲公司向乙地乙公司购买钢材 100 吨,履行地点在丁地,价格 100 万元。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丙地丙公司应甲的要求为其债务提供连带保证责任。乙公司在丁地交付货物后,甲公司未能按约付款,丙公司也拒不承担保证责任。 问:现在乙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和丙承担责任,它应当向何地人民法院起诉?如果乙公司只要求丙承担保证责任,则其应当向何地法院起诉?

根据本题要点(7)提示的内容,指出乙公司的行为是否侵犯了甲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并说明理由。当甲公司对乙公司提起诉讼时,如果乙公司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甲公司是否丧失胜诉权?并说明理由。

甲公司拥有一项手机屏幕的专利权,未经甲公司许可乙公司擅自使用了该专利,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若甲公司怠于追究乙公司的法律责任,甲公司股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股东可以以甲公司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乙公司B.甲公司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乙公司C.甲公司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公司不作为D.甲公司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公司监事会不作为

人民法院裁定甲公司重整,下列问题应给 予否定回答的是:( )A.乙公司对甲公司的办公楼享有抵押权,乙公司 债权到期,甲公司无力偿还,乙公司要求实现抵押权, 甲公司拒绝,甲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B.甲公司租赁了丙公司的设备,租期未满,丙公 司要求甲公司归还设备,甲公司拒绝,甲公司的行为是 否合法C.甲公司的董事王某向他人转让其持有的甲公 司股份,王某的行为是否合法D.甲公司为继续营业向银行借款,并用厂房作为 抵押,甲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

甲房地产开发公司委托乙房地产公司代为预售其正在开发的商品房,乙公司代甲公司预售商品房时,未向购房人披露甲公司而直接以自己的名义与购房人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则甲公司开发的商品房延期竣工致使乙公司不能如期向购房人交房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公司应当向购房人披露甲公司,购房人可以选择要求甲公司或者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B:乙公司应当向购房人披露甲公司,购房人可以要求甲公司和乙公司承担连带违约责任C:购房人起诉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时,甲公司可以主张其对乙公司的抗辩D:购房人起诉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时,甲公司可以主张乙公司对购房人的抗辩

(2012年)甲公司、乙公司均为有限责任公司。甲公司经理张某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将公司业务发包给不知情的乙公司,致使甲公司遭受损失。李某是甲公司股东,甲公司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下列关于李某保护甲公司利益和股东整体利益的途径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A.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监事会起诉张某B.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董事会起诉张某C.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监事会起诉乙公司D.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董事会起诉乙公司

甲公司发生的下列各事项中,属于或有事项的有( )。A.甲公司为其子公司的贷款提供担保B.甲公司以财产作抵押向银行借款C.甲公司起诉其他公司D.甲公司被其他公司起诉

甲公司从市场上购买乙公司生产的软件,作为甲公司计算机产品的部件。丙公司已经取得该软件的发明权,并许可乙公司生产销售该软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公司的行为构成对丙公司权利的侵犯B.甲公司的行为不构成对丙公司权利的侵犯C.甲公司的行为不侵犯丙公司的权利,乙公司侵犯了丙公司的权利D.甲公司的行为与乙公司的行为共同构成对丙公司权利的侵犯

美国甲公司生产的平板计算机在其本国享有"A"注册商标专用权,但未在中国申请注册。我国乙公司生产的平板计算机也使用"A"商标,并享有我国注册商标专用权。美国甲公司与我国的乙公司生产的平板计算机都在我国市场上销售。此情形下,依据我国商标法( )商标权。A.甲公司侵犯了乙公司的B.甲公司与乙公司均未侵犯C.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D.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侵犯了

甲公司从市场上购买乙公司生产的部件,作为甲公司计算机产品的部件。丙公司已经取得该软件的发明权,并许可乙公司生产销售该软件。下列兑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公司的行为构成对丙公司权利的侵犯B. 甲公司的行为不构成对丙公司权利的侵犯C. 甲公司的行为不侵犯丙公司的权利,乙公司侵犯了丙公司的权利D. 甲公司的行为与乙公司的行为共同构成对丙公司权利的侵犯

A公司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B公司员工甲引发的争议中,就确定当事人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B公司起诉甲违反公司劳动纪律,则可以以A公司和甲为共同被告B、如B公司以A公司侵权为由起诉,则应以A公司为被告C、如B公司以A公司和甲共同侵权为由起诉,则应当以A公司和甲为共同被告D、如B公司以A公司侵权为由起诉,则应以A公司为被告,甲列为第三人

甲公司欠乙公司500万元到期债权,甲公司同时对丙公司享有400万元的到期债权,但乙公司即不履行到期的债务,也不行使其对丙的到期债权,致使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甲公司的利益。那么甲公司可以()。A、只能要求乙公司偿还其债权,不能要求丙公司向其履行债务B、甲公司可以要求丙公司向其履行债务C、丙公司如果拒绝甲公司要求向其履行债务的请求,甲公司无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D、乙公司放弃了对丙的债权,甲公司就无权要求丙公司向其履行债务

甲公司欠乙公司500万元到期债权,甲公司同时对丙公司享有400万元的到期债权,但乙公司既不履行到期的债务,也不行使其对丙的到期债权,致使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甲公司的利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公司只能要求乙公司偿还其债权,不能要求丙公司向其履行债务B、甲公司可以要求丙公司向其履行债务C、丙公司如果拒绝甲公司要求向其履行债务的请求,甲公司无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D、乙公司放弃了对丙的债权,甲公司就无权要求丙公司向其履行债务

单选题甲公司于2016年10月被A公司起诉,A公司声称甲公司侵犯了其软件版权,要求甲公司予以赔偿,赔偿金额为40万元。在应诉过程中,甲公司发现诉讼所涉及的软件主体部分是有偿委托乙公司开发的。如果这套软件确有侵权问题,乙公司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对甲公司予以赔偿。甲公司在年末编制会计报表时,根据法律诉讼的进展情况以及律师的意见,认为对A公司予以赔偿的可能性在50%以上,最有可能发生的赔偿金额为30万元;从乙公司获得的补偿基本确定可以收到,最有可能获得的赔偿金额为35万元。在上述情况下,甲公司在年末应确认的负债和资产的金额分别是(  )。A30万元和30万元B30万元和35万元C40万元和35万元D40万元和30万元

多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买卖合同发生纠纷,甲公司拟起诉乙公司。有关甲公司的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照顾乙公司的面子,甲公司可以不将乙公司明确列为被告B甲公司可以向乙公司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C如果乙公司不服甲公司的起诉,可以在人民法院的判决作出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D甲公司起诉时应当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买卖合同发生纠纷,甲公司拟起诉乙公司。有关甲公司的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照顾乙公司的面子,甲公司可以不将乙公司明确列为被告B甲公司只能向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C如果乙公司不服甲公司的起诉,可以在人民法院的判决作出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D甲公司起诉时应当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单选题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了5万元的苹果,甲公司以乙公司提供的苹果不符合约定为由拒绝付款。为此,乙公司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甲公司支付货款。在支付令异议期间,甲公司既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义务,而是向另一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货。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2008年真题]A甲公司的起诉行为使支付令失去效力B甲公司的起诉行为不能阻止支付令的效力C甲公司的起诉行为产生债务人异议的法律后果D甲公司起诉后,受理支付令申请的法院应裁定终结督促程序

单选题甲公司、乙公司均为有限责任公司。甲公司经理张某违反公司章程规定将公司业务发包给不知情的乙公司,致使甲公司遭受损失。李某是甲公司股东,甲公司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下列关于李某保护甲公司利益和股东整体利益的途径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2012年真题]A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监事会起诉张某B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董事会起诉张某C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监事会起诉乙公司D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董事会起诉乙公司

多选题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了五万元的苹果,甲公司以乙公司提供的苹果不符合约定为由拒绝付款。为此,乙公司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甲公司支付货款。在支付令异议期问,甲公司既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义务,而是向另一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货。下列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A甲公司的起诉行为使支付令失去效力B甲公司的起诉行为不能阻止支付令的效力C甲公司的起诉行为产生债务人异议的法律后果D甲公司起诉后,受理支付令申请的法院应裁定终结督促程序

单选题甲公司、乙公司均为有限责任公司。甲公司经理张某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将公司业务发包给不知情的乙公司,致使甲公司遭受损失。李某是甲公司股东,甲公司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下列关于李某保护甲公司利益和股东整体利益的途径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A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监事会起诉张某B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董事会起诉张某C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监事会起诉乙公司D李某可以书面请求甲公司董事会起诉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