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入院当日血常规结果回报Hb59g/L,护士对该患者制定的休息与活动计划为A: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自理活动B: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C:床上活动为主,适当增加休息时间D:床边活动为主,增加午睡及夜间睡眠时间E:适当进行室内运动,避免重体力活动

患者,男,35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入院当日血常规结果回报Hb59g/L,护士对该患者制定的休息与活动计划为

A: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自理活动
B: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
C:床上活动为主,适当增加休息时间
D:床边活动为主,增加午睡及夜间睡眠时间
E:适当进行室内运动,避免重体力活动

参考解析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活动与休息指导: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可减少机体的耗氧量;适当的活动和调节身心状况,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但过度运动会增加机体的耗氧量,甚至诱发心力衰竭。睡眠不足、情绪激动则易于诱发致命性的颅内出血。针对该患者应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

相关考题:

患者,男,45岁,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入院是9月8日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PLT)88×109/L,9月9日开始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一周后肺炎治愈,9月11查血小板(PLT)90×109/L,9月20日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PLT)92×109/L,患者既往血常规情况不详。该患者血小板减少与氧氟沙星的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是( )。A.肯定B.很可能C.可能D.可能无关E.无法评价

患者男,58岁。冠心病史6年,因心绞痛急诊入院。患者情绪紧张,主诉乏力,食散不振。护士评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需要首先解决的是( ) 患者男,58岁。冠心病史6年,因心绞痛急诊入院。患者情绪紧张,主诉乏力,食散不振。医嘱:药物治疗,绝对卧床休息。护士评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需要首先解决的是( )。A.焦虑B.生活自理缺陷C.疲乏D.疼痛E.便秘

患者男,57岁。因全身骨骼肌易疲劳,吞咽困难,屈颈抬头无力、四肢乏力而以“重症肌无力”收治入院。入院护理评估“生活自理能力部分缺陷”,护士指导其活动与休息原则为( )A.卧床休息B.床上活动C.协助进行床边活动D.严格遵守护士规定时间和活动度E.适当活动,以省力、不感到疲劳为度

患者男,36岁。因上腹部胀痛、黑便入院,入院后被诊断为慢性胃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逐渐恢复,护士指导患者可进食A、粽子B、烤肉C、油条D、面条E、汤圆

患者男,35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入院后查血常规显示:Hb50g/L。护士应指导患者A、休息与活动交替进行B、无须限制体力活动C、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D、绝对卧床休息E、避免重体力活动

患者男,43岁,因皮肤黏膜广泛出血和反复感染就诊,入院后查血常规提示全血细胞减少,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出院时护士对患者应着重强调()。A.预防性使用抗生素B.不可随便用药C.预防感冒D.坚持治疗E.定期复查

患者男,35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入院后查血常规显示:Hb50g/L。护士应指导患者()。A.休息与活动交替进行B.无需限制体力活动C.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D.绝对卧床休息E.避免重体力活动

入院当日责任护士给予患者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不妥A.绝对卧床休息B.制定患者活动计划,锻炼并提高其活动量C.观察心前区疼痛变化和心肌酶的变化D.给予鼻导管吸氧E.持续心电监护

患者男,35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入院当日血常规结果Hb59g/L,PLT 19×109/L护士对该患者制订的休息与活动计划为A.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自理活动B.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C.床上活动为主,适当增加休息时间D.床边活动为主,增加午睡及夜间睡眠时间E.适当进行室内运动,避免重体力活动

患者男,35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入院当日血常规结果回报Hb59g/L,护士对该患者制订的休息与活动计划为( )。A、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自理活动B、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C、床上活动为主,适当增加休息时间D、床边活动为主,增加午睡及夜间睡眠时间E、适当进行室内运动,避免重体力活动

患者男,58岁。冠心病史6年,因心绞痛急诊入院。患者情绪紧张,主诉乏力,食欲缺乏。医嘱:药物治疗,绝对卧床休息。护士评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需要首先解决的是A、焦虑B、生活自理缺陷C、疲乏D、疼痛E、便秘

患者,女性,26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入院血常规检查Hb 50g/L,护士对该患者指定的休息与活动计划为A.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B.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自理活动C.床上活动为主,适当增加休息时间D.室内做剧烈活动E.适当的户外活动

患者,男,35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入院当日血常规结果回报Hb 59g/L,护士对该患者制定的休息与活动计划为A.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自理活动B.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C.床上活动为主,适当增加休息时间D.床边活动为主,增加午睡及夜间睡眠时间E.适当进行室内运动,避免重体力活动

王女士,36岁。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血常规检查显示Hb50g/L,血小板10×10/L。该病人的休息与活动计划是A.绝对卧床休息B.适当的户外活动C.室内可做剧烈活动D.床上活动为主,增加休息时间E.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边活动

患者,男,53岁,急诊以“脑栓塞”收入院。入院后护士经评估判断该患者能够经口进食,但仍存在吞咽困难。为防止因进食所致的误吸和窒息,护士采取的措施不妥的是A:进食前注意休息,避免疲劳B:营造安静、舒适的进餐环境C:嘱患者进餐时不要讲话D:嘱患者使用吸管喝汤E:进餐后保持坐位半小时以上

患者男性,因肺癌入院治疗,患者现情绪烦躁。该患者的责任护士张护士为其讲解入院须知。张护士与患者现在处于护患关系过程的A、工作期B、结束期C、稳定期D、初期工作期中间E、初期

患者男,46岁,近期因不明原因发热、腹泻入院治疗。入院后,在进行辅助检查时,发现该患者为艾滋病患者。护士便将此消息告诉了科室护士,并告知了同病房的其他患者,该护士的行为属于A、侵犯患者隐私权B、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权C、侵犯患者的生命健康权D、侵犯患者同等享有医疗资源的权利E、渎职行为

共用题干患者因头痛、头晕入院,护士为其进行护理评估。护士收集资料时选用的方法错误的是A:查阅实验室检查的结果B:护士与王某进行交谈C: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D:与患者的家属沟通E:护士的主观感觉

患者,男,35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入院当日血常规结果回报Hb59g/L,护士对该患者制定的休息与活动计划为( )A.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自理活动B.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C.床上活动为主,适当增加休息时间D.床边活动为主,增加午睡及夜间睡眠时间E.适当进行室内运动,避免重体力活动

患者,女性,26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入院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50g/L,护士对该患者指定的休息与活动计划为A.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自理活动B.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C.适当的户外活动D.床上活动为主,适当增加休息时间E.室内做剧烈活动

患者王芳,原因不明大咯血入院治疗,应绝对卧床休息,护士应为患者取适宜的体位是(),()。

患者李某,女,28岁,于2006年7月9日因“急性心肌炎”入院,入院后主管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入院教育,入院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是()A、患者所患疾病的病因B、患者所患疾病的治疗原则C、制定健康教育计划D、患者的心理护理E、医院的环境和有关规章制度

患者因头痛、头晕入院,护士为其进行护理评估。护士收集资料时选用的方法错误的是()A、查阅实验室检查的结果B、护士与王某进行交谈C、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D、与患者的家属沟通E、护士的主观感觉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入院当日血常规结果回报Hb59g/L,护士对该患者制定的休息与活动计划为A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自理活动B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C床上活动为主,适当增加休息时间D床边活动为主,增加午睡及夜间睡眠时间E适当进行室内运动,避免重体力活动

单选题患者,男,68岁。因患膀胱癌住院,入院时,护士主动与其交流:“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有事请找我。”患者治疗多日病情不见好转,情绪低落,化疗不良反应重。护士悉心照顾、鼓励,患者深受感动。患者经治疗后即将出院,对护士的服务非常满意。该责任护士与该患者的关系模式属于( )A共同参与型B主动一被动型C指导一合作型D自主一合作型E被动一主动型

单选题入院当日责任护士给予患者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不妥?(  )A绝对卧床休息B制定患者活动计划,锻炼并提高其活动量C观察心前区疼痛变化和心肌酶的变化D给予鼻导管吸氧E持续心电监护

单选题患者男,12岁。因急性白血病入院接受化疗。今晨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WBC 0.8×109/L,RBC 2.8×1012/L,PLT 40×109/L。此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护理措施为( )A绝对卧床休息B输血小板C应用抗生素D保护性隔离E输新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