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暴露是疾病发生的保护因素时( )A.RR=1B.RR=0C.RR1D.RR>1

当暴露是疾病发生的保护因素时( )

A.RR=1
B.RR=0
C.RR1
D.RR>1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队列研究时RR 队列研究时RRA、说明暴露与疾病无关联B、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正"关联,是致病的危险因素C、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负"关联,具有保护意义D、说明样本含量不足E、说明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过低

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构模式是: A、研究人群中已经发生过的暴露与已经发生疾病的关系B、先确定病人,再追溯可能与疾病有关系的因素C、必须确认暴露是发生在疾病之前D、对照必须没有可疑暴露E、病例必须对可疑因子有暴露

下列关于相对危险度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为0~∞B、若RR=1,则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无关联C、若RR<1,则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存在负关联D、若RR>1,则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存在正关联E、RR=0.1时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强度比RR=10时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强度弱

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RR95%可信区间(CI)的上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B、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D、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关联E、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统计学关联

下列关于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健康危险因素与慢性病之间是多因多果的关系B.疾病出现的可能性与相应性的危险因素暴露强度有关C.其危险因素暴露强度增加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D.在某危险因素的出现就有相应疾病的出现E.疾病出现的可能性与相应危险因素暴露的强度无关

当暴露是疾病发生的保护因素时( )A.RR=1B.RR=0C.RR<1D.RR>1

当暴露是疾病发生的保护因素时( )。A. RR=1B. RR=0C. RRD. RR>1

队列研究时RR<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说明暴露与疾病无关联B.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正"关联,是致病的危险因素C.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负"关联,具有保护意义D.说明样本含量不足E.说明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过低

相对危险度(RR)小于1时,说明暴露因素是?()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既不是危险因素也不是保护因素D、无关因素

在进行队列研究时,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是()A、患所研究疾病的人B、暴露和不暴露所研究因素的人C、暴露于所研究因素的人D、不暴露于所研究因素的人E、不患所研究疾病的人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暴露因素的RR的95%可信限为0.2~3.8,说明()。A、该暴露因素是无关因素B、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C、该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D、该暴露因素是混杂因素E、无法判断

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说法正确的是()。A、探讨研究人群中暴露因素与已经发生疾病的关系B、先选定研究对象,再追溯可能与疾病有关系的因素C、必须先确认暴露是发生在疾病之前D、病例必须对可疑因子有暴露的可能E、对照可能有可疑因子的暴露

关于比值比(OR)叙述错误的是()A、病例组的暴露比值/对照组的暴露比值B、OR=1时暴露因素与疾病无关联C、OR<1时OR越大,关联强度就越大D、OR<1时暴露因素可能是疾病发生的保护因素

关于对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看法正确的是()A、混杂因子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B、混杂因子与暴露因素无关C、混杂因子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因素均有关的因子D、混杂因子不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因素均有关的因子E、混杂因子是与疾病有关与暴露因素无关的因子

相对危险度可信区间小于1时,说明暴露因素是()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既不是危险因素也不是保护因素D、无关因素

混杂因素是指()A、与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因素B、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素C、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因素都有联系的因素D、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因素都没有联系的因素E、以上都不对

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RR95%可信区间(CI)的上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B、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且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C、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D、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联系E、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统计学联系

单选题关于RR的解释叙述错误的是()A相对危险度=暴露组的发病率/非暴露组的发病率BRR = 1时暴露因素与疾病无关联CRR>1时RR越小,关联强度就越大DRR>1时暴露因素可能是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单选题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RR95%可信区间(CI)的上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B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C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D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联系ERR95%CI包括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统计学联系

单选题混杂因素是指()A与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因素B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素C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因素都有联系的因素D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因素都没有联系的因素E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当暴露是疾病发生的保护因素时(  )。ARR=1BRR=0CRR<1DRR>1ERR<0

单选题在进行队列研究时,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是()A患所研究疾病的人B暴露和不暴露所研究因素的人C暴露于所研究因素的人D不暴露于所研究因素的人E不患所研究疾病的人

单选题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暴露因素的RR的95%可信限为0.2~3.8,说明()。A该暴露因素是无关因素B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C该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D该暴露因素是混杂因素E无法判断

单选题下列关于相对危险度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为0~∞B若RR=1,则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无关联C若RR<1,则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存在负关联D若RR>1,则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存在正关联ERR=0.1时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强度比RR=10时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强度弱

单选题关于比值比(OR)叙述错误的是()A病例组的暴露比值/对照组的暴露比值BOR=1时暴露因素与疾病无关联COR<1时OR越大,关联强度就越大DOR<1时暴露因素可能是疾病发生的保护因素

单选题OR的流行病学含义为()。A暴露组为非暴露组发病概率的倍数B暴露于某因素的发病率C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相关程度D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比值E疾病的发生与暴露因素之间的统计学关系强度

多选题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说法正确的是()。A探讨研究人群中暴露因素与已经发生疾病的关系B先选定研究对象,再追溯可能与疾病有关系的因素C必须先确认暴露是发生在疾病之前D病例必须对可疑因子有暴露的可能E对照可能有可疑因子的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