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不允许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但是这种现象却屡禁不止。谈谈你的看法。

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不允许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但是这种现象却屡禁不止。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解析: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择校热”降温,让“择班大战”平息,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但这一规定在各地方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地方甚至有日趋严重现象。重点班成了屡禁不止的“牛皮癣”,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进入重点学校,考入名牌大学是很多学生和家长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名牌大学、重点学校毕竟数量有限,优质教育资源被少数大学所垄断,势必造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
  
  二是学校评价制度与升学率挂钩。生源是学校的重要经济来源,升学率又是吸引生源最诱人的招牌。为了扩大生源,提高知名度,许多学校不顾教育部三令五申,花样翻新,明里暗里搞重点班、实验班。
  
  三是中小学招考机制仍然是“唯分数论”。在现行招考制度下,考试成绩为评价学生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升入高一阶段学习的必由之路。因此,学生和家长都对重点班的趋之若鹜,对重点班的存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然而,跳出教育的功利心来看,重点班、择班热的乱象造成了教育成本的提高,破坏了教育的公平原则,不利于保障每个学生公平、充分地享受教育资源。因此,政府、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从政府层面完善措施,疏堵结合。促进教育资源的流动与招生分班机制的公开透明相结合,分设重点班的“禁止项”与违法必究的处罚措施相配套。对于顶风分班的学校坚决曝光,责令改正。
  
  从学校层面强化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型学生。
  
  从家庭层面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摒弃“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旧观念,注重孩子的能力养成、品格塑造、身心健康,合理为孩子规划求学之路,做一个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人才。
  
  此外,好的措施还需要政府、家庭和社会的共同监督,让教育公平真正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实现。

相关考题:

青海省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应当B.可以C.不得D.允许

《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B.不得C.应当D.可以经学生家长同意后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最低应该由所属()责令限期改正。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B.不得C.应当D.适当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B.不得C.应当D.适当

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B、不得C、应当

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B、不得C、应当D、适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B、不得C、应当D、自行决定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最低应该由所属( )责令限期改正。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单选题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B不得C应当

单选题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B不得C应当D适当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B不得C应当D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