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家庭财产性人均现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比转移性人均现金收入高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少( )。A.1个B.2个C.3个D.4个

农村居民家庭财产性人均现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比转移性人均现金收入高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少(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相关考题: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测( )。A.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最多B.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最多C.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最多D.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最多

:北京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A.15% B.22% C.64% D.102%

东北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八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以下。A.10%B.l5%C.5%D.3%

125北京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A15%B22%C64%D102%

“两看齐”指的是贫困地区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要()全国的平均水平,基本的公共服务的主要指标要()全国平均水平。 A接近、接近B高于、高于C接近、高于D高于、接近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2001-200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加快了B.福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全国C.2006年人均工资性收入最多的是上海D.2006年人均财产、转移性收入最少的是河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海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所占现金总收入的比例最大B.江苏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最均衡C.山东农村居民的人均渔业现金收入为上述地区中最低D.从全国来看,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占期内现金收入的主体

根据上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1年至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B.2001年至2003年,与相邻省区比较,湖南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C.2001年至2003年,贵州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广西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D.2002年,湖南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表格,我们可以得出( )。A.一般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的各项现金收入都比较均衡B.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收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家庭经营各项收入占其家庭现金收入的主体C.农村居民的人均农业现金收入高的地区.经济非常落后D.农村居民家庭的现金各项收入在不同地区有明显的差异性

2008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约占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的( )。A.2.7%B.2.8%C.2.9%D.3.0%

2016年是中国脱贫攻坚首战之年,全年超过1000万人告别贫困;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首次超过1000亿元;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772亿元;产业扶贫为脱贫不断“换血”,其中2016年旅游扶贫覆盖到2.26万个贫困村,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甘肃、河北等地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其中,河南省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9734.9元,处于中部地区领先水平;福建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达15%,高于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平均水平。上述资料中可以推出的是A. 河南、甘肃、河北等地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B.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呈逐年上涨趋势C. 2016年河南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额为3500 元D. 2015年江西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8230元

2007-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B.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C.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D.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0年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A.3269元,3835 元B.3199元,3965元C.3199元,3835 元D.3835元,3199元

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3.1%,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 分三大区域看,2017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减少。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300万人,比上年减少190万人;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112万人,比上年减少482万人;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634万人,比上年减少617万人。 分省看,2017年各省农村贫困发生率普遍下降至10%。其中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及以下的省份有17个,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重庆等。 全国农村贫困检测调查显示,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7元,比上年增加894元。 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上年。其主要特点:一是粮食丰收,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出售农产品数量增加,粮食、肉羊等部分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回升。农民家庭一产经营净收入人均2826元,增长3.2%,增速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二是随着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深入推进,贫困地区二三产业加快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可喜进展。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人均897元,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 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分项收入增速全面快于全国农村居民。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210元,比上年增长11.8%,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3723元,增长6.9%,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人均财产净收入119元,增长11.9%,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人均转移净收入2325元,增长14.8%,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2017年全国农村居民分项收入增速最高的是( )。A.人均工资性收入B.人均经营净收入C.人均财产净收入D.人均转移净收入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1-5月A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053元,同比增长10.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5421元,同比增长8.5%;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为760元,同比下降0.6%;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241元,同比增长28.7%;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631元,同比增长10%。2014年1-5月A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081元,同比增长9.9%,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2014年1-5月A区农村居民四项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量由高到低依次为( )。A. 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B. 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C. 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D. 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

2014年上半年,浙江省低收入农户人均现金收入4295元中,工资性收入人均1856元,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1012元,财产性收入人均50元,转移性收入人均1377元。29个重点扶持县(市、区)低收入农户人均现金收入427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1856元,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1060元,财产性收入人均47元,转移性收入人均1312元。宁波市低收入农户全部为地方扶贫标准,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5131元,其中人均工资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现金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2.4%,21.6%,1.1%和25%。统计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低收入农户的人均工资收入1856元中,以在本县内从业得到的收入为准,人均1707元,占工资性收入的92.0%;在县外省内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149元;在省外国内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27元。上半年低收入农户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1012,其中,来自经营第一产业人均659元,第二产业人均146元,第三产业人均207元,分别占家庭人均收入的65.1%,14.4%和20.5%。上半年,低收入农户获得转移性收入有四大主要部分:一是来自亲友赠送和赡养费收入,人均490元;二是来自离退休金、养老金和养老保险收入,人均368元;三是家庭住户成员寄回和带回收入,人均249元;四是来自政府部门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其他扶持款及补贴,人均231元。2014年上半年浙江省低收入农户其人均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现金收入的:A.43.2% B.44.4%C.32.7% D.39.6%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04--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B.2004--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都稳步增长C.2004--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大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D.2004--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年均增量大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量

目前用以反映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的常用指标是(  )。A.人均总收入B.人均纯收入C.人均现金收入D.人均可支配收入

“十二五”内蒙古发展目标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A级标准的正确表述是()。A、等于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B、低于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C、高于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D、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脱贫攻坚的目标包括:实现贫困地区()增长幅度高于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A、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B、农民家庭总收入C、农民人均纯收入D、农民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

2013年-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7%,比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快2.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全国。A、快于B、等于C、慢于D、不清楚

中国的减贫总目标: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单选题根据下面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1年,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农村居民收入方面,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以上年增长17.9%,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963元,增长21.9%,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2520元,比上年增长12.9%,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702元,增长16.7%,其中,人均第二产业纯收入193元,增长5.8%;人均第三产业纯收入509元,增长21.4%,人均财产性收入229元,增长13.0%,人均转移性收入563元,增长24.4%,受农村养老保险等政策全面推进的影响,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增速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方面,全面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 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 810元,增长14.1%,人均总收入各分项增长情况如下:人均工资性收入15 412元,增长12.4%。人均经营净收入2210元,增长29.0%,人均财产性收入648元,增长24.7%,人均转移性收入5709元,增长12.1%。相比于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部分中贡献最大的是( )。A人均工资性收入B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C人均转移性收入D人均财产性收入

单选题从上述资料中可以推出的是:A 河南.甘肃.河北等地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B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呈逐年上涨趋势C 2016年河南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额为3500元D 2015年江西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8230元

单选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实现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后,贫困地区农民()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A人均纯收入B人均可支配收入C人均经营性收入D人均财产性性收入

单选题根据下面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1年,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农村居民收入方面,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以上年增长17.9%,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963元,增长21.9%,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2520元,比上年增长12.9%,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702元,增长16.7%,其中,人均第二产业纯收入193元,增长5.8%;人均第三产业纯收入509元,增长21.4%,人均财产性收入229元,增长13.0%,人均转移性收入563元,增长24.4%,受农村养老保险等政策全面推进的影响,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增速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方面,全面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 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 810元,增长14.1%,人均总收入各分项增长情况如下:人均工资性收入15 412元,增长12.4%。人均经营净收入2210元,增长29.0%,人均财产性收入648元,增长24.7%,人均转移性收入5709元,增长12.1%。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2倍B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的分项的是转移性收入C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各自占比重大的分项是人均工资性收入D相比2010年,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缩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