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外商投资企业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抵免时的规定有( )。A.抵免包括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境外实际缴纳的税款B.境内外所得汇总纳税时的应纳税总额包括企业所得税税额和地方所得税税额C.抵免限额采取分国不分项计算D.外商投资企业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款低于扣除限额的,按实纳税款抵免;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不得扣除,也不得作为费用列支,但可在后续5年的余额中补扣

在确定外商投资企业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抵免时的规定有( )。

A.抵免包括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境外实际缴纳的税款

B.境内外所得汇总纳税时的应纳税总额包括企业所得税税额和地方所得税税额

C.抵免限额采取分国不分项计算

D.外商投资企业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款低于扣除限额的,按实纳税款抵免;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不得扣除,也不得作为费用列支,但可在后续5年的余额中补扣


相关考题:

关于国际税收抵免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抵免法仅适用于母、子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B.允许抵免额等同于抵免限额C.税收饶让与抵免法共同构成了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办法D.抵免限额是指对跨国纳税人在国外已纳税款进行抵免的限度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境外所得抵免限额表述正确的有( )。A.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从当年的次年起连续5个年度内抵免B.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已经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小于抵免限定时,可从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C.居民企业以间接持股方式持有外国企业10%以上股份,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D.抵免企业所得税税额时,应当提供中国境外税务机关出具的税款所属年度的有关纳税凭证E.抵免限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下列关于税收饶让的表述,正确的是()。A.税收饶让是税收抵免的延伸,是以税收抵免的发生为前提的B.税收饶让可以彻底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C.通过税收饶让,居民在国外已纳税款可以得到全部抵免D.通过税收饶让,居民在国外已纳税款可以作为费用进行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企业境外所得在我国汇总纳税时的抵免限额为() A.境外实际缴纳税额B.可以抵免的最高限额C.可以抵免的最低限额D.境外应当缴纳税额

企业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在汇总纳税并按规定计算的扣除限额扣除时,如果境外实际缴纳的税款超过抵免限额,对超过的部分可处理的方法是(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抵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企业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的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额,下面说法符合企业所得税规定的有( )。A.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B.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抵补C.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在抵免限额内抵免D.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E.抵免限额应该分国分项进行计算

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在非居住国得到税收优惠的那部分所得税,视同已纳税额而给予抵免,不再按本国税法规定补征,这属于( )。A.抵免法B.税收优惠C.免税法D.饶让抵免

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的境内境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在其应纳税额中扣除境外的已纳税款,只就其差额缴税,这种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办法称为( )。A.免税法B.扣除法C.扣税法D.抵免法

居住过政府对其居民在非居民国得到的税收优惠的那部分所得税,视同已纳税额而给予抵免,不再按本国税法规定纳税,这种税收优惠方法称为()A.免税法B.税收饶让C.分国限额抵免D.综合限额抵免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境外所得抵免限额表述正确的有( )。A.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当年的次年起连续5个年度内抵免B.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已经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从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C.居民企业以间接持股方式持有外国企业10%以上股份,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D.抵免企业所得税税额时,应当提供中国境外税务机关出具的税款所属年度的有关纳税凭证E.抵免限额应该按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抵免

境外已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四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的境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将该所得的已纳税款作为费用予以扣除,只对扣除后的余额征税。这种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称为( )。A.免税法B.扣除法C.抵免法D.抵税法

下列关于抵免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直接抵免适用于跨国母子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B.直接抵免适用于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汇总利润的税收抵免C.在抵免法下国外已纳税款可以全额抵免D.抵免法能彻底解决国际重复征税的问题

下列关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的规定中,表述正确的确、()。A.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B.企业不能准确计算境外所得税税额的,在相应国家纳税的税收不得结转以后年度抵免C.居民来源于境外的股息、红利,应按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实现D.企业不能准确计算境外所得税税额的,在相应国家纳税的税收不得在该企业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

下列关于税收抵免限额的确定,表述正确的有( )。A.抵免限额是指居住国(国籍国)允许居民(公民)纳税人从本国应纳税额中,扣除就其外国来源所得缴纳的外国税款的最高限额,即对跨国纳税人在外国已纳税款进行抵免的限度B.抵免限额以不超过其外国来源所得按照本国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为限C.分国抵免限额是当某居住国居民拥有多国收入时,居住国政府按其收入的来源国分别进行抵免D.当跨国纳税人在国外经营普遍盈利且国外税率与国内税率不一致时(纳税人在高税国与低税国均有投资),采用分国抵免限额对纳税人有利,采用综合抵免限额对居住国有利E.当跨国纳税人国外经营活动盈亏并存时,采用综合抵免限额对纳税人有利,采用分国抵免限额对居住国有利

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境外所得应纳税额抵免限额的计算,表述错误的是( )。A.纳税人来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税额,低于按规定计算的抵免限额,可从应纳税额中据实抵免B.纳税人来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本年度应纳税额中抵免C.纳税人来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其超过部分可作为费用列支D.纳税人来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其超过部分可用以后年度税额扣除的余额补抵,补抵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2011年)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外的应税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在抵免限额范围内从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之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

下面关于税收饶让的表述中正确的为()。A、税收饶让是税收抵免的延伸,是以税收抵免的发生为前提的B、税收饶让可以彻底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C、通过税收饶让,居民在国外已纳税款可以得到全部抵免D、通过税收饶让,居民在国外已纳税款可以作为费用进行扣除

判断题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外的应税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在抵免限额范围内从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之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2011年真题]A对B错

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境外所得抵免限额表述正确的有(  )。A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当年的次年起连续5个年度内抵免B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已经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在抵免限额内抵免C居民企业以间接持股方式持有外国企业10%以上股份,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D抵免企业所得税税额时,应当提供中国境外税务机关出具的税款所属年度的有关纳税凭证E抵免限额是指来源于境外的所得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判断题在抵免限额内,跨国纳税人在国外的已纳税款可以全额抵免,超过限额,则只能按此限额抵免。A对B错

单选题下面关于税收饶让的表述中正确的为()。A税收饶让是税收抵免的延伸,是以税收抵免的发生为前提的B税收饶让可以彻底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C通过税收饶让,居民在国外已纳税款可以得到全部抵免D通过税收饶让,居民在国外已纳税款可以作为费用进行扣除

判断题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外的应税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在抵免限额范围内从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之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A对B错

单选题居民纳税人用其直接缴纳的外国税款冲抵其在本国应缴纳的税款叫()。A全额抵免B直接抵免C普通抵免D间接抵免

单选题居住过政府对其居民在非居民国得到的税收优惠的那部分所得税,视同已纳税额而给予抵免,不再按本国税法规定纳税,这种税收优惠方法称为()A免税法B税收饶让C分国限额抵免D综合限额抵免

问答题计算业务(6)应调整的境内应纳税所得额、境外已纳所得税款总额、当年抵免限额。

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收饶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税收饶让可以完全解决重复征税B居民在境外所得已纳税款可以得到抵免C居民在国外所得的减免税部分可以得到抵免D居民在境外所得按居住国规定的税率进行补征E税收饶让是税收抵免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