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单以GDP的增长来考核干部政绩,这种做法意味着()。A. GDP不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B. GDP不能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C. 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D. 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

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单以GDP的增长来考核干部政绩,这种做法意味着()。

A. GDP不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B. GDP不能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C. 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D. 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


相关考题:

绿色GDP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净值,但扣除了资源环境成本,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就会大大下降。实施绿色GDP,发展的内涵和衡量标准一改变,就意味着( )的深刻转变,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观、全新的政绩观。A、思想观念B、技术操作

一国的GDP水平衡量什么?GDP增长率衡量什么?你愿意生活在一个高GDP,低GDP增长率国家,还是低GDP,高GDP增长率国家?

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好指标,是因为()。A.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B.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C.GD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福利程度D.以上说法都对

2001年,h市开始淡化官员政绩考核中的gdp指标考核。当年,gdp考核指标从占整个考核指标的10%调减至8%,2002年减至4%,2003年只占2%。2003年12月16日,h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取消了gdp直接指标的考核,调整后的考核指标如下:一、财政总收入;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四、招商引资;五、外贸和外经工作;六、工业经济;七、农业经济;八、第三产业;九、科技教育;十、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十二、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三、民主政治建设;十四、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党的建设;十六、社会稳定。???2004年3月23日,新华社以“干部政绩考核‘遭遇’变革”为题报道了h市在干部政绩考核中取消了gdp指标一事。当年3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以“考核不重‘gdp’干部转变政绩观”为题再次报道了此事。新考核标准提高了对财政总收入、群众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政府办事效率等内容的考核比重,取代了过去以gdp为中心的考核,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迹象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开始对现行政绩考核制度进行反思。1.将gdp作为测定发展的唯一标准、衡量工作绩效的唯一尺度,这是一种单纯的()。A.效率导向B.价值导向C.公平导向D.权利导向2.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要评判政府和个体行政人员行为的道德价值,需要通过比较决策结果的()。A.行为动机B.执行速度C.相对利益量D.绝对收益3.功利主义通过计算利益的大小来确定行为的道德价值,在这种功利主义价值导向下,政府在设计行政职责与目标时,往往关注的是政府管理的()。A.长远利益B.最终价值C.行为动机D.当前绩效4.功利主义的政绩观将gdp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而案例中有关地方政府则试图“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起来”,这种对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认识就是一种()。A.功利主义观念B.效果主义观念C.科学发展观D.片面发展观5.以本案例为代表,对gdp指标地位的反思与争论意味着在日后的公共行政活动中()。A.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B.将发展等同于增长C.要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D.效率高于一切

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政绩考核要突出科学发展导向。B.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指标。C.加强对政绩的综合分析。D.选人用人要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论英雄。

多年来,许多地方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都存在“以GDP论英雄”的倾向,甚至作为唯一标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拉动GDP的增长,那就不是“绿色GDP”,而是“黑色GDP”了。这说明( )。A.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B.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C.价值观的导向作用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单以GDP的增长来考核于部政绩,这种做法意味着( )。A.GDP不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B.GDP不能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C.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D.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

在新的发展观下,单一以GDP考核干部政绩的情况将得到改进,新的考核体系将更加全面。这属于 ( )。 A.由现象到本质 B.由实践到认识 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由于过分强调发展经济,形成了“唯GDP论英雄”的错误政绩观。因而,为避免唯GDP的政绩观造成恶果,有必要彻底取消地方政府的GDP考核。以下选项最能够指出上述论证缺陷的是:A.忽视了取消GDP考核的危害B.忽视了唯GDP政绩观的积极作用C.暗含了所有地方政府都形成了唯GDP的政绩观D.默认了GDP考核是导致唯GDP政绩观的根本原因

GDP与科学发展观 2001年,H市开始淡化官员政绩考核中的GDP指标考核。当年,GDP考核指标从占整个考核指标的10%调减至8%,2002年减至4%,2003年只占2%。2003年12月16日,H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取消了GDP直接指标的考核,调整后的考核指标如下:一、财政总收入;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四、招商引资;五、外贸和外经工作;六、工业经济;七、农业经济;八、第三产业;九、科技教育;十、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十二、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三、民主政治建设;十四、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党的建设;十六、社会稳定。2004年3月23日,新华社以“干部政绩考核‘遭遇’变革”为题报道了H市在干部政绩考核中取消了GDP指标一事。当年3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以“考核不重‘GDP’干部转变政绩观”为题再次报道了此事。新考核标准提高了对财政总收入、群众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政府办事效率等内容的考核比重,取代了过去以GDP为中心的考核,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迹象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开始对现行政绩考核制度进行反思。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功利主义的政绩观将GDP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而案例中有关地方政府则试图“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起来”,这种对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认识就是一种()。A、科学发展观B、功利主义观念C、效果主义观念D、片面发展观

GDP被普遍用于衡量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是()。A、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实际的经济增长B、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C、GD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增长,也反映就业率和社会福利水平D、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都用GDP作为指标

2001年,H市开始淡化官员政绩考核中的GDP指标考核。当年,GDP考核指标从占整个考核指标的10%调减至8%,2002年减至4%,2003年只占2%。2003年12月16日,H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取消了GDP直接指标的考核,调整后的考核指标如下:一、财政总收入;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四、招商引资;五、外贸和外经工作;六、工业经济;七、农业经济;八、第三产业;九、科技教育;十、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十二、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三、民主政治建设;十四、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党的建设;十六、社会稳定。2004年3月23日,新华社以“干部政绩考核‘遭遇’变革”为题报道了H市在干部政绩考核中取消了GDP指标一事。当年3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以“考核不重‘GDP’干部转变政绩观”为题再次报道了此事。新考核标准提高了对财政总收入、群众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政府办事效率等内容的考核比重,取代了过去以GDP为中心的考核,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迹象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开始对现行政绩考核制度进行反思。以本案例为代表,对GDP指标地位的反思与争论意味着在日后的公共行政活动中()。A、要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B、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C、将发展等同于增长D、效率高于一切

2001年,H市开始淡化官员政绩考核中的GDP指标考核。当年,GDP考核指标从占整个考核指标的10%调减至8%,2002年减至4%,2003年只占2%。2003年12月16日,H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取消了GDP直接指标的考核,调整后的考核指标如下:一、财政总收入;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四、招商引资;五、外贸和外经工作;六、工业经济;七、农业经济;八、第三产业;九、科技教育;十、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十二、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三、民主政治建设;十四、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党的建设;十六、社会稳定。2004年3月23日,新华社以“干部政绩考核‘遭遇’变革”为题报道了H市在干部政绩考核中取消了GDP指标一事。当年3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以“考核不重‘GDP’干部转变政绩观”为题再次报道了此事。新考核标准提高了对财政总收入、群众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政府办事效率等内容的考核比重,取代了过去以GDP为中心的考核,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迹象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开始对现行政绩考核制度进行反思。功利主义的政绩观将GDP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而案例中有关地方政府则试图“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起来”,这种对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认识就是一种()。A、科学发展观B、功利主义观念C、效果主义观念D、片面发展观

GDP与科学发展观 2001年,H市开始淡化官员政绩考核中的GDP指标考核。当年,GDP考核指标从占整个考核指标的10%调减至8%,2002年减至4%,2003年只占2%。2003年12月16日,H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取消了GDP直接指标的考核,调整后的考核指标如下:一、财政总收入;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四、招商引资;五、外贸和外经工作;六、工业经济;七、农业经济;八、第三产业;九、科技教育;十、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十二、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三、民主政治建设;十四、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党的建设;十六、社会稳定。2004年3月23日,新华社以“干部政绩考核‘遭遇’变革”为题报道了H市在干部政绩考核中取消了GDP指标一事。当年3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以“考核不重‘GDP’干部转变政绩观”为题再次报道了此事。新考核标准提高了对财政总收入、群众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政府办事效率等内容的考核比重,取代了过去以GDP为中心的考核,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迹象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开始对现行政绩考核制度进行反思。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以本案例为代表,对GDP指标地位的反思与争论意味着在日后的公共行政活动中()。A、要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B、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C、将发展等同于增长D、效率高于一切

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好的同步指标,是因为()。A、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B、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C、GD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福利程度D、以上说法都对

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政绩考核要突出科学发展导向B、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指标C、加强对政绩的综合分析D、选人用人要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论英雄

连续多年保持GDP高速增长的W市今后不再以GDP的增长来考核政绩,而将更多地重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源消耗、社会公平及人的发展等问题,以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A、GDP已不再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B、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C、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的内容D、社会发展目的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不再单纯以GDP的增长来考核政绩,这意味着()A、GDP已不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B、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C、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D、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

GDP与科学发展观 2001年,H市开始淡化官员政绩考核中的GDP指标考核。当年,GDP考核指标从占整个考核指标的10%调减至8%,2002年减至4%,2003年只占2%。2003年12月16日,H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取消了GDP直接指标的考核,调整后的考核指标如下:一、财政总收入;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四、招商引资;五、外贸和外经工作;六、工业经济;七、农业经济;八、第三产业;九、科技教育;十、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十二、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三、民主政治建设;十四、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党的建设;十六、社会稳定。2004年3月23日,新华社以“干部政绩考核‘遭遇’变革”为题报道了H市在干部政绩考核中取消了GDP指标一事。当年3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以“考核不重‘GDP’干部转变政绩观”为题再次报道了此事。新考核标准提高了对财政总收入、群众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政府办事效率等内容的考核比重,取代了过去以GDP为中心的考核,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迹象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开始对现行政绩考核制度进行反思。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功利主义通过计算利益的大小来确定行为的道德价值,在这种功利主义价值导向下,政府在设计行政职责与目标时,往往关注的是政府管理的()。A、长远利益B、当前绩效C、最终价值D、行为动机

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好指标,是因为()。A、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B、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C、GD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福利程度D、以上说法都对

单选题GDP与科学发展观 2001年,H市开始淡化官员政绩考核中的GDP指标考核。当年,GDP考核指标从占整个考核指标的10%调减至8%,2002年减至4%,2003年只占2%。2003年12月16日,H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取消了GDP直接指标的考核,调整后的考核指标如下:一、财政总收入;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四、招商引资;五、外贸和外经工作;六、工业经济;七、农业经济;八、第三产业;九、科技教育;十、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十二、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三、民主政治建设;十四、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党的建设;十六、社会稳定。2004年3月23日,新华社以“干部政绩考核‘遭遇’变革”为题报道了H市在干部政绩考核中取消了GDP指标一事。当年3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以“考核不重‘GDP’干部转变政绩观”为题再次报道了此事。新考核标准提高了对财政总收入、群众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政府办事效率等内容的考核比重,取代了过去以GDP为中心的考核,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迹象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开始对现行政绩考核制度进行反思。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将GDP作为测定发展的唯一标准、衡量工作绩效的唯一尺度,这是一种单纯的()。A效率导向B价值导向C公平导向D权利导向

单选题长期以来对各级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内容不少,但实质上只有传统GDP才是惟一的硬指标。只要GDP上去了,政绩也就显现出来了。由此必将造成资源的过多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因此,传统GDP核算不但不是业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一种破坏。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改革GDP核算势在必行B传统GDP是反映环境破坏的指标C生态保护应列为干部政绩考核内容D传统GDP是干部考核的硬指标

多选题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拉动GDP的增长,那就不是“绿色GDP”,而是“黑色GDP”了。这说明( )。A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B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C价值观的导向作用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单选题GDP与科学发展观 2001年,H市开始淡化官员政绩考核中的GDP指标考核。当年,GDP考核指标从占整个考核指标的10%调减至8%,2002年减至4%,2003年只占2%。2003年12月16日,H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取消了GDP直接指标的考核,调整后的考核指标如下:一、财政总收入;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四、招商引资;五、外贸和外经工作;六、工业经济;七、农业经济;八、第三产业;九、科技教育;十、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十二、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三、民主政治建设;十四、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党的建设;十六、社会稳定。2004年3月23日,新华社以“干部政绩考核‘遭遇’变革”为题报道了H市在干部政绩考核中取消了GDP指标一事。当年3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以“考核不重‘GDP’干部转变政绩观”为题再次报道了此事。新考核标准提高了对财政总收入、群众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政府办事效率等内容的考核比重,取代了过去以GDP为中心的考核,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迹象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开始对现行政绩考核制度进行反思。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要评判政府和个体行政人员行为的道德价值,需要通过比较决策结果的()。A行为动机B相对利益量C绝对收益D执行速度

单选题2001年,H市开始淡化官员政绩考核中的GDP指标考核。当年,GDP考核指标从占整个考核指标的10%调减至8%,2002年减至4%,2003年只占2%。2003年12月16日,H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取消了GDP直接指标的考核,调整后的考核指标如下:一、财政总收入;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四、招商引资;五、外贸和外经工作;六、工业经济;七、农业经济;八、第三产业;九、科技教育;十、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十二、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三、民主政治建设;十四、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党的建设;十六、社会稳定。2004年3月23日,新华社以“干部政绩考核‘遭遇’变革”为题报道了H市在干部政绩考核中取消了GDP指标一事。当年3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以“考核不重‘GDP’干部转变政绩观”为题再次报道了此事。新考核标准提高了对财政总收入、群众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政府办事效率等内容的考核比重,取代了过去以GDP为中心的考核,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迹象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开始对现行政绩考核制度进行反思。功利主义的政绩观将GDP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而案例中有关地方政府则试图“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起来”,这种对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认识就是一种()。A科学发展观B功利主义观念C效果主义观念D片面发展观

问答题一国的GDP水平衡量什么?GDP增长率衡量什么?你愿意生活在一个高GDP,低GDP增长率国家,还是低GDP,高GDP增长率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