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1岁。因晨起后右侧肢体麻木,说话含糊不清,饮水呛咳入院,诊断“脑梗死”。护士在进行饮食护理时。正确的是A.取卧位进食B.选择较硬食物防止呛咳C.进餐过程中同患者交谈D.指导患者不用吸管饮水E.若不能吞咽。即进行胃肠外营养

患者,男,71岁。因晨起后右侧肢体麻木,说话含糊不清,饮水呛咳入院,诊断“脑梗死”。护士在进行饮食护理时。正确的是

A.取卧位进食
B.选择较硬食物防止呛咳
C.进餐过程中同患者交谈
D.指导患者不用吸管饮水
E.若不能吞咽。即进行胃肠外营养

参考解析

解析:吸管饮水需要比较复杂的口腔肌肉功能,因此,有吞咽障碍的患者不宜用吸管饮水,以防止误吸。

相关考题:

患者男,55岁。因近几月活动后腰部阵发性剧痛,且偶有血尿来院就诊。经B超检查诊断为输尿管结石,随即准备入院治疗,护士在给患者做入院评估时,患者突然发生绞痛,此时最重要的措施是A、大量饮水B、应用抗生素C、解痉止痛D、准备手术治疗E、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患者男,51岁。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1小时”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右侧肢体轻偏瘫,右侧Babinski征(+),腱反射亢进,左侧肢体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头颅CT报告:左侧 基底节缺血性梗死。对该患者的康复治疗措施是() A.增强右侧肢体肌力和肌肉耐力B.诱发主动运动C.抑制异常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D.以卧床为主E.进行大强度运动以增加其肌肉力量

患者,男性,63岁。因糖尿病脑梗死右侧肢体无力入院。护士为患者测量血压时,正确的操作应除外A、固定血压计B、测左上肢血压C、卧位测量时肱动脉平腋中线D、固定专人测量E、测量前嘱患者休息20~30min

护士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晨起时的恶心、呕吐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是A、指导患者限制液体摄入量B、晨起先饮水100mlC、进食低蛋白饮食D、睡前饮水1~2次E、睡前勿进食水

患者男,65岁。晨起发现左侧肢体瘫痪,言语含糊不清,立即被送到医院治疗,诊断为脑梗死,溶栓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几小时内A.2小时B.3小时C.4小时D.6小时E.8小时

患者,男,68岁。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天前因“脑梗死”住院。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饮水时有呛咳,无恶心、呕吐,下列饮食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鼻饲流质B.低盐饮食C.低脂饮食D.优质低蛋白饮食E.避免高糖饮食

患者,男,67岁。突发脑梗死入院治疗10天,病情平稳后,出院返回社区。患者伴有脑梗死后的语言障碍,右侧肢体无力,走路步态不稳。社区护士在进行家庭访视时应特别指出,近期应首要注意的问题是A:压疮的预防B:抑郁情绪的观察C:跌倒的预防D: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E:非语言性皮肤沟通技巧的使用

护士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晨起时的恶心、呕吐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是A.指导患者限制液体摄入量B.晨起先饮水100mlC.进食低蛋白饮食D.睡前饮水1~2次E.睡前勿进食水

患者男,60岁,因胸骨后撕裂样疼痛2h入院。入院后出现头晕,右侧肢体麻木、疼痛、无力。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率100次/min,律齐,A2>P2,右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心肌梗死B脑梗死C高血压急症D主动脉夹层E心包炎

患者男,62岁,晨起突感右侧头部胀裂样剧痛,后出现左侧肢体活动失灵,口角歪斜,入院诊断为脑栓塞,以下用来进行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定的方法是()A、巴氏量表B、PADL量表C、FAQL量表D、Brunnstrom六阶段评估法E、MMSE量表

患者男,72岁,因“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说话含糊不清1d”来诊。患者近1年来经常出现头晕、右侧肢体无力伴麻木感,一般持续10~20min后症状完全消失,未予重视。无其他病史。经过积极治疗,患者肢体肌力恢复至4级,感觉基本恢复正常,但仍有口齿不清,饮水呛咳。准备出院,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包括()A、注意卧床休息,预防疾病复发B、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C、检查言语康复训练D、饮食以半流质为主,待吞咽功能完全恢复后再正常进食E、起床时最好在床边静坐10min再缓慢站起

患者,男,25岁,因饮食不洁导致呕吐、腹泻、发热就诊。护士为其进行评估之后,作出护理诊断。以下不属于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的是()。A、名称B、定义C、诊断依据D、原因E、相关因素

患者,男,65岁,晨起发现左侧肢体瘫痪,言语含糊不清,立即被送到医院治疗,诊断为脑梗死,溶栓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几小时内()。A、2小时B、3小时C、4小时D、6小时E、8小时

李大伯,68岁,3天前于晨起发现不能说话,右侧肢体瘫痪,2小时前始出现神志不清,血压180/110mmHg。针对所提出的主要护理诊断,最先要执行的护理措施是()A、心理护理B、生活护理C、康复护理D、安全护理E、用药护理

患者,男,脑梗死后1个月,右侧肢体偏瘫,可发音,但言语不清,听理解完全正常,吃饭、饮水呛咳,在对该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患者的最佳体位为()A、患者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右侧肩部用枕头垫起,辅助者位于患者左侧B、患者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左侧肩部用枕头垫起,辅助者位于患者右侧C、患者躯干60°仰卧位,头部前屈;右侧肩部用枕头垫起,辅助者位于患者左侧D、患者躯干60°仰卧位,头部前屈;左侧肩部用枕头垫起,辅助者位于患者右侧E、患者平躺仰卧位

单选题患者,男,70岁。因展起后右侧肢体麻木,说话含糊不清,饮水呛咳入院,诊断“脑梗死”。护士在进行饮食护理时,正确的是A取卧位进食B选择较硬食物防止呛咳C进餐过程中同患者交谈D指导患者不用吸管饮水E若不能吞咽,即进行胃肠外营养

单选题患者,女性,70岁,脑梗死后2天,神志清醒,言语可,家属反映患者饮水呛咳,进食少,右侧肢体偏瘫。洼田饮水试验时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该检查结果为()。A洼田饮水试验Ⅰ级B洼田饮水试验Ⅱ级C洼田饮水试验Ⅲ级D洼田饮水试验Ⅳ级E洼田饮水试验Ⅴ级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因左侧肢体乏力2个月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查体:神清,没有自发语言,嘱患者"闭眼"等指令也不能配合,饮水呛咳,右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降低,可独坐,右侧病理征(+),头颅MRI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灶。该患者喝30ml水,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吞咽障碍程度为()A洼田饮水试验Ⅰ级B洼田饮水试验Ⅱ级C洼田饮水试验Ⅲ级D洼田饮水试验Ⅳ级E洼田饮水试验Ⅴ级F洼田饮水试验Ⅵ级

单选题患者,男性,64岁。因左侧肢体无力3天,以脑梗死收入院。入院后神志清楚,查体:左侧肢体肌力上肢2级,下肢3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年,糖尿病病史10年,高脂血症6年,吸烟饮酒史多年。给予改善循环、降压、降糖、降脂药物治疗。从患者疾病史来看,在饮食方面护士应指导患者摄入的饮食类型为()A低盐饮食,低脂饮食B低脂饮食,低蛋白饮食C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D低盐低蛋白糖尿病饮食E多食水果,蔬菜,细粮

单选题患者男,72岁,因“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说话含糊不清1d”来诊。患者近1年来经常出现头晕、右侧肢体无力伴麻木感,一般持续10~20min后症状完全消失,未予重视。无其他病史。颅脑CT: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低密度灶。结合病史,考虑患者目前的诊断为()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脑梗死D腔隙性脑梗死E分水岭梗死

单选题患者,男,72岁,脑梗死后3天,神志清醒,言语可,家属反映患者饮水呛咳,进食少,右侧肢体偏瘫。为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应首先采用的检查()。A洼田饮水试验BX线造影录像C肌电图检查D咽下内压检查E声门电图检查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因胸骨后撕裂样疼痛2h入院。入院后出现头晕,右侧肢体麻木、疼痛、无力。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率100次/min,律齐,A2>P2,右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心肌梗死B脑梗死C高血压急症D主动脉夹层E心包炎

单选题患者男,65岁。脑血栓致右侧肢体瘫痪卧床2年,因骶尾部皮肤破损而入院,入院后检查:破损处组织发黑,有脓性分泌物与臭味,面积为5cm×6cm。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A按摩骶尾部B每4小时翻身一次C给予高脂低盐饮食D清创后用无菌敷料包扎E晨晚间用60℃清水床上擦浴

单选题患者男,72岁,因“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说话含糊不清1d”来诊。患者近1年来经常出现头晕、右侧肢体无力伴麻木感,一般持续10~20min后症状完全消失,未予重视。无其他病史。分析病史,患者此次发病最有提示意义的危险因素是()A年龄B性别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头晕E右侧肢体无力

单选题患者,男,65岁,晨起发现左侧肢体瘫痪,言语含糊不清,立即被送到医院治疗,诊断为脑梗死,溶栓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几小时内()。A2小时B3小时C4小时D6小时E8小时

单选题李大伯,68岁,3天前于晨起发现不能说话,右侧肢体瘫痪,2小时前始出现神志不清,血压180/110mmHg。针对所提出的主要护理诊断,最先要执行的护理措施是()A心理护理B生活护理C康复护理D安全护理E用药护理

单选题患者,男性,72岁,脑梗死后3天,神志清醒,言语可,家属反映患者饮水呛咳,进食少,右侧肢体偏瘫。洼田饮水试验时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该检查结果是()。A洼田饮水试验Ⅰ级B洼田饮水试验Ⅱ级C洼田饮水试验Ⅲ级D洼田饮水试验Ⅳ级E洼田饮水试验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