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预应力锚具,每工作班应进行抽样检查,对挤压锚,每工作班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制作预应力锚具,每工作班应进行抽样检查,对挤压锚,每工作班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件。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关考题:

对先张法施工,每工作班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1%,且不少于( )根;对后张法施工,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3%,且不少于5束。A.2B.3C.4D.5

钢绞线用作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可选用( )。A、夹片式锚具B、挤压锚具C、JM12型锚具D、螺丝端杆锚具

在混凝土施工中,进行原材料计量时对骨料的含水率的检测,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 )。 A、3次 B、2次 C、1次 D、5次

混凝土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针对取样频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每一工作班浇筑100m3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1组B.每一工作班浇筑100m3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3组C.每一工作班浇筑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m3时,取样不应少于1组D.每一工作班浇筑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m3时,取样不应少于3组E.当一次连续浇筑同配合比混凝土超过1000m3时, 1000m3以内每100m3混凝土取样1组,超过部分每200m3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1组

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行硬度检查时,应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 )套,作硬度试验。A.20B.10C.15D.5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检查每()不应少于1次,且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2次,必要时可增加检查次数

挤压锚的抽检数量规定为()A、每批检查3%,不少于5件B、每工作班检查5%,不少于5件C、每工作班检查3件D、每批检查6件

出厂检验时,外观检验的抽样规定为()A、抽查3~5%B、每20套抽查1套C、每10吨锚具抽1套D、抽查5~10%

挤压锚具制作时,挤压后的预应力筋外端不得超出挤压套筒

混凝土原材料称量,没俩个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

用以夹住预应力筋的锚具,进行张拉的锚具称为()。A、张拉锚B、工作锚C、接受锚D、工具锚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为()。A、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B、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0%C、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50%D、全数检查

对压花锚的检测数量要求是()A、每批检查3%,不少于5件B、每工作班检查5%,不少于5件C、每工作班检查3件D、每批检查6件

锚具规范中对钢丝镦头的强度检测数量要求是()A、每批检查3%,不少于5件B、每工作班检查5%,不少于5件C、每工作班检查3件D、每批检查6件

预应力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制取的试件应不少于( )组A、1B、2C、3D、4

单选题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通常不用于张拉的锚具是()。A固定端锚具B张拉端锚具C工作锚具D工具锚具

单选题对压花锚的检测数量要求是()A每批检查3%,不少于5件B每工作班检查5%,不少于5件C每工作班检查3件D每批检查6件

单选题挤压锚的抽检数量规定为()A每批检查3%,不少于5件B每工作班检查5%,不少于5件C每工作班检查3件D每批检查6件

单选题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且可用以张拉的锚具是()。A固定端锚具B张拉端锚具C工作锚具D工具锚具

单选题出厂检验时,外观检验的抽样规定为()A抽查3~5%B每20套抽查1套C每10吨锚具抽1套D抽查5~10%

多选题后张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按照锚固方式不同,其中的支撑式包括的锚具有()A镦头锚具B螺母锚具C挤压锚具D多孔夹片锚具E钢制锥形锚具

单选题锚具规范中对钢丝镦头的强度检测数量要求是()A每批检查3%,不少于5件B每工作班检查5%,不少于5件C每工作班检查3件D每批检查6件

单选题对先张法施工,每工作班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1%,且不少于()根;对后张法施工,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3%,且不少于5束。A2B3C4D5

单选题用以夹住预应力筋的锚具,进行张拉的锚具称为()。A张拉锚B工作锚C接受锚D工具锚

单选题下列关于预应力筋端部锚具的制作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钢绞线挤压锚具挤压完成后,预应力筋外端露出挤压套筒不应少于1mmB钢绞线压花锚具的梨形头尺寸和直线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设计值C钢丝镦头不应出现横向裂纹,镦头的强度不得低于钢丝强度标准值的90%D钢丝镦头不应出现横向裂纹,镦头的强度不得低于钢丝强度标准值的98%

单选题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是()。A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B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0%C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50%D全数检查

单选题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规定,其检查数量为()。A全数检查B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C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D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