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乳腺癌患者,术后护士指导其做康复训练,患者以伤口疼痛为由,拒绝接受术后锻炼。该患者行为属于影响护患关系因素中的A、角色模糊B、责任不明C、权益影响D、理解差错E、信任危机

某乳腺癌患者,术后护士指导其做康复训练,患者以伤口疼痛为由,拒绝接受术后锻炼。该患者行为属于影响护患关系因素中的

A、角色模糊
B、责任不明
C、权益影响
D、理解差错
E、信任危机

参考解析

解析:角色模糊:是指个体(护士或病人)由于对自己充当的角色不明确或缺乏真正的理解而呈现的状态。在护患关系中,如果护患双方中任何一方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功能不明确,如护士不能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帮助,或患者不积极参与康复护理,不服从护士的管理等,均可能导致护患沟通障碍、护患关系紧张。

相关考题:

(120—122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69岁,农民,文化水平 较低,胃癌术后。护士在探视时间与其进行交谈。交谈过程中,护士手机来电,护士立刻将手机关闭;患者感到伤口阵阵疼痛,并很烦躁,患者的女儿轻轻地安慰,最终交谈无法再进行下去,不得不终止。 影响此次护患沟通的隐秘性因素是A.患者伤口疼痛B.患者为文盲C.护士未关闭手机D.患者女儿在场E.患者年龄较大

患者男,65岁,农民,小学文化。胃癌术后第1天,护士就减轻术后疼痛的方法与其进行交谈时,恰逢患者的亲属探望。此时患者感到伤口阵阵疼痛,略显烦燥,导致难以继续。2016年护士执业考试《专业实务》真题及答案(网友回忆版)116.影响此次护患沟通的隐秘因素是()A.患者性别B.患者情绪烦躁C.患者伤口疼痛D.患者亲属在场E.患者文化程度117.导致此次交谈困难的最主要的生理因素是患者()A.高龄、身体衰弱B.伤口疼痛C.情绪烦躁D.饥饿E.无法起床活动

(116~117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65岁,农民,小学文化。胃癌术后第1天,护士就减轻术后疼痛的方法与其进行交谈时,恰逢患者的亲属探望。此时患者感到伤口阵阵疼痛,略显烦燥,导致难以继续。 影响此次护患沟通的隐秘因素是A.患者性别B.患者情绪烦躁C.患者伤口疼痛D.患者亲属在场E.患者文化程度

患者,男性,69岁,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胃癌术后。护士在探视时间与其进行交谈。交谈过程中,护士手机来电,护士立刻将手机关闭;患者感到伤口阵阵疼痛,并很烦躁,患者的女儿轻轻地安慰,最终交谈无法再进行下去,不得不中止。导致此次交谈失败的个人生理因素是患者A、文化水平较低B、情绪烦躁C、年龄较大D、伤口疼痛E、女儿在场影响此次护患沟通的隐秘性因素是A、患者伤口疼痛B、患者为文盲C、护士未关闭手机D、患者女儿在场E、患者年龄较大针对此患者的特点,最佳的护患关系模式为A、指导型B、被动型C、共同参与型D、指导-合作型E、主动-被动型

患者女性,70岁,大学退休教师,因脑梗死入院治疗,住院第2天,年轻护士张某在为其进行静脉输液时,静脉穿刺3次均失败,更换李护士后方才成功。患者非常不满,其女儿向护士长投诉。从此,患者拒绝张护士为其护理。护患关系冲突的主要责任人是A、患者B、张护士C、李护士D、护士长E、患者女儿护患关系发生冲突的主要因素是A、角色压力B、责任不明C、角色模糊D、信任危机E、理解差异针对上述患者的特点,应考虑使用的护患关系模式为A、指导型B、被动型C、共同参与型D、指导-合作型E、主动-被动型

某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按护士的康复指导进行功能锻炼,患者对护士说:“我知道您这么做是为我好,但我做了这么大的手术怎么能动呢?”这种护患关系出现的矛盾最主要因素是A、文化因素B、角色模糊C、权益差异D、经济因素E、理解分歧

患者,女性,56岁。浸润性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护士为术后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包括A、胸带加压包扎护理B、严密观察病情C、避免过早外展术侧上肢D、术后24小时内可做腕部以下的功能锻炼E、术后24小时可正常进食患者向护士询问自己的患侧的肢体开始进行手指爬墙、肩部功能锻炼的时间,该护士正确的回答是A、手术当天B、术后3天C、术后5天D、术后6小时E、术后1周

患者男性,69岁,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胃癌术后。护士在探视时间与其进行交谈。交谈过程中,护上手机来电,护士立刻将手机关闭;患者感到伤口阵阵疼痛,并很烦躁,患者的女儿轻轻地安慰,最终交谈无法再进行下去,不得不终止影响此次护患沟通的隐秘性因素是A.患者伤口疼痛B.患者为文肓C.护士未关闭手机D.患者女儿在场E.患者年龄较大

患者男,65岁,农民,小学文化。胃癌术后第1天,护士就减轻术后疼痛的方法与其进行交谈时,恰逢患者的亲属探望。此时患者感到伤口阵阵疼痛,略显烦燥,导致难以继续。导致此次交谈困难的最主要的生理因素是患者A、高龄、身体衰弱B、伤口疼痛C、情绪烦躁D、饥饿E、无法起床活动影响此次护患沟通的隐秘因素是A、患者性别B、患者情绪烦躁C、患者伤口疼痛D、患者亲属在场E、患者文化程度

张女士,62岁。乳腺癌术后伤口疼痛。护士对该患者健康教育中,不正确的是A.教育要坚强,尽量忍耐疼痛B.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C.向患者说明镇痛药的不良反应D.指导使用评估疼痛工具E.指导患者对疼痛准确描述

共用题干患者男性,69岁,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胃癌术后。护士在探视时间与其进行交谈。交谈过程中,护士手机来电,护士立刻将手机关闭;患者感到伤口阵阵疼痛,并很烦躁,患者的女儿轻轻地安慰,最终交谈无法再进行下去,不得不终止。针对此患者的特点,最佳的护患关系模式为A:指导型B:被动型C:共同参与型D:指导-合作型E:主动-被动型

患者,女性,56岁。浸润性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向护士询问自己的患侧的肢体开始进行手指爬墙、肩部功能锻炼的时间,该护士正确的回答是A.手术当天B.术后3天C.术后5天D.术后6小时E.术后1周

某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按护士的康复指导进行功能锻炼,患者对护士说:“我知道您这么做是为我好,但我做了这么大的手术怎么能动呢?”这种护患关系出现的矛盾最主要因素是A.文化因素B.角色模糊C.权益差异D.经济因素E.理解分歧

陈女士,56岁。浸润性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向护士询问自己的患侧肢体何时进行手指爬墙、肩部功能锻炼,该护士正确的回答是A.手术当天B.术后3天C.术后5天D.术后6小时E.术后1周

患者男性,69岁,农民,文化水平极低,肾癌术后,护士在探视时间与其进行交谈,交流过程中,护士手机来电,护士立刻将手机关闭;患者感到伤口阵阵疼痛,并很烦躁,患者女儿轻轻地安慰,最终交谈无法再进行下去,不得不终止。针对该患者的特点,最佳的护患关系模式为A.指导型B.被动型C.共同参与型D.指导合作型E.主动一被动型

患者,女性,46岁,因乳腺癌待行手术,责任护士指导患者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为A:术后24小时B:术后3~5天C:术后5~7天D:术后7~10天E:术后10天

患者男性,69岁,农民,文化水平极低,肾癌术后,护士在探视时间与其进行交谈,交流过程中,护士手机来电,护士立刻将手机关闭;患者感到伤口阵阵疼痛,并很烦躁,患者女儿轻轻地安慰,最终交谈无法再进行下去,不得不终止。影响护士与该患者沟通的隐秘性因素是A.患者伤口的疼痛B.患者为文盲C.护士未关闭手机D.患者女儿在场E.患者年龄较大

患者,女性,56岁。浸润性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向护士询问患侧肢体开始进行手指爬墙、肩部功能锻炼的时间,该护士正确的回答是A.术后5天B.手术当天C.术后1周D.术后3天E.术后6小时

患者男性,69岁。农民,无文化,胃癌术后。护士在探视时间与其进行交谈。交谈过程中,护士手机来电,护士立刻将手机关闭;患者感到伤口阵阵疼痛,并很烦躁;探视患者的女儿轻轻地安慰;最终交谈无法再进行下去,不得不终止。护士给予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指导时,可能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是A.理解差异B.权益影响C.角色模糊D.信任危机E.责任不明

患者,女性,56岁。浸润性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向护士询问患侧肢体开始进行手指爬墙、肩部功能锻炼的时间,该护士正确的回答是()。A、手术当天B、术后3天C、术后5天D、术后6小时E、术后1周

指导-合作型护患关系适用于()A、昏迷患者B、子宫肌瘤术后患者C、骨质疏松患者D、老年痴呆患者

患者,女性,30岁,乳腺癌根治术后。护士在出院指导中,告知早期发现复发乳腺癌时最应强调的内容是()。A、经常自查乳房B、5年内避免妊娠C、术后坚持放、化疗D、坚持患肢功能锻炼E、术侧上肢不宜搬重物

某患者因下肢静脉曲张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护士指导其早期下床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预防()。A、肌肉僵直B、患肢水肿C、血管痉挛D、术后复发E、深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男性,69岁,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胃癌术后。护士在探视时间与其进行交谈。交谈过程中,护士手机来电,护士立刻将手机关闭;患者感到伤口阵阵疼痛,并很烦躁,患者的女儿轻轻地安慰,最终交谈无法再进行下去,不得不终止影响此次护患沟通的隐秘性因素是()A、患者伤口疼痛B、患者为文肓C、护士未关闭手机D、患者女儿在场E、患者年龄较大

单选题患者,女性,56岁。浸润性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向护士询问自己的患侧的肢体开始进行手指爬墙、肩部功能锻炼的时间,该护士正确的回答是()A手术当天B术后3天C术后5天D术后6小时E术后1周

单选题患者,女性,56岁。农民,小学文化,胃部术后第1天,护士就减轻术后疼痛的方案与其进行交谈时,恰逢患者的亲属探望。此时患者感到伤口阵阵疼痛,略显烦躁,导致交谈难以继续影响此次护患沟通的隐秘因素是( )A患者文化程度B患者亲属在场C患者伤口疼痛D患者情绪烦躁E患者性别

问答题如何指导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