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L 合同段(K55 + 600~K56 + 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 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填料中71% 为石方,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事件2: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2.问题:(1)指出事件1 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2)指出事件2 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1.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L 合同段(K55 + 600~K56 + 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 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填料中71% 为石方,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
事件2: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2.问题:
(1)指出事件1 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2)指出事件2 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参考解析

解析:(1)①不应采用平地机整平。因含石量为71%,整平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辅以人工进行;
②不应采用竖向填筑法。土石路堤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2)①实测弯沉值不正确;②还需补充实测平整度。

相关考题:

(一)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毛,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0000m3 (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0000m3,填力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钊部份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练合单价为16元/m3.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发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洽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调整为3.4:6.6,变更后的士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19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末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旋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问题: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将设计变更分为哪几种?事件1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3.指出事件3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4.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

1.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L 合同段(K55 + 600~K56 + 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 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67%挖方为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部分路段地基下面发现溶洞。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向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溶洞处理进行了经济、技术论证,建议处理方案是对小型的溶洞直接用浆砌片石等回填密实,对大型溶洞采用桥梁跨越,由设计单位及时完成勘察设计,形成设计变更文件,变更后的造价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60 万元,经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开始实施变更方案。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2.问题:(1)背景材料中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变更设计制度的要求?说明理由。(2)指出事件2 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3)指出事件3 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0000m3(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0000m3,填力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到部分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价为16元/m3。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发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洽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调整为3.4:6.6,变更后的士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19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未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问题: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将设计变更分为哪几种 事件1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种 说明理由。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3.指出事件3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 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4.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 + 300?K27 + 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 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 方2400000m3 (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0000m3,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到部分 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 价为16元/m3。施工过程中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 形式提出设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洽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调 整为3. 4:6. 6,变更后的土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19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未 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 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 填筑。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 横坡、边坡。 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将设计变更分为哪几种?事件1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种? 说明理由。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3.指出事件3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什么实测项目?4.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1. (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 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2)属于较大设计变更,理由:单项变更金额达到 720 万元[2400000X (19 — 16) = 7200000(元)],符合 单项工程费用变化超过500万元的规定。2. (1)不应釆用平地机整平。因含石量为66%, 整平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辅以人工进行。(2)不应采用竖向填筑法。土石路堤只能采用分 层填筑,分层压实。(3)不应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不同性质的土 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3.不应该实测弯沉值。还应实测平整度。4. 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 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超过的石料应 清除或打碎。

某二级公路K 合同段(K22+300~K44+0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和支挡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 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挖方为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一: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路基挖方土石路段按照下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组织施工。事件二: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事件三:路基工程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中,配置的劳务用工有测量工、实验工、机修工、机械操作人员、运输车辆司机。事件四:针对K41+20O~K41+320 的沿河路基,设计为浆砌块石路肩挡土墙(见下图),挡土墙最大髙度为11.2m。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在墙身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 时,对墙背土进行回填,采用冲击压实法进行碾压。问题:1.指出图1 中A、B 分别代表的施工过程。2.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3.指出事件三中路基工程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过程还必须配置的劳动力有哪些?4.指出墙身中的构造物A 的名称和墙后砂砾石的作用。5.改正事件四中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

背景资料:某二级公路K 合同段(K22+300~K44+0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和支挡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 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挖方为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一: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路基挖方土石路段按照下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组织施工。事件二: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事件三:路基工程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中,配置的劳务用工有测量工、实验工、机修工、机械操作人员、运输车辆司机。事件四:针对K41+20O~K41+320 的沿河路基,设计为浆砌块石路肩挡土墙(见下图),挡土墙最大髙度为11.2m。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在墙身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对墙背土进行回填,采用冲击压实法进行碾压。问题:1.指出图1 中A、B 分别代表的施工过程。2.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3.指出事件三中路基工程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过程还必须配置的劳动力有哪些?4.指出墙身中的构造物A 的名称和墙后砂砾石的作用。5.改正事件四中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

案例分析二某二级公路K 合同段(k22+300~K44+0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和支挡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 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60%挖方为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一: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事件二:路基工程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中,、配置的劳务用工有测量工、试验工、机修工、机械操作人员、运输车辆司机。事件三:针对K41+200~K41+320 的沿河路基,设计为浆砌块石路肩挡土墙(见下图),挡土墙最大高度为11.2m。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在墙身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对墙背土进行回填,采用冲击压实法进行碾压问题:1.指出事件一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2.指出事件二中路基工程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过程还必须配置的劳动力有哪些?3.根据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该挡土墙的墙身砌筑属于几级高处作业?4.指出墙身中的构造物A 的名称和墙后砂砾石的作用。5.改正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一级公路H合同段的路基施工。其中:K20+000~K21+300为填方路段,路线经过地带为旱地,原地面横坡平缓,该路段填方53000m3;K21+320~K21+700为挖方路段,表面土质为砂性土,下为风化的砂岩,其强度为14MPa左右,该路段挖土方55000m3,挖石方6100m3;K21+720~K26+000为半填半挖路段,土石方基本平衡。沿线未发现不良地质路段。问题:(1)K20+000~K21+300宜采用的填筑方法是什么 (2)本合同段内进行土石方调配后还多余的土方、石方数量有多少 (3)指出填土路堤施工程序。

背景:某高速公路M 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 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 万立方米(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 万立方米,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到部份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价为16 元/m3。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设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洽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调整为3.4:6.6,变更后的土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19 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未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问题: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将设计变更分为哪几种?事件1 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 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0000(土石比例为 6:4),填方 249000,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到部分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价为 16元/m3。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 1: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发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沿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调整为3.4:6.6,变更后的土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 19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未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问题】事件1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二级工程H合同段路基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属于中硬石料,地表土覆盖层3m左右。施工中有如下事件发生:事件一:由于本合同段石方较多,路堤均采用了土石路堤,施工前,应根据土石混合材料的类别分别进行试验路段施工。事件二:施工中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压实选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土石路堤的边坡按土质路堤边坡处理。事件三:本合同段K17+300~K17+380公路右侧为滑坡,设计采用了抗滑桩与抗滑挡土墙的稳定措施,对流向滑坡体的地表水设置了环状截水沟排出,对地下水设置暗沟排出。石砌抗滑挡土墙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石料强度、平面位置、顶面高程、竖直度或坡度、断面尺寸、底面高程。问题:1.事件一中,进行试验路段施工的目的是什么2.指出事件二中土石路基填筑施工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3.针对该路段路堤填料,有何技术要求4.事件三中,排除滑坡地下水与地面水还有哪些方法5.改正事件三中实测项目中的错误。补充实测项目漏项。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0000m3(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0000m3,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到部分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价为16元/m3。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一: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设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洽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调整为3.4:6.6,变更后的土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19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未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事件二:某填方段路堤位于横坡陡于1:5的地面,施工方进行了挖台阶等地基处理,然后采用几种不同土体填料分层填筑路基,填筑至0~80C、m,施工方选择细粒土,采用18t光轮压路机,分三层碾压。两层碾压完成后,检测了中线偏位(合格率90%)、纵断高程(合格率85%)、宽度(合格率88%)、横坡(合格率92%)和边坡坡度(合格率90%),在压实度检测时,发现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施工单位及时采取了预防措施如下:①超宽填筑300mm;②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事件三:路基边缘碾压完成后,项目部将扩大范围的工程量向监理工程师提出计量付款申请。问题: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将设计变更为哪几种事件一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2.请从强度、水稳定性、透水性三个方面对不同土体填筑路堤施工提出要求。3.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预防措施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请补充。4.该工程进行现场质量控制的检测是否符合工序检查要求依据上述检测内容能否认定质量合格请简述原因。5.对于提出的计量付款申请,监理工程师是否应同意说明理由。

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一级公路H合同段的路基施工。其中:K20+000~K21+30为填方路段,路线经过地带为旱地,原地面横坡平缓,该路段填土方53000m3K21+320~K21+700为挖方路段,表面土质为砂性土,下为风化的砂岩,其强度为14MPA、左右,该路段挖土方55000m3,挖石方6100m3;K21+720~K26+000为半填半挖路段,土石方基本平衡。沿线未发现不良地质路段。问题:1.K20+000~K21+300宜采用的填筑方法是什么2.本合同段内进行土石方调配后还多余的土方、石方数量有多少3.指出土质路堤施工工艺流程。

某高速公路合同段(K55 +600~K56 + 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67%挖方为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一: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部分路段地基下面发现溶洞。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向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溶洞处理进行了经济、技术论证,建议处理方案是对小型的溶洞直接用浆砌片石等回填密实,对大型溶洞采用桥梁跨越,由设计单位及时完成勘察设计,形成设计变更文件,变更后的造价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60万元,经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开始实施变更方案。事件二: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事件三: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问题:1. 背景材料中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变更设计制度的要求说明理由。2. 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3. 指出事件三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0000m3(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0000m3,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到部分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价为16元/m3。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设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洽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调整为3.4:6.6,变更后的土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19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未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将设计变更分为哪几种?事件1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问答题“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案例答案解析题: 【案例背景资料】(07考点):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0000M3(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0000M3,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到部分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价为16元/M3. 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设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洽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高速为3.4:6.6,变更后的土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19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未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问题】: 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将设计变更为哪几种?事件1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3、指出事件3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4、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料径应有何要求?

问答题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K合同段,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土石比例为3.4:6.6,石方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上覆盖层较薄。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由于工期紧,施工单位在冬季安排了下列施工项目。①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开挖。②岩石地段的路堑或半填半挖地段,进行开挖作业。③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1)指出事件1中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 (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错误做法,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3)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

问答题 1.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L合同段( K55+600~K56+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67%挖方为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部分路段地基下面发现溶洞。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向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溶洞处理进行了经济、技术论证,建议处理方案是对小型的溶洞直接用浆砌片石等回填密实,对大型溶洞采用桥梁跨越,由设计单位及时完成勘察设计,形成设计变更文件,变更后的造价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60万元,经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开始实施变更方案。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 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2.问题: (1)背景材料中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变更设计制度的要求?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3)指出事件3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问答题 1.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K合同段,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护层,土石比例为3.4:6.6,石方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上覆盖层较薄。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由于工期紧,施工单位在冬季安排了下列施工项目: (1)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开挖。 (2)岩石地段的路堑或半填半挖地段,进行开挖作业。 (3)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2.问题: (1)指出事件1中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 (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错误做法,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3)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

问答题1.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 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万m3(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万m3,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到部分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价为16元/m3。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设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洽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调整为3.4:6.6,变更后的土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19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未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2.问题: (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将设计变更分为哪几种?事件1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3)指出事件3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4)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清单列有挖方2400000m3(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0000m3,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段调运,考虑到部分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价为16元/m3。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设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洽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调整为3.4:6.6,变更后的土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19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未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1000px,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度、横坡、边坡。问题: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将设计变更分为哪几种?事件1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2. 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3. 指出事件3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4. 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在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0000m3(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0000m3,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到部分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价为16元/m3, 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发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洽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调整为3.4:6.6,变更后的土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19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未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问题】 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将设计变更分为哪几种?事件1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3.指出事件3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4.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0000m3(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0000m3,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到部分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价为16元/m3。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设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洽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调整为3.4:6.6,变更后的土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19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未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将设计变更分为哪几种?事件1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L合同段(K55+600~K56+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填料中71%为石方,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事件2: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1)指出事件1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2)指出事件2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0000m3(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0000m3,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到部分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价为16元/m3。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设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洽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调整为3.4:6.6,变更后的土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19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未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1)指出事件3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2)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L合同段(K55+600~K56+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67%挖方为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事件1: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部分路段地基下面发现溶洞。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向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溶洞处理进行了经济、技术论证,建议处理方案是对小型的溶洞直接用浆砌片石等回填密实,对大型溶洞采用桥梁跨越,由设计单位及时完成勘察设计,形成设计变更文件,变更后的造价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60万元,经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开始实施变更方案。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事件3: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1)背景材料中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变更设计制度的要求?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3)指出事件3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问答题路基施工【案例1B411013】 1.背景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0000m3(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000ma,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2.问题 (1)指出填统路堤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2)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