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属于自发突变的是A、夜来香花片颜色突然变化B、用X线照射果蝇发生体细胞突变C、芥子气引起果蝇基因突变D、EB病毒造成人体细胞基因突变E、苯并芘,苯并蒽作用实验动物体细胞出现基因突变

以下属于自发突变的是

A、夜来香花片颜色突然变化

B、用X线照射果蝇发生体细胞突变

C、芥子气引起果蝇基因突变

D、EB病毒造成人体细胞基因突变

E、苯并芘,苯并蒽作用实验动物体细胞出现基因突变


相关考题:

关于突变的后果,不正确的是A.体细胞突变可引起癌症B.胚胎体细胞突变可引起畸形C.生殖细胞突变可引起遗传病D.体细胞突变可引起遗传负荷增加E.生殖细胞突变可引起胚胎显性致死

下列试验中不属于基因突变试验的是A.Ames试验B.大肠杆菌回复突变试验C.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D.枯草杆菌DNA修复实验E.果蝇伴性隐性致死突变试验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结果预测:I 如果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II如果________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III如果____________ ,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有关细菌遗传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菌染色体为环状螺旋DNAB、突变是指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不稳定的变化C、烷化剂处理可使细菌的突变率明显增加D、紫外线照射可使细菌的突变率明显增加E、X线照射可使细菌的突变率明显增加

有关细菌遗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菌染色体为环状螺旋DNAB.突变是指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不稳定的变化C.紫外线照射可使细菌的突变率明显增加D.烷化剂处理可使细菌的突变率明显增加E.X线照射可使细菌的突变率明显增加

以下属于自发突变的是A.夜来香花片颜色突然变化B.用X线照射果蝇发生体细胞突变C.芥子气引起果蝇基因突变D.EB病毒造成人体细胞基因突变E.苯并芘,苯并蒽作用实验动物体细胞出现基因突变

果蝇的红眼变为白眼的突变,可归为()A、生化突变B、条件致死突变C、致死突变D、形态突变型

下列生物性状中不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是()A、人类的色盲病B、无籽西瓜的培育C、短腿的安康羊D、残翅的果蝇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雄性果蝇突变体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B、F1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C、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D、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

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基因都是突变而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体细胞中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主要是在基因突变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中的()而形成的,从而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A、突变是不定向的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是()A、果蝇的白眼B、血友病C、短腿安康羊D、猫叫综合征

极少数雄果蝇的性染色体只有1条染色体,没有繁殖能力。果蝇的这种变异属于()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体结构变异

果蝇的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的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A、该突变型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含该突变型基因的雌配子致死C、该突变型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含该突变型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对于一个中等大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来说,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将是:()A、2×106B、2×107C、2×108D、2×105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突变体的雄性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一系列杂交实验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雌果蝇B、亲本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C、F2白眼雄果蝇×F1雌果蝇D、F2白眼雄果蝇×F3雌果蝇

残翅果蝇幼虫用适当的高温处理,可发育成为长翅果蝇,这种现象属于()。A、回复突变B、基因多效C、表型模拟D、表现度

摩尔根用一只白眼果蝇突变体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提出并验证了遗传第三定律。其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A、亲本白眼雄果蝇X亲本雌果蝇B、F1白眼雄果蝇XF1雌果蝇C、F2白眼雄果蝇XF1雌果蝇D、F2白眼雄果蝇XF3雌果蝇

已知果蝇的红眼b和白眼b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子代出现了一只XXY的白眼果蝇。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变异原因,下列推断不能成立的是()A、该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B、母本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XbC、母本的基因型为XBXb,父本的基因型为XBYD、该白眼果蝇个体的出现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多选题己知果蝇杏眼(ap)与卷翅(cu)皆为隐性突变基因,正常基因分别为红眼(ap*)与直翅(cu*)。若一只杏眼卷翅雌果蝇与一只红眼直翅雄果蝇交配,其后代各种外表型所占的比例为:1/4杏眼直翅雄果蝇、1/4杏眼卷翅雄果蝇、1/4红眼直翅雌果蝇、1/4红眼卷翅雌果蝇,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杏眼基因位于X染色钵上B卷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亲代雄果蝇的眼色基因型为ap*apD亲代雄果蝇的翅型基因型为cu*cu

单选题果蝇的红眼变为白眼的突变,可归为()A生化突变B条件致死突变C致死突变D形态突变型

填空题果蝇的触角变成腿与HOM基因中的()突变有关。

单选题以下属于自发突变的是()。A夜来香花片颜色突然变化B用X线照射果蝇发生体细胞突变C芥子气引起果蝇基因突变DEB病毒造成人体细胞基因突变E苯并芘、苯并蒽作用实验动物体细胞出现基因突变

单选题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V和v控制的,果蝇的正常发育是在20℃~25℃条件下完成。将果蝇培养在20℃以上的条件下,残翅果蝇的后代(F1)会出现长翅性状,此现象可以解释为()A环境因素可以引起基因重组B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环境因素可以引起基因突变D环境因素可以引起染色体变异

单选题果蝇产生两对翅膀与()有关。AHOM基因中的双胸复合体突变BHOM基因中的触角足复合体突变CHox基因突变DHOM基因中的Ubx突变

多选题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发现,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其后代中,每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有一只红眼雄果蝇;同样,每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对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蝇的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而不是基因突变C利用显微镜观察可初步判断造成上述变异的原因D通过观察另外一对合适的伴性遗传性状的遗传表现可判断上述变异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