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和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否正确?简速理由。

项目部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和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否正确?简速理由。


相关考题:

背景资料某项目部承担一大型冶炼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施工质量事故。具体情况如下:一、该工程主厂房有厂房钢柱126 根,每根钢柱平均重约22.5t。在安装时发现16 根钢柱部分焊缝高度不够。项目部决定重新制作l6 根钢柱。二、某设备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制定的施工方法是: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为0.6m。施工完成后,项目部自检发现基础质量不合格。项目部在制定处理方案时,决定只把基础露出地面的部分作抹光处理。三、项目都对设备基础进行抹光处理后,继续进行机械设备安装。四、当监理工程师发现设备基础的质量事故后,立即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通知项目部。项目部认为已作了处理。问题1.项目部决定重新制作l6 根钢柱的处理方案是否正确?简述理由。2.项目部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和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否正确?简速理由。3.项目部继续进行设备安装的做法是否正确?项目部在发现质量事故后,首先应做什么?4.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项目部对该质量事故应如何办理?

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事件2中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项目部将压缩机安装进行分包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如果业主同意分包,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后,即向分包单位交底的做法是否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三) 背景资料:某项目部承担一大型冶炼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施工质量事故。具体情况如下:一、该工程主厂房有厂房钢柱126根,每根钢柱平均重约22.5t。在安装时发现16根钢柱部分焊缝高度不够。项目部决定重新制作l6根钢柱。二、某设备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制定的施工方法是: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为0.6m。施工完成后,项目部自检发现基础质量不合格。项目部在制定处理方案时,决定只把基础露出地面的部分作抹光处理。三、项目都对设备基础进行抹光处理后,继续进行机械设备安装。四、当监理工程师发现设备基础的质量事故后,立即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通知项目部。项目部认为已作了处理。第40题:项目部决定重新制作l6根钢柱的处理方案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项目部继续进行设备安装的做法是否正确?项目部在发现质量事故后,首先 应做什么?

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 是否恰当?说明理由。分析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本项目若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软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根据背景材料所述,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列出砂井的施工工艺。选择施工机械时,除了考虑作业内容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针对土石填筑施工,项目部所 选择的机械是否妥当?说明理由。项目部还应做哪些工作来处理该背景中的机械设备事故?

在施工质量处理过程中,按照施工验收规范和相关的质量标准,并结合实际量测、试验和检测等方法,评价质量事故的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是否依然存在隐患属于()。A.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B.制定事故处理方案C.事故处理D.事故原因分析

某工厂设备基础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管理不善,导致28d的混凝土实际强度达不到设计规定强度的30%。对这起质量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是()。A、 返修处理B、 加固处理C、 返工处理D、 不作处理

某工厂设备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工程中,由于施工管理不善,导致28d的混凝土实际强度达不到设计规定强度的30%,对这起质量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是()A . 返工处理B . 修补处理C . 加固处理D . 不作处理

在施工质量处理过程中,通过某些具体操作做出确认,评价质量事故的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是否依然存在隐患属于( )。 A、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B、事故处理 C、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 D、施工防护措施

工程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包括:①事故调查;②事故原因分析;③事故处理;④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⑤制定事故处理方案;正确的程序是( )。2014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④→③

在施工质量处理过程中,按照施工验收规范和相关的质量标准,并结合实际量测、试验和检测等方法,评价质量事故的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是否依然存在隐患属于()。A、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B、制定事故处理方案C、事故处理D、事故原因分析

工程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包括:①事故调查;②事故原因分析;③事故处理;④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⑤制定事故处理方案;正确的程序是(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④→③

工程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包括:①事故调查;②事故原因分析;③事故处理;④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⑤制定事故处理方案,正确的程序是( )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①-③-④-⑤D.①-②-⑤-④-③

背景资料:某矿建企业承担一项矿区工业广场土建工程。该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厂区内钢结构厂房的施工。根据设计,该厂房有钢柱120根,每根钢柱平均重约21.6 t。厂房内需浇筑多台大型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在安装主厂房钢柱时发现其中的16根钢柱部分焊缝高度不够,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事件2,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时,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制定了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为0.6m的浇筑方案。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自检发现基础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存在质量问题。决定把基础露出地面的部分作抹光处理。事件3,在对设备基础进行抹光处理后,为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自行进行后续的机械设备安装。事件4,监理工程师发现设备基础的质量事故后,立即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告知监理工程师该问题已进行了处理。问题:1.事件1中,施工单位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的处理方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2.事件2中,分别说明施工单位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和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否正确说明理由。3.事件3中,施工单位继续进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4.事件4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施工单位对该质量事故应如何处理

某厂房改扩建项目需新增一条生产线,为保证原生产线的生产,采用了不停产的施工方法。施工单位制定了设备基础部分施工方案,其中设备基础开挖和支护方法规定:基础基坑分层开挖,采用土钉墙支护,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上层土钉墙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50% 后,开挖下层土方并进行下层土钉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现,由于新基坑开挖,导致原有设备基础出现局部下沉,施工单位经检查和分析,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方案1 :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对原设备基础进行加固,加固期需要10d ,但不影响正常生产,该方案的费用为7 万元。方案2. 暂停原设备运转,待新设备基础回填完毕后再开始生产,新设备基础施工需停产6d , 每天因停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 万元。问题?1. 对上述事故处理时,应采用哪种处理方案??2. 施工单位制定的基础施工方案是否妥当?说明理由。?3. 对土钉墙的质量应如何检测??4. 土钉施工有哪些具体的质量要求?

发生质量事故后,施工项目部及时填报“处理方案报审表”、“处理结果报验表”。

对(),监理项目部应责令施工项目部报送《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和《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报审表》,并在报告业主项目部后,组织相关单位对事故处理方案进行审查。A、质量缺陷B、重大质量隐患C、一般质量事故D、重、特大质量事故

对一般质量事故,监理项目部应责令施工项目部报送()。A、《工程质量事故调查表》B、《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C、《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报审表》D、《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结果报验表》

问答题施工单位制定的基础施工方案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一大型工程项目,该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厚度达1.5米,属大体积混凝土,且浇筑面积很大。施工单位在其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中,拟在混凝土拌制时掺用A公司生产的缓凝减水剂,并按全面分层的方案进行浇筑。从A公司提供的宣传材料上来看,该缓凝减水剂在国内许多大型工程项目上均应用成功。为了赶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单位负责人未经监理许可,在该缓凝减水剂进场后即组织施工。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发现混凝土的终凝时间与初凝时间相隔太近,无法完成对混凝土表面的抹压处理工作。后经检查,混凝土表面和内部均存在多处裂缝,需要进行补强加固处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8万元。 问题: (1)本工程中,施工单位按全面分层的浇筑方案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未经监理单位许可即进行混凝土浇筑,该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施工单位应如何做? (3)简述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及内容。 (4)根据事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工程质量事故可分为哪两类?该质量事故属于哪一类?为什么? (5)对该质量事故的处理应遵循什么程序?

单选题某工厂设备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工程中,由于施工管理不善,导致28d的混凝土实际强度达不到设计规定强度的30%,对这起质量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是()。A返工处理B修补处理C加固处理D不作处理

单选题在施工质量事故处理过程中,通过某些具体操作做出确认,评价质量事故的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是否依然存在隐患属于( )。A制定事故处理方案B事故处理C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D施工防护措施

单选题某工厂在设备基础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管理不善,导致28d的混凝土实际强度达不到设计规定强度的30%。对这起质量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返修处理B加固处理C返工处理D不作处理

多选题以下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说法阐述正确的是()。A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阶段的综合抗裂措施,制定关键部位的施工作业指导书B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在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钢筋工程、预埋管件等工作完成并验收合格的基础上。C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不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D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