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发热后便会立即吃药,这样是不对的。适当的温度升高,并不会对人体造成特别大的损害。当体温低于38.5℃时,发热会使人体温升高、代谢加快、免疫力提升,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从而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个时候,一般不需服用退烧药,可采用物理降温疗法,如湿毛巾擦拭、酒精擦拭、冰敷等方法降温,同时适量地多喝水,以加速代谢,进而帮助退热。体温高于38.5℃,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后果,此时需服用退烧药,必要时结合物理退热疗法,同时也要多喝水。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喝水是万能大法吗B.你真的该吃药了吗C.到底什么是发烧D.感冒误区知多少

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发热后便会立即吃药,这样是不对的。适当的温度升高,并不会对人体造成特别大的损害。当体温低于38.5℃时,发热会使人体温升高、代谢加快、免疫力提升,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从而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个时候,一般不需服用退烧药,可采用物理降温疗法,如湿毛巾擦拭、酒精擦拭、冰敷等方法降温,同时适量地多喝水,以加速代谢,进而帮助退热。体温高于38.5℃,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后果,此时需服用退烧药,必要时结合物理退热疗法,同时也要多喝水。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喝水是万能大法吗
B.你真的该吃药了吗
C.到底什么是发烧
D.感冒误区知多少

参考解析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发热后便会立即吃药,这样是不对的”,后文对这一观点进行解释说明,指出当体温低于38.5度和高于38.5度时的不同应对方法。整体理解可知,文段是在围绕着“发热后该不该吃药”这一话题展开的。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你真的该吃药了吗”适合做这段文字的标题。
因此,选择B选项。

相关考题:

患者,男性,60岁,发热、咳嗽。查体:体温39.2℃,脉搏90/min,呼吸24/min肺部少量湿啰哕音。正确的护理目标是2d内A.护士协助病人维持体温在38.5℃以下B.在护士指导下病人维持体温在8.5℃以下C.维持病人体温在38.5℃以下D.在降温措施辅助下维持病人体温在38.5℃以下E.在降温措施辅助下维持病人体温正常

患者,男性,50岁。脑出血入院,入院3天后发热,体温39.5℃,遵医嘱行全身物理降温。为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时应注意A、拭浴时间不超过30分钟B、主要擦拭后颈部C、擦拭足底时间可稍长D、拭浴后10分钟测量体温E、观察面色,监测呼吸、脉搏护士采取降温效果最好的物理降温措施是A、使用冰袋B、戴冰C、冷湿敷D、乙醇拭浴E、冰囊冷敷

患者男,18岁。发热待查入院。入院后查体温39.8℃,脉搏112次/分,呼吸24次/分,24h体温波动在1℃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持续3天不退热。患者的热型呈A、弛张热B、间歇热C、稽留热D、不规则热E、双峰热物理降温时,宜采用A、头置冰袋或冰囊B、头戴冰帽或置冰C、头部冷湿敷D、4℃生理盐水灌肠E、25%乙醇溶液擦拭

WHO建议,发热儿童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的情况是()。A.体温达到38℃以上B.体温达到39℃以上C.体温达到38.0℃经物理降温无效时D.体温达到38.5℃经物理降温无效时E.体温达到39.0℃经物理降温无效时

患者女,52岁。因高热急诊入院,体温39.9℃。应采取的物理降温措施是()。A.嘱患者多饮冰水B.前额、头顶部置冰袋C.全身冷水擦浴D.心前区酒精擦拭E.冰敷60分钟后测体温

发热的人们在高热骤然降下时,有可能引起虚脱;儿童、老年人或体弱者在应用解热镇痛药退热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WHO建议,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西药的婴儿的年龄是A、1个月以内B、2个月以内C、3个月以内D、4个月以内E、6个月以内WHO建议,发热儿童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的情况是A、体温达到38℃以上B、体温达到39℃以上C、体温达到38.0℃经物理降温无效时D、体温达到38.5℃经物理降温无效时E、体温达到39.0℃经物理降温无效时WHO建议,如果发热儿童需要服用退烧药,则最好选用的是A、含布洛芬的滴剂B、含布洛芬的混悬液C、含阿司匹林的滴剂D、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滴剂E、含布洛芬的混悬液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滴剂

WH0建议,发热儿童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的情况是( )。 查看材料A.体温达到38℃以上B.体温达到39℃以上C.体温达到38.O。C经物理降温无效时D.体温达到38.5。C经物理降温无效时E.体温达到39.0。C经物理降温无效时

降温的方法有两种: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对学前儿童来说,若体温不是特别高,应尽量采取( )的方法。 A.药物降温 B.物理降温 C.冷敷 D.酒精擦拭

患者男性,50岁。脑出血入院,入院3天后发热,体温39.5℃,遵医嘱行全身物理降温。护士采取降温效果最好的物理降温措施是()。 A、使用冰袋B、戴冰C、冷湿敷D、乙醇擦浴E、冰囊冷敷

氯丙嗪降温作用的特点是A.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B.降温作用使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降低正常人与发热患者的体温D.环境温度高时,也可使体温升高E.可使体温降到34℃以下

男性,60岁,发热、咳嗽。查体,体温 39.2℃,脉搏90/分,呼吸24/分;肺部少量湿啰音。正确的护理目标是2日内A.护士协助病人维持体温在38.5℃以下B.在护士指导下病人维持体温在38.5℃以下C.维持病人体温在38.5℃以下D.在降温措施辅助下维持病人体温在 38.5℃以下E.在降温措施辅助下维持病人体温正常

患者,男性,50岁。脑出血入院,入院3天后发热,体温39.5℃,遵医嘱行全身物理降温。护士采取降温效果最好的物理降温措施是A.使用冰袋B.戴冰C.冷湿敷D.乙醇拭浴E.冰囊冷敷

共用题干发热的人们在高热骤然降下时,有可能引起虚脱;儿童、老年人或体弱者在应用解热镇痛药退热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WHO建议,发热儿童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的情况是A:体温达到38℃以上B:体温达到39℃以上C:体温达到38.0℃经物理降温无效时D:体温达到38.5℃经物理降温无效时E:体温达到39.0℃经物理降温无效时

患者男,18岁。发热待查入院。入院后查体温39.8℃,脉搏112次/分,呼吸24次/分,24h体温波动在1℃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持续3天不退热。物理降温时,宜采用A.头置冰袋或冰囊B.头戴冰帽或置冰C.头部冷湿敷D.4℃生理盐水灌肠E.25%乙醇溶液擦拭

发热的人们在高热骤然下降时,有可能引起虚脱;儿童、老年人或体弱者在应用解热镇痛药退热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WHO建议,发热儿童可以适当服用退热药的情况是A.体温达到38℃以上B.体温达到39℃以上C.体温达到38.0℃经物理降温无效时D.体温达到38.5℃经物理降温无效时E.体温达到39.0℃经物理降温无效时

患者男,50岁。脑出血入院,入院3天后发热,体温39.5℃,遵医嘱行全身物理降温。护士采取何种物理降温措施降温效果最好()A、冰袋B、冰帽C、冷湿敷D、温水(乙醇)擦浴E、冰槽

发热的人们在高热骤然降下时,有可能引起虚脱;儿童、老年人或体弱者在应用解热镇痛药退热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WHO建议,发热儿童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的情况是()A、体温达到38℃以上B、体温达到39℃以上C、体温达到38.0℃经物理降温无效时D、体温达到38.5℃经物理降温无效时E、体温达到39.0℃经物理降温无效时

()一般分为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两种。A、降温措施B、吃退烧药C、人的体温D、体温

当体温超过()时,在家可采用物理降温进行退热。A、39.5℃B、39℃C、38.5℃D、38℃

降温的方法有两种: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对学前儿童来说,若体温不是特别高,应尽量采取()的方法。A、药物降温B、物理降温C、冷敷D、酒精擦拭

下列对冷疗法的概念叙述最正确的是?()A、冷疗法是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已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目的的方法。B、冷疗法是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全身,已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目的的方法。C、冷疗法是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已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目的的方法。D、冷疗法是用高于环境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已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目的的方法。

单选题下列对冷疗法的概念叙述最正确的是?()A冷疗法是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已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目的的方法。B冷疗法是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全身,已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目的的方法。C冷疗法是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已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目的的方法。D冷疗法是用高于环境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已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目的的方法。

单选题当体温超过()时,在家可采用物理降温进行退热。A39.5℃B39℃C38.5℃D38℃

多选题就儿童退热选用解热镇痛药的有关事宜,WHO的建议是( )A两个月内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化学药B儿童体温达到38℃时,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C儿童体温达到39℃时,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D儿童体温达到39℃,经物理降温无效时,可以适当服用退热药E儿童退热最好选用含布洛芬的混悬液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滴剂

单选题患者男,50岁。脑出血入院,入院3天后发热,体温39.5℃,遵医嘱行全身物理降温。护士采取何种物理降温措施降温效果最好()A冰袋B冰帽C冷湿敷D温水(乙醇)擦浴E冰槽

单选题对学前儿童来说,若体温不是特别高,应尽量采取( )降温的方法。A物理B药物C冷敷D酒精擦拭

单选题病人发热时不适合的处理方法是(  )。A注意观察体温的变化B体温较高时,可针刺大椎、曲池、合谷等穴或刮痧疗法降温C帮助病人多饮水及饮料D体温高于39℃可以使用冰枕降温E帮助病人保暖,防止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