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承担“责任重、风险高”的带娃压力,本质是生育成本过高导致的结果,有一定的必然性。它与不少家庭不敢生二孩,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一体两面。加快优化生育成本的社会分担机制,解除更多家庭在养育孩子上的后顾之忧,才是“解放”老人,缓解社会生育焦虑的要诀。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国家和社会应承担更多的生育成本B.“二孩时代”的老人不堪重负,亟需“解放”C.生育成本过高导致“二孩”政策效用不大D.育儿观念的代际隔阂日益突显,代际矛盾日益突出

老人们承担“责任重、风险高”的带娃压力,本质是生育成本过高导致的结果,有一定的必然性。它与不少家庭不敢生二孩,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一体两面。加快优化生育成本的社会分担机制,解除更多家庭在养育孩子上的后顾之忧,才是“解放”老人,缓解社会生育焦虑的要诀。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国家和社会应承担更多的生育成本
B.“二孩时代”的老人不堪重负,亟需“解放”
C.生育成本过高导致“二孩”政策效用不大
D.育儿观念的代际隔阂日益突显,代际矛盾日益突出

参考解析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老人带娃压力和不少家庭不敢生二胎”的问题,尾句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加快优化生育成本的社会分担机制,解除更多家庭在养育孩子上的后顾之忧。主旨句为尾句的对策。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相关考题:

生育保险制度是在女性生育期间对生育责任承担者给予()的社会保险制度。A.社会救助B.收人补偿C.医疗服务D.生育休假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目标是:()A.引导更多农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B.形成以政策性奖励扶助为主体、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为补充、相关社会经济政策配套的政策体系C.缓解计划生育家庭的特殊困难,减少新增贫困人口

人口增长问题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着生育率低、人口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的状况,这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民族传承。我国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30年后,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因此我国逐渐放开二胎政策。但实际效果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有专家指出,二胎政策效果不理想主要源于社会压力太大。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A.二胎政策放开后,许多想生的70后夫妻已经过了最佳生育年龄B.90后的青年夫妻更愿意过二人世界,不愿意多生孩子C.因为养孩子的成本过高,导致很多夫妻不愿意多生孩子D.社会环境的污染影响着很多青年夫妻的生育能力

进入工业社会,消费取代生产成为家庭的基本经济功能,知识取代体力成为主要人力资本,人口质量取代数量决定家庭的经济效益,社会化与社会保障将赡养外移至社会机构,生育的价值降低,不再是家庭的“必需品”和“生命的必要构成”不育成为自由权利,所以近年来选择做丁克的家庭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为此,有专家预言丁克现象,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冲击和影响。若以下选项均为真,最能对专家的预言进行削弱的是:A.丁克家庭的增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价值观的变迁B.丁克在中国仍然是小众,是部分中国人的生育态度,是可以接受的自由选择,不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任何冲击和影响C.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年轻适龄生育人口涌向大城市,随之而来的工作难,房价高,生育成本上涨是选择不生二胎的主要原因D.结婚十年一直做丁克族的小王夫妇被国家二胎政策所触动,生育了一名男婴

妇女的生育决策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和生育政策的共同影响。生育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对妇女生育二胎的计划有显著影响。生育政策已经不是生育决策的唯一决定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地位以及个人发展,将会对人们的生育决策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生育政策已经无法决定妇女的生育意愿B.当下妇女的生育决策并非完全取决于生育政策C.生育的经济成本是决定妇女生育意愿的关键D.妇女的地位与个人发展决定了妇女的生育决策

大国人口政策与养老人口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人口发展攸关国计民生,人口发展规律有迹可循,长周期性和强大惯性最让人震撼,中国需须用瞻前顾后、统筹兼顾、高瞻远瞩的“历史巨眼”来省思和观照,用发展的观点来考量当下的问题。我们需须清醒,当各种人口问题进入集中爆发期,一切将为时太晚。问题恰恰在于,历史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很少。针对众说纷纭的中国人口问题,有四个基本判断:其一,中国人口与其说是数量过剩问题,不如说是结构失衡问题。其二,中国人口与其说是总量过大问题,不如说增量萎缩问题。其三,中国人口与其说是老龄化压力问题,不如说是少子化亏损问题。其四,中国人口与其说是发展落后问题,不如说是政策偏差问题。中国是一个地理大国,作为一个人口数量大国是自古皆然,顺理成章。中国的人口密度并不大,全球很多国家的人口密度高于中国。从人口少子化趋势和后果看,当下中国的出生人口增加不是太多,而可能是太少。人口少子化的挑战比人口老龄化更为深刻,因为生育是人类人口发展的源泉,人口少子化带来的巨大而且深远的挑战。养老问题和生育问题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养老资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其次是政策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是生育所创造和带来的。宏观上我们看到的是少子老龄化,微观上家庭遭遇的是独子老龄化的普遍挑战。在理论上,中国需要的是“适度老龄化”战略,也就是“双子生育主导的老龄化”战略。独生子女家庭和人口占主体的社会本质上是“风险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需要提出“强细胞”理论来支撑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为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实现安全的和可持续的人口发展,中国的家庭政策要实现战略转移,即从家庭限制转向家庭发展、从计划生育转向优化生育,打造四边型结构为主、多边型和三角型结构为辅的健康家庭人口生态——不仅有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而且有兄弟姐妹的关系。控制和减少“独生子女风险家庭”,鼓励和增加“双生子女健康家庭”。优化生育是实现家庭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优化生育”不仅仅是指优生优育优教,而且是指:首先在权利的界定上,是个人、夫妇和家庭自由自主自觉的生育,也是对家庭、对孩子、对社会能够负起责任的生育;其次在决策的优化上,是适度的生育,是适量、适时、适龄的生育;再次在效用的预期上,是指低风险的生育、高品质的生育和有保障的生育,生育对家庭的核心价值是天伦之乐、传宗接代和养老送终,生育对国家的核心价值是能提供一代更比一代优、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新增人口,传承文明,创新文化,繁荣民族,以至永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重建中国的“大国人口观”已时不我待。简单说,就是要从增量而不是总量、从结构而不是数量、从长远而不是短期、从反思而不是自满来看待中国人口问题。适度的人口增长完全需要。过犹不及,古有明训;不察时弊,需失未来。超低生育率陷阱理论提出了严重预警。本文的主张是:鼓励生育,持续发展;优化人口,强我中华。在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上,及时修正、完善人口生育政策和社会公共政策体系,努力修复人口结构,降低人口风险,健全人口功能,实现长治久安,早已迫在眉睫。

给定资料:  人口政策关乎党和人民的发展大局,需要适时、因时进行调整。伴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尤其是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形势正在发生着巨变。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群众生育意愿普遍下降,男女性别比失衡,现代计划生育观念生成以及低生育率的长期稳定。  与都市生育观念“深刻变革”相一致的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生育观念也正在静悄悄地转变。  一方面,诸如“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多子未必多福”等观念日渐流行于乡野;另一方面,不少农村家庭,即使符合生育二孩政策,也自愿放弃生育,个别地方甚至还出现了“生两个儿子哭一场”的现象。  总的来看,当前大部分群众在生育行为上早已开始“自我计划”,并普遍正在经历从“要我计划”到“我要计划”的生育观念与文化转型。  因此,为确保“全面二孩”政策的有效实施,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或许应该成为各级政府下一步行动的焦点。  当务之急,是加快制定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的时间表。目前,“全面二孩”政策路线图已定,这对以往不符合生育条件的家庭而言是最大利好。接下来,各地应紧紧围绕“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落地落细制定好时间表,积极关注高龄妇女的诉求,做好有意愿生育妇女的政策宣传、心理辅导和技术咨询等工作,让那些有生育意愿的高龄妇女顺利地把二孩生下来,尽可能地为更多符合条件的家庭尝到“全面二孩”政策的甜头创造条件。  加大工作力度,立足失独家庭的物质与心理需求,对失独家庭给予更多关爱,切实解决失独家庭的后顾之忧。继续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曾经积极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父母,兑现相关待遇,在就业、就医、养老和救济救助等方面给予独生子女家庭以优待。应该努力搞好生育二孩的公共服务供给。及时启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修改、宣传和解释工作,有效化解“全面二孩”政策的法律困境与难题。  全面总结“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好做法与好经验,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家庭想生不敢生以及犹豫要不要生等问题。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引入社会力量,着力加强生殖健康、妇幼保健、妇女就业、生育保险、托儿托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切实让符合条件的家庭想生、敢生、能生,确保“全面二孩”生得下、生得好、养得起。  “给定资料”提到“人口政策关乎党和人民的发展大局,需要适时、因时进行调整”,请围绕对这句话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见解明确、深刻;(2)思路明晰,语言流畅;(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4)总字数800—1000字1。

在搞好技术服务的同时,通过建立融()、()、()、()、()“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政策引导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在社会上()、经济上()、生活上()”。

下面关于社会抚养费征收对象的说法中不对的是()A、非婚生育的男女双方B、早婚生育的男女双方C、符合生育二孩条件,但未领取《生育证》的生育行为的夫妻D、不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生育二孩的夫妻

某地2003年出生2809个孩子。其中,婴儿母亲符合晚育年龄生第一孩的有2197人,不符合晚育年龄但符合生育政策生的第一孩有130人,早育的一孩有4人,符合政策生育的二孩有309人,不符合政策生育的二孩有84人,计划外多孩有85人。请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该地2003年计划生育率为()A、86.35%B、82.84%C、96.86%D、93.84%

妇女的生育决策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和生育政策的共同影响。生育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对妇女生育二胎的计划有着显著影响,生育政策已经不是生育决策的唯一决定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地位以及个人发展将会对人们的生育决策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生育政策已无法决定妇女的生育意愿B、当下妇女的生育决策并非完全取决于生育政策C、生育的经济成本是决定妇女生育意愿的关键D、妇女的地位与个人发展决定了妇女的生育决策

某地2003年出生2809个孩子。其中,婴儿母亲符合晚育年龄生第一孩的有2197人,不符合晚育年龄但符合生育政策生的第一孩有130人,早育的一孩有4人,符合政策生育的二孩有309人,不符合政策生育的二孩有84人,计划外多孩有85人。请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该地2003年晚育率为()A、78.21%B、94.25%C、94.41%D、85.36%

现代微观家庭生育理论认为,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受下列因素影响()A、科学技术水平B、养育孩子的成本C、母亲接受教育的程度D、家庭的收入水平E、社会人口结构

传统社会中的家庭功能主要表现在( )。A、生育B、养育C、发展D、娱乐E、生产

有女无儿户家庭中,男到女家落户,生育一个孩子后,能否再安排生育第二个孩子?()A、不可以安排生育第二个孩子;B、可以安排生育第二个孩子。

关于不同阶层的生育率不同,可以解释如下()A、仅仅因为农村地区更喜欢孩子,因此生育率高B、仅仅因为发达地区居民养育孩子成本高,因此生育率低C、富人养育孩子的时间机会成本高,因此一定生育率小D、尽管富人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高,但是其收入高,买得起“孩子的养育”,因此生育率可能还是很高

多选题传统社会中的家庭功能主要表现在( )。A生育B养育C发展D娱乐E生产

单选题老百姓自身生育意愿下降,是“单独二孩”政策遇冷的主要因素。由于现实环境的制约,社会竞争激烈,育儿成本的提高,不管是出于自己职业发展,还是养育孩子的成本,都让很多中国年轻人不敢去生育。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目前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低至1.2左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更低至1以下,远远低于2.1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该段文字是针对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A中国年轻人自身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B现实环境对“单独二孩”正常的影响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生育率偏低的原因D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

多选题现代微观家庭生育理论认为,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受下列因素影响()A科学技术水平B养育孩子的成本C母亲接受教育的程度D家庭的收入水平E社会人口结构

问答题“全面二孩”实施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为什么身边那么多家庭都不愿生二孩?对于生二孩大家最顾虑的是什么?全国哪个省份生二孩的热情最高?……不过,人们对于二孩的生育意愿没有那么高也确实存在。原新坦言:“现实当中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关注到的,也就是说所有促进人们少生孩子的这些内生性的经济社会因素,在中国越来越具备,而且越来越稳定。” 有趣的是,二孩出生数量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要说哪个省份的人最喜欢生二孩,排名靠前的有广东、山东和河南。2015年,有关部门针对1%的人口进行了一个抽样调查。从各个省份生育孩子的结构来看,山东是最特殊——山东的一孩所占的生育比例是43.8%,二孩所占的生育比例达到52.2%,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二孩生育比例超过50%的省。三孩及三孩以上的生育还占了3.7%,这两者加起来大概是56%以上了,所以全国二孩以上比例生育最高的就是山东。二孩问题,当前全面开放了二孩政策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但不少群众的生育意愿却很低,你怎么看?

单选题下面关于社会抚养费征收对象的说法中不对的是()A非婚生育的男女双方B早婚生育的男女双方C符合生育二孩条件,但未领取《生育证》的生育行为的夫妻D不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生育二孩的夫妻

多选题传统社会中的家庭功能主要表现在生育、养育和生产等方面。社会转型、经济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可使家庭的一些()功能向社会转移。A生产功能B教育功能C情感功能D养育幼儿E赡养老人

单选题某地2003年出生2809个孩子。其中,婴儿母亲符合晚育年龄生第一孩的有2197人,不符合晚育年龄但符合生育政策生的第一孩有130人,早育的一孩有4人,符合政策生育的二孩有309人,不符合政策生育的二孩有84人,计划外多孩有85人。请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该地2003年晚育率为()A78.21%B94.25%C94.41%D85.36%

单选题某地2003年出生2809个孩子。其中,婴儿母亲符合晚育年龄生第一孩的有2197人,不符合晚育年龄但符合生育政策生的第一孩有130人,早育的一孩有4人,符合政策生育的二孩有309人,不符合政策生育的二孩有84人,计划外多孩有85人。请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该地2003年多孩率为()A3.03%B3.87%C3.65%D3.70%

单选题有女无儿户家庭中,男到女家落户,生育一个孩子后,能否再安排生育第二个孩子?()A不可以安排生育第二个孩子;B可以安排生育第二个孩子。

单选题某地2003年出生2809个孩子。其中,婴儿母亲符合晚育年龄生第一孩的有2197人,不符合晚育年龄但符合生育政策生的第一孩有130人,早育的一孩有4人,符合政策生育的二孩有309人,不符合政策生育的二孩有84人,计划外多孩有85人。请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该地2003年二孩率为()A11.00%B13.99%C17.89%D16.85%

单选题某地2003年出生2809个孩子。其中,婴儿母亲符合晚育年龄生第一孩的有2197人,不符合晚育年龄但符合生育政策生的第一孩有130人,早育的一孩有4人,符合政策生育的二孩有309人,不符合政策生育的二孩有84人,计划外多孩有85人。请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该地2003年计划生育率为()A86.35%B82.84%C96.86%D9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