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筑高度10m以上的土基时,应设置观测点用于观测( )A.土基密实度B.土基平些度C.土基沉降量D.土基含水量

在填筑高度10m以上的土基时,应设置观测点用于观测( )

A.土基密实度
B.土基平些度
C.土基沉降量
D.土基含水量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填筑软土路堤,均应在路堤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路基面和地面沉降观测点,其间距不宜大于();在软土路堤地基加固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沉降量。观测方法可采用()等;观测频次按设计要求和实际变形情况确定。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设置临时变形观测点,且应及时将施工期变形观测点引至永久观测点上进行观测,对观测资料应进行分析,发现异常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金属储罐充水试验中应进行基础沉降观测, 在罐壁下部圆周每隔() 左右, 设一个观测点。A. 10mm B. 100mmC. 1m D. 10m

填筑高度(  )m以上时就属高填方,除了满足土基密实度要求以外,还应满足设计沉降要求。A.40B.30C.20D.10

填筑高度( )m以上时就属高填方,除了满足土基密实度要求以外,还应满足设计沉降要求。A. 40B. 30C. 20D. 10

水工建筑物施工,在施工前及施工中应按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 ),并应定期观测。A.永久观测点 B.水位观测点 C.沉降观测点 D.位移观测点 E.地下水观测点

水工建筑物施工,在施工前及施工中应按要求测设一定数量的( ),并应定期检测。A.永久观测点 B.水位观测点 C.沉降观测点D.位移观测点 E.地下水观测点

填土路基的基本要求有( )。 A.分段填筑、分层碾压B.不同性质的填料,不得混填C.透水性差的土上铺设透水性好的土,设置横坡D.不同高度的土基填筑时,可从任意高度开始填筑E.土方填筑无需搭接

煤矿应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对各观测点应统一编号,并设置固定观测标志,测定坐标和标高。观测点标高每()复测一次,如有变动,应随时补测。A、年B、月C、季D、5年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采用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时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cm,采用砂类土时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cm。

对平原区松散地层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宜布设观测线,观测点的布设要求为()。A、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B、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C、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D、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

当采用不同性质的土填筑路基时,正确的填筑方式应满足()要求。A、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土应填筑在路基上层B、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土应填筑在路基下层C、强度较小的土应填筑在路基下层D、强度较小的土应填筑在路基上层

关于不同土质混合填筑路堤,错误的做法是()。A、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双向横坡B、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C、如用于填筑上层时,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土D、凡不因潮湿或冻融影响而变更体积的优良土应填筑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

某高层房屋建筑总高度128.500m,施工单位按照承包合同的约定,在竣工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的前三年对房屋进行变形观测。测量技术人员根据房屋及周围环境、工程地质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选埋了观测点,编制了变形观测方案。房屋变形观测的任务是周期性地对设置的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观测点位置的变化量。

在软土路堤地基加固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沉降量。在进行填筑时,边桩水平位移量每天不得大于,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不得大于(),当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应减缓填筑速率或停止填筑。

按方向线水平角法布设的倾斜观测点,应设置好()。A、测距B、长度C、高度D、定向点

过渡段填筑高度H小于基床厚度时,基底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高度H大于基床厚度时,基底压实质量应达到地基系数K30≥()MPa/m的要求。A、50B、60C、100

下述公路抗震措施中()不正确。()A、基本烈度为8度,路堤高度为10m的一级公路路堤由卵石土填筑时,应放缓边坡坡度B、基本烈度为8度,路堤边坡高度为10m的高速公路路堤由一般黏性土填筑时边坡坡度可不考虑抗震要求C、基本烈度为8度时,高速公路干砌片石挡土墙高度不宜超过3mD、岩体严重风化地段,当基本烈度为9度时,路基挖方不宜采用大爆破施工

某建筑水平位移观测采用视准线法中的小角法,测得观测点偏离视准线的偏角为20″,测站点到观测点的距离D=10m,则该观测点的偏离值d(mm)是接近下列()项。()A、8.7B、9.2C、9.7D、10.4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布置时,框架结构应在()上设置沉降观测点。A、柱基B、桩基C、横梁D、底层地板

水稻田或长年积水地带,用细粒土填筑路堤高度在()以上,其它地段填土或填石路堤高度在()以上时,按高填方路堤施工。

填空题在软土路堤地基加固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沉降量。在进行填筑时,边桩水平位移量每天不得大于,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不得大于(),当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应减缓填筑速率或停止填筑。

单选题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在建筑物转角处设置,高度宜为()处。A+0.050mB+1.000mC+0.500mD-0.500m

多选题当采用不同性质的土填筑路基时,正确的填筑方式应满足()要求。A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土应填筑在路基上层B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土应填筑在路基下层C强度较小的土应填筑在路基下层D强度较小的土应填筑在路基上层

单选题对平原区松散地层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宜布设观测线,观测点的布设要求为()。A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B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C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D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

单选题下述公路抗震措施中()不正确。()A基本烈度为8度,路堤高度为10m的一级公路路堤由卵石土填筑时,应放缓边坡坡度B基本烈度为8度,路堤边坡高度为10m的高速公路路堤由一般黏性土填筑时边坡坡度可不考虑抗震要求C基本烈度为8度时,高速公路干砌片石挡土墙高度不宜超过3mD岩体严重风化地段,当基本烈度为9度时,路基挖方不宜采用大爆破施工

填空题填筑软土路堤,均应在路堤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路基面和地面沉降观测点,其间距不宜大于();在软土路堤地基加固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沉降量。观测方法可采用()等;观测频次按设计要求和实际变形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