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0 岁。右髋部疼痛 20 余年,近 2 年加重。步行 200 米即出现明显髋痛,不能盘腿,髋关节内外旋均受限。X 线检查示右髋骨关节间隙消失,关节边缘骨质增生,股骨头变扁,头臼失去正常对合关系。首先的治疗方法是:A.关节镜清理术B.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C.股骨近端截骨术D.口服非甾体抗炎药E.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女,60 岁。右髋部疼痛 20 余年,近 2 年加重。步行 200 米即出现明显髋痛,不
能盘腿,髋关节内外旋均受限。X 线检查示右髋骨关节间隙消失,关节边缘骨质增生,股骨
头变扁,头臼失去正常对合关系。首先的治疗方法是:

A.关节镜清理术
B.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C.股骨近端截骨术
D.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E.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女,67岁,右腿痛10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间断隐痛,持续约数分钟,活动后明显,休息时可缓解。近2个月患者自觉疼痛加重,伴夜间痛,影响走路与睡眠。查体:右髋部被动屈曲,腹股沟区压痛,无皮肤发红、发热、肿胀。CT示右侧髋臼见不规则形溶骨性骨质破坏,呈膨胀性,局部骨皮质中断、不连续,其内可见线条状、斑点状及片状高密度影,破坏区边缘局部骨质硬化,周围未见骨膜反应,右侧闭孔内肌明显肿胀,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影,右髋关节骨质破坏不完整。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及CT检查,该患者所得疾病最有可能是A、髋臼转移瘤B、髋臼骨巨细胞瘤C、髋臼软骨肉瘤D、髋臼软骨瘤E、髋臼骨肉瘤F、髋臼骨母细胞瘤该疾病与转移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的是A、好发部位B、骨质破坏程度C、周围有无软组织肿块D、有无原发灶E、骨质破坏区域有无钙化F、边界清晰与否

男性,60岁。腰腿疼痛6年,近3月来加重,步行约150米,即出现双下肢酸麻无力,蹲坐休息几分钟后即缓解,再继续行走150米,又出现上述症状,骑自行车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X线片示:腰椎骨质增生明显。该患者确诊应行的检查方法是()A、超声B、脑脊液穿刺C、腰椎CTD、核素扫描E、椎间盘造影

患者女,66岁,主因右髋部疼痛2个月,活动及夜间加重。必须要考虑的诊断是(提示既往甲状腺癌病史4年。查体:右髋活动受限,右下肢纵向叩击痛阳性。)()A、骨质疏松B、骨巨细胞瘤C、骨肉瘤D、外伤骨折E、病理骨折

男,60岁。下楼时不慎摔伤右髋部,查体右下肢短缩。外旋50°畸形,右髋肿胀不明显,但有叩痛。若患者考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时,髋臼前倾角应为()A、10°~15°B、大于60°C、小于40°D、40°~60°E、40°~50°

单选题患者女,67岁,右腿痛10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间断隐痛,持续约数分钟,活动后明显,休息时可缓解。近2个月患者自觉疼痛加重,伴夜间痛,影响走路与睡眠。查体:右髋部被动屈曲,腹股沟区压痛,无皮肤发红、发热、肿胀。CT示右侧髋臼见不规则形溶骨性骨质破坏,呈膨胀性,局部骨皮质中断、不连续,其内可见线条状、斑点状及片状高密度影,破坏区边缘局部骨质硬化,周围未见骨膜反应,右侧闭孔内肌明显肿胀,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影,右髋关节骨质破坏不完整。根据以上临床表现及CT检查,该患者所得疾病最有可能是()。A髋臼转移瘤B髋臼骨巨细胞瘤C髋臼软骨肉瘤D髋臼软骨瘤E髋臼骨肉瘤F髋臼骨母细胞瘤

单选题男,60岁,腰腿疼痛6年,近3月来加重,步行约150米,即出现双下肢酸麻无力,蹲坐休息几分钟后即缓解,再继续行走150米,又出现上述症状。骑自行车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X线片示:腰椎骨质增生明显。该患者确诊应行下列哪项检查方法?()A核素扫描B超声C腰椎CTD脑脊液穿刺E椎间盘造影

单选题女,70岁,下台阶时摔伤髋部。查体:右下肢短缩3cm,足外旋45°,髋部叩压痛明显,旋转痛阳性髋部无明显肿胀,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髋骨折B右股骨干骨折C右髋脱位D右股骨颈骨折E右粗隆间骨折

多选题患者女,67岁,右腿痛10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间断隐痛,持续约数分钟,活动后明显,休息时可缓解。近2个月患者自觉疼痛加重,伴夜间痛,影响走路与睡眠。查体:右髋部被动屈曲,腹股沟区压痛,无皮肤发红、发热、肿胀。CT示右侧髋臼见不规则形溶骨性骨质破坏,呈膨胀性,局部骨皮质中断、不连续,其内可见线条状、斑点状及片状高密度影,破坏区边缘局部骨质硬化,周围未见骨膜反应,右侧闭孔内肌明显肿胀,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影,右髋关节骨质破坏不完整。该疾病与转移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的是()。A好发部位B骨质破坏程度C周围有无软组织肿块D有无原发灶E骨质破坏区域有无钙化F边界清晰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