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测压间隔时间可选择15分钟、20分钟或()分钟。血压读数应达到应测次数的80%以上,最好每个小时有至少1个血压读数A.25B.30C.35D.40

动态血压监测,测压间隔时间可选择15分钟、20分钟或()分钟。血压读数应达到应测次数的80%以上,最好每个小时有至少1个血压读数

A.25
B.30
C.35
D.40

参考解析

解析:动态血压监测,测压间隔时间可选择15分钟、20分钟或30分钟。通常夜间测压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至30分钟。血压读数应达到应测次数的80%以上,最好每个小时有至少1个血压读数。

相关考题: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O1mm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 到0.1mm

目前主要有诊室测压、家庭血压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3种方法。其中,( )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A.动态血压监测B.诊室测压C.静态血压监测D.家庭血压监测

以下几个选项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动态血压监测的常用指标,24小时诊断标准≥130/80mmHg。B.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天平均值-夜间平均值)/白天平均值。C.动态血压监测的常用指标,夜间诊断标准≥120/80mmHg。D.动态血压监测,测压间隔时间可选择10分钟、20分钟或30分钟。E.收缩压与舒张压不一致时,以舒张压为准。

动态血压监测,测压间隔时间可选择15分钟、20分钟或( )分钟。血压读数应达到应测次数的80%以上,最好每个小时有至少1个血压读数。A. 25B. 30C. 35D. 40

动态血压监测,测压间隔时间可选择的时间段有()。通常夜间测压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至30分钟。A.10分钟B.15分钟C.20分钟D.25分钟E.30分钟

以下几个选项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动态血压监测的常用指标,24小时诊断标准≥130/80MMHG。 B.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天平均值-夜间平均值)/白天平均值。C.动态血压监测的常用指标,夜间诊断标准≥120/80MMHG。 D.动态血压监测,测压间隔时间可选择10分钟、20分钟或30分钟。 E. 收压缩和舒张压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收缩压舒张压都要测量。

以下几个选顼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 动态血压监测的常用指标,24小时诊断标准≥130/80mmHg。B. 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天平均值-夜间平均值)/白天平均值C. 动态血压监测的常用指标,夜间诊断标准≥120/80mmHgoD. 动态血压监测,测压间隔时间可选择10分钟、20分钟或30分钟。E. 收缩压与舒张压不一致时,以舒张压为准。

血压监测主要有( )种方法。其中,诊室测压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A. 动态血压监测B. 诊室测压C. 静态血压监测D. 家庭血压监测

血压测量的读数应该( )A. 血压至少测量3次B. 应间隔2分钟重复测量C. 血压至少测量2次D. 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E. 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目前高血压的诊断方法不包括( )A. 诊室测压B. 集体测压C. 家庭血压监测D. 动态血压监测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 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 到 0. Olmm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 度应达到0. 1mm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 0. 1mm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 到 0. 1mm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 )。A.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 01mmB.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 1mmC.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 1mmD.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池内水位注至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水位观测的正确做法是()。A、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01mmB、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C、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48h。水位测针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D、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在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经常超过(  ),应采取降温措施。A.25℃B.30℃C.35℃D.40℃

高血压病人测量血压时,错误的方法是()A、最好应定时、定人、定血压计测量B、病人测压前30分钟禁止吸烟、饮咖啡,但可适量饮酒C、病人测压前排空膀胱D、病人测压前5分钟安静休息E、测压后及时记录

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是哪种测压()A、自测血压B、诊所测压C、动态血压测量D、以上都是

当采用渗压计量测监测孔的水位时,两次读数之差应不大于仪器的最小读数。

24小时动态血压读数≤()为无效监测A、90%B、80%C、70%D、60%

正确测量血压方式是()。A、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B、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立即开始以以恒定的速率缓慢放气C、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Ⅱ时相D、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E、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读取血压数值时,末位数只能为0、2、4、6、8,不能出现1、3、5、7、9,并应注意避免末位数偏好

关于动态血压的测量()A、白天时间间隔一般可设定为每15、20或30分钟一次。B、夜间可适当延长为每30或60分钟一次。C、有效的血压读数次数应该达到监测次数的80%以上。D、每个小时至少有1次血压读数。

关于高血压的检出,正确的有:()A、血压值是高血压诊断和疗效评估及考核的主要指标。B、测压前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min。袖带大小合适,紧缚上臂,袖带与心脏处同一水平。听诊以柯氏音Ⅰ音为收缩压,以柯氏音第Ⅴ音(消失音)为舒张压。C、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自测血压,血压达标且稳定,一般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或不稳定,则增加自测血压次数。D、血压读数取偶数,读数精确到2mmHg,避免数“0”偏好。两次血压测量间隔时间1~2min 。

当采用渗压计量测监测孔的水位时,两次读数之差应不大于()。

关于血压()A、以3次非同日测压为标准B、BP≥140/90mmHg为高血压C、BP90/60—50mmHg为低血压D、高血压95%以上为原发性E、测压前至少休息5分钟

单选题可评估血压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的血压测量方法为(  )。A腕式血压计测压B家庭血压监测C诊室测压D运动后测压E动态血压监测

多选题关于动态血压的测量()A白天时间间隔一般可设定为每15、20或30分钟一次。B夜间可适当延长为每30或60分钟一次。C有效的血压读数次数应该达到监测次数的80%以上。D每个小时至少有1次血压读数。

单选题容易引起白大衣高血压的是(  )。A腕式血压计测压B家庭血压监测C诊室测压D运动后测压E动态血压监测

多选题正确测量血压方式是()。A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B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立即开始以以恒定的速率缓慢放气C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Ⅱ时相D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E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读取血压数值时,末位数只能为0、2、4、6、8,不能出现1、3、5、7、9,并应注意避免末位数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