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 在北京举行。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 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 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材料二:2月17日至18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太原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长春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2012年是贯彻落 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要按照既 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争在党的十八大前如期完成既定的 改革阶段性任务,努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竞争力。问题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篇幅为100~300字)(10分)问题二:江苏省政府应该如何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精神?(篇幅为200?400字)(15分)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 在北京举行。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 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 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二:2月17日至18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太原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长春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2012年是贯彻落 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要按照既 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争在党的十八大前如期完成既定的 改革阶段性任务,努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问题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篇幅为100~300字)(10分)
问题二:江苏省政府应该如何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精神?(篇幅为200?400字)(15分)


参考解析

解析:问题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 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问题二 :
一要把凝心聚力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更加注重江苏人的精神建 设,努力为开辟“两个率先”新境界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二要把改善文化民生作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的重要职责,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三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做大做强一批 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产业集聚区,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四要把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文化苏军”。五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 本途径。

相关考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 )。 A.《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C.《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1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战略部署。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最基本目标是A.实现科学发展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发展公益性文化D.创造生产更多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A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B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C人才强国的奋斗目标D军事强国的奋斗目标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需要() ①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科学执政 ③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教育 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党的十七届()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A、六中B、五中C、四中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1年10月18日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着重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并最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说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议的必要性。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中,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材料二、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通过的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根据材料一,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为什么重视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决定》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中央要求,《决定》起草要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吸收各方面意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5月上旬,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市和部队开展调研。文件起草组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纲和《决定》初稿。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审议,提出重要修改意见。经反复修改,形成《决定》征求意见稿。这期间,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材料二:全会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_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决定》的合理性。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号召全党全国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中央政治局认为,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请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论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要求。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培育“四有”公民B、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材料回答28—29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如何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据此回答小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A、坚持为经济建设的中心服务B、坚持文化的对外开放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材料回答28—29题。从文化的力量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角度,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重要决定是()A、《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B、《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C、《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A、控制力B、影响力C、软实力

()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A、传统文化B、国学C、文化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请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说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是()。A、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B、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C、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D、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l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A、推进农村改革发展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的作用。A、引领风尚B、教育人民C、服务社会D、推动发展

多选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的作用。A引领风尚B教育人民C服务社会D推动发展

单选题党的十七届()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A六中B五中C四中

单选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A控制力B影响力C软实力

单选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  )为根本任务。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改革文化团体发展方式C创新文化艺术形式

多选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到()。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