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如图5所示,住宅建筑分为四个组团布置其中,在东北组团北侧安排了4幢老年公寓。规划提出了以下有关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1)条式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5m。(2)多层条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10m。(3)所有条式住宅之间的正面间距均按冬至日照1h的日照标准计算。(4)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为1.5m。(5)临街住宅的出入口不直接开向城市干道。(6)所有6层条式住宅和8层塔式住宅均不设电梯。【问题】试判断这些标准和要求是否正确,若认为正确的只需说明该条“正确”;认为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具体回答正确的内容。

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如图5所示,住宅建筑分为四个组团布置其中,在东北组团北侧安排了4幢老年公寓。规划提出了以下有关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
(1)条式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5m。
(2)多层条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10m。
(3)所有条式住宅之间的正面间距均按冬至日照1h的日照标准计算。
(4)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为1.5m。
(5)临街住宅的出入口不直接开向城市干道。
(6)所有6层条式住宅和8层塔式住宅均不设电梯。



【问题】
试判断这些标准和要求是否正确,若认为正确的只需说明该条“正确”;认为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具体回答正确的内容。


参考解析

解析:(1)不正确。多层条式住宅侧面间距不宜小于6m。
(2)不正确。多层条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侧面间距不宜小于13m。
(3)不完全正确。一般条式住宅根据不同建筑气候区应分别按大寒日或冬至日的日照标准计算,老年公寓的日照标准不应该低于冬至日的日照2h的标准。
(4)不正确。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
(5)正确。
(6)不完全正确。8层塔式住宅和6层老年住宅应设电梯。
答案解析:
多层、高层住宅建筑间距有具体的规定。日照标准根据所处建筑气候区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建筑按冬至日或大寒日满窗日照1小时,老年住宅按冬至日2小时。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宅前道路宽度有范围规定。住宅内电梯设置根据住宅类型和层数有规定。详细内容可以参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图中其他问题:北侧建筑退城市干道红线距离过小;小区主要车行入口不宜开向主干道;小区对外出入口设置太多,间距太小;道路结构不清晰,各等级道路设置不明确;未注意人车分行;地面停车不足;中心绿地面积太大,且被主要道路分隔成两部分,不利于使用;右下角组团缺少组团绿地。

相关考题:

图2所示为某市一个居住组团规划方案,规划用地9万平方米,规划住宅户数800户,人口约3 000。该地块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为现状行政办公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宅建筑均为5层,层高2. 8 m, 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1. 4。该规划方案布置出人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程和环卫设施配套。评析该方案,具体指出方案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hm2,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所示。【问题】试对该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指出不妥之处。

某市在市区内拟建一个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将该小区确定为集中建设多层住宅。小区内规划公共建筑设施比较齐全,交通方便。小区南北分别为城市主次干道,西侧有110kV的高压走廊,东邻居住用地,北边尚有空地。小区总用地21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29.4万m2。示意图(如图2—16所示)中除居住组团外,尚需要布置的小区公共建筑有:小学一所、托幼两所(其中一所八个班,一所六个班)、工业企业办公楼一栋以及小区变电所。请你在小区内留有的6块空地(如图2—16所示)中选择合适地块,布置上述5项设施(用文字叙述某地块布置某项目即可)。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 60万,规划人口规模为90万。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4-1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4-2所示。规划要点如下。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两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为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以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人口 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安排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闭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规划1处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见图4),住宅建筑分为四个组团布置。其中,在东北组团北侧安排了四幢老年公寓。图4 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规划提出了以下有关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 1.条式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5 米;  2.多层条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10 米;  3.所有条式住宅之间的正面间距均按冬至日照1 小时的日照标准计算;  4.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为1.5 米;  5.临街住宅的出入口不直接开向城市干道;  6.所有6 层条式住宅和8 层塔式住宅均不设电梯。  【问题】  试判断这些标准和要求是否正确,凡认为正确的只需说明该条“正确”;认为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要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具体回答正确的内容。

某居住组团已建成入住(现状示意图如图1一18所示)。请指出该居住组团规划在环境、交通及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某居住组团已建成入住,现状示意图如图2-8-6所示。请指出该居住组团规划在环境、交通及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东北某市某小区,占地约25 hm2,安排居住人口约9000,小区北邻市区交通性主干路,西侧是城市生活性主干路及该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东侧为农村民房,南侧有一条河流 通过。小区规划采用了组团小区的结构模式,形成1个中心、3个小区,8个组团,组团向心布置。该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如图2所示。试对该方案进行评价。

图3所示为某市一个居住组团规划方案,规划用地9万m2,规划住宅户数8 00户,人口约3 0 0 0人。该地块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宅建筑均为5层,层高2. 8m,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1.4。该规划方案布置出入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程和环卫设施配套。【问题】评析该方案,具体指出方 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公顷,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1一10所示。试对该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指出不妥之处。

某居住组团已建成入住,现状示意图如图所示。【问题】请指出该居住组团规划在环境、交通及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图2-9-2所示为某市一个居住组团规划方案,规划用地9万m2,规划住宅户数800户,人口约3 000人。该地块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宅建筑均为5层,层高2. 8 m,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1. 4。该规划方案布置出入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程和环卫设施配套。评析该方案,具体指出方案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 hm2,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1所示。试对该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指出不妥之处。

图1一13为某市一个居住组团规划方案,规划用地9万m2,规划住宅户数800户,人口约3000人。该地块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宅建筑均为5层,层高2.8m,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1.4。该规划方案布置了12幢住宅楼及物业管理和商业建筑;结合组团出入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程和环卫设施配套。评析该方案,具体指出方案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2.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如示意图2-20所示),住宅建筑分为四个组团布置其中,在东北组团北侧安排了四幢老年公寓。规划提出了以下有关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1)条式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5m。(2)多层条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10m。(3)所有条式住宅之间的正面间距均按冬至日照1小时的日照标准计算。(4)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为1.5m。(5)临街住宅的出入口不直接开向城市干道。(6)所有6层条式住宅和8层塔式住宅均不设电梯。试判断这些标准和要求是否正确?若认为正确的只需说明该条"正确",认为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具体回答正确的内容。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1一5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1一6所示。规划要点: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二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即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保留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入口 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为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规划1处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某市在市区内拟建一个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将该小区确定为集中建设多层住宅。小区内规划公共建筑设施比较齐全,交通方便。小区南北分别为城市主次干道,西侧有110 kV的高压走廊,东邻居住用地,北边尚有空地。小区总用地21hm2,规划总建筑面积29. 4万平方米。 示意图(如图1所示)中除居住组团外,尚需要布置的小区公共建筑有:小学1所、托儿所2所 (其中一所8个班,一所6个班)、工业企业办公楼1栋以及小区变电所。请在小区内留有的6块空地中选择合适地块,布置上述5项设施(用文字叙述某地块布置某项目即可)。

某居住组团已建成入住,现状示意图如图3所示。请指出该居住组团规划在环境、交通及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 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2-8-2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2-8-3所示。规划要点如下。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两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为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以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人口 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安排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规划1处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 ha,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2-9-5所示。试对该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指出不妥之处。

我国东北某市某小区,占地约25公顷,安排居住人口约9000人,小区北邻市区交通性主干路,西侧是城市生活性主干路及该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东侧为农村民房,南侧有一条河流通过。小区规划采用了组团小区的结构模式,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小区、八个组团、组团向心布置。某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如图2—22所示。试对该方案进行评价。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1-1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1-2所示。规划要点如下:(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两个核心为A、E组,三副为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以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入口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安排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问题】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北京恩济里小区住宅群体空间的规划结构方式是( )。A.成街、成坊的布置B.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两级结构C.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三级结构D.混合结构

在居住区、居住小区和住宅组团的规划设计中,下列哪条与用地经济没有密切关系?( )A.住宅层数B.住宅进深C.住宅长度D.平面系数(K)

住宅小区可以分为()三种规模。A、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B、居住区、居住小区和生活单元C、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和生活单元D、居住区、居住组团和生活单元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一般以()分级布置。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

单选题住宅小区可以分为()三种规模。A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B居住区、居住小区和生活单元C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和生活单元D居住区、居住组团和生活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