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与理论表观密度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理论值的()时,可将试配配合比确定为砂浆设计配合比;当超过()时,应将试配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后,确定为砂浆设计配合比。

当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与理论表观密度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理论值的()时,可将试配配合比确定为砂浆设计配合比;当超过()时,应将试配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后,确定为砂浆设计配合比。


相关考题:

最优含水量是指在某一击实次数下,()时的含水量。 A、干表观密度达到最大值B、干表观密度达到最小值C、堆积密度达到最大值D、堆积密度达到最小值

水泥的干表观密度要比密度值小很多。()

螺旋桨修理后的半径和各种螺距的偏差值应符合标准,偏差值是指()之差。 A、设计值与计算值B、实测值与计算值C、设计值与实测值D、理论值与实测值

当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 A.0.01B.0.02C.0.03D.0.04

关于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5)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结果如下表,试验结果表达错误之处是( )。A.质量称量,数据记录的精确度B.第2次试验中,计算砂的表观密度单个值的精确度与两次试验平均值的计算值C.第1次试验中,计算砂的表观密度单个值的精确度D.结论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1:1.82:3.60,W/C=0.50,混凝土的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kg/m3,则:(5)试验室配合比进行密度复核,实测表观密度为2475kg/m3,正确的做法是()。A.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不需校正B.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碎石=357:179:651:1286C.校正系数为1.03D.校正系数为0.97

关于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及设计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5)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当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的( )%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A.0.5B.1C.1.5D.2

同种材料的密度和表观密度满足(  )的数值关系。A.密度值>表观密度值B.密度值<表观密度值C.密度值=表观密度值D.二者关系不确定

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取()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

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应精确至10kg/m3。

空隙率为松散密度与表观密度之差。

简述砂浆表观密度试验步骤。

同样的试验条件,同样的试样,以下检测出的各种密度值最小的是()A、表观密度B、表干密度C、毛体积密度D、视密度E、表观相对密度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指的是()A、多边形内角观测值之和与理论值之差B、多边形内角和理论值与观测值和之差C、多边形内角观测值与理论值之差D、多边形内角理论值与观测值之差

()根据一定组成的砂浆的理论表观密度与实际表观密度的差值确定砂浆中的含气量。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密度>堆积密度>表观密度B、堆积密度>密度>表观密度C、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D、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密度

砂浆的理论表观密度值计算公式:()

材料的比强度是指()A、材料的强度值与其表观密度之比B、材料的强度值与其密度之比C、材料的表观密度与其强度值之比D、材料的密度与其强度值之比

单选题螺旋桨修理后的半径和各种螺距的偏差值应符合标准,偏差值是指()之差。A设计值与计算值B实测值与计算值C设计值与实测值D理论值与实测值

判断题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应精确至10kg/m3。A对B错

单选题同样的试验条件,同样的试样,以下检测出的各种密度值最小的是()A表观密度B表干密度C毛体积密度D视密度E表观相对密度

单选题砂的密度、松堆密度、表观密度的大小排列为()A密度松堆密度表观密度B密度表观密度松堆密度C松堆密度表观密度密度D松堆密度密度表观密度

填空题()根据一定组成的砂浆的理论表观密度与实际表观密度的差值确定砂浆中的含气量。

单选题材料的比强度是指()A材料的强度值与其表观密度之比B材料的强度值与其密度之比C材料的表观密度与其强度值之比D材料的密度与其强度值之比

判断题空隙率为松散密度与表观密度之差。A对B错

单选题最优含水量是指在某一击实次数下,()时的含水量。A干表观密度达到最大值B干表观密度达到最小值C堆积密度达到最大值D堆积密度达到最小值

单选题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密度>堆积密度>表观密度B堆积密度>密度>表观密度C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D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