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下线主要起防雷电波入侵的作用。

引下线主要起防雷电波入侵的作用。


相关考题: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了()。A.建筑物的固定防雷设施B.建筑物内的防雷系统C.引雷装置D.接地装置

防雷装置引下线的间距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A、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0mB、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C、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D、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0mE、第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5m

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或避雷器、引下线和()。A蓄电池B避雷针C接地装置D引雷器

避雷线在防雷保护中所起的作用是()A防感应雷B防高压雷电波C防直击雷

在防雷装置中,具有防雷作用的是()。A避雷针B引下线C接地装置

常用防雷装置主要包括()及避雷器,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防雷电波入侵的主要措施是()。A、进行等电位连接B、安装避雷针C、打雷时拔掉电器的电源插座D、安装避雷器

10KV及以下线路的防雷措施主要依靠避雷线。

建筑物暗装防雷引下线可直接利用柱内对角的主筋作防雷引下线。

避雷线在防雷保护中所起的作用是()。A、防感应雷B、防高压雷电波C、防直击雷D、防内部过电压

为预防雷电波入侵,第一类建筑物的()等均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Rsh≤10Ω。A、绝缘子铁脚B、金具C、避雷器D、电缆金属外皮E、钢管

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要求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A、1ΩB、5ΩC、10ΩD、30Ω

DL/T5080-1997《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技术规程》规定:独立通信站的防雷设计应有防止直击雷和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其中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不少于()根。A、1;B、2;C、3。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了()。A、建筑物的固定防雷设施B、建筑物内的防雷系统C、引雷装置D、接地装置

移动基站综合防雷保护系统中的外部防雷保护包含()A、接闪器(引雷,防直击)B、引下线(引导,减感应)C、接地体(泄放,防反击)D、空间屏蔽(防感应)E、等电位连接(防击穿)

第一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设立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Ω。

建筑物防雷设计没有按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专用防雷引下线”,且没有利用所有柱子作为防雷引下线,仅仅是利用部分柱子内的的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审查时如何定性?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的作用是将()承受的雷电流顺利的引到()。

多选题新建建筑物防雷接地平面图中,标注内容有()A接地电阻;B防雷引下线位置;C防雷引下线平均间距;D防雷引下线间距。

多选题防雷装置引下线的间距如果设计不明确时,可按规范要求确定()。A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0mB第一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C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D第二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0mE第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5m

单选题避雷线在防雷保护中所起的作用是()A防感应雷B防高压雷电波C防直击雷

单选题在防雷装置中,具有防雷作用的是()。A避雷针B引下线C接地装置

填空题常用防雷装置主要包括()及避雷器,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填空题变电所内必须装设()以限制雷电波入侵时的过电压,这是变电所防雷防护的基本措施之一。

单选题防雷电波入侵的主要措施是()。A进行等电位连接B安装避雷针C打雷时拔掉电器的电源插座D安装避雷器

多选题引下线安装工程验收时,应进行哪些检测()。A检测引下线的平均间距;B检查引下线的敷设、固定、防腐、防机械损失措施;C检查明敷引下线防接触电压、闪络电压危害的措施;D检测在引下线上附着其他电气线路的防雷电波引入措施。

填空题防雷装置的引下线的作用是将()承受的雷电流顺利的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