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单位产值的能耗是日本的10倍,水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

目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单位产值的能耗是日本的10倍,水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


相关考题:

造成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有()。 A、人口众多、资源紧缺B、单位产值能耗高、节能技术不先进C、生态意识落后、环境政策实施不力D、经济发展思路和政绩观存在偏差

坚持可持续发展,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的要求。( )

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 )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A.人口B.资源C.生态D.环境

在我国,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 )。A.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大B.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C.我国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大D.我国必须依靠可持续发展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包括( )。A.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B.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C.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D.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E.一些现行政策和法规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材料1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囯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1/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产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汐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2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何种要求?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当前,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就必须A.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B.加大环境保护力度C.建设生态文明D.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  )A.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B.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相协调C.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釆,统筹安排、综合协调D.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材料1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囯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1/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产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汐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2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较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 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 2003年我国单位资料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 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 43倍,美国的2. 1倍,印度的1. 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 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 样性减少。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何种要求?

根据《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行)》,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选取单位面积(单位产值)的( )等一项或多项指标,作为制定规划区域行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否定性指标并确定其限值。A、水耗、能耗B、污染物排放量C、经济效益D、环境风险

我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  )。A: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B: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C:资源利率就显著提高D: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E: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

下列属于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是(  )。A: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B: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C: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D: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E:引起现行政策和法规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处理好(  )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A: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B: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C: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D:经济总量平衡与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是投资建设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政策,可持续发展包含人口、资源、(  )和环境发展四个基本要素。A:土地B:人类文化C:技术D:经济社会

当今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表现在资源的利用上()A、单位产值的能耗是日本的10倍B、单位产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C、单位产值的水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D、单位产值的水耗是日本的10倍

(),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A、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B、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C、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D、人口总体素质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在我国,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A、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大B、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C、我国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大D、我国必须依靠可持续发展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有关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①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②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可耕地的总数和人均耕地有继续减少的趋势 ③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 ④目前我国人口与环境处在良性循环阶段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可持续发展包含人口、资源、( )、经济社会发展四个基本要素。A、水B、土地C、环境D、技术

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有社会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与资源发展指标和()。A、可持续发展指标B、协调发展指标C、人口发展指标D、发展能力指标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主要表现在()A、资源约束加大B、环境污染严重C、生态系统退化D、气候变化问题突出

问答题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较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料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何种要求?

问答题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较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料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问答题中国正处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错综复杂矛盾是什么?

单选题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有社会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与资源发展指标和()。A可持续发展指标B协调发展指标C人口发展指标D发展能力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