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年前后,改良主义再次取代革命派成为了中国制宪史的主线。

民国十年前后,改良主义再次取代革命派成为了中国制宪史的主线。


相关考题:

到民国时期,( )已经取代英国成为向中国输入毒品最多的国家。A.美国B.荷兰C.日本D.意大利

《红楼梦》“石印本”出现于:A、民国二十年左右B、民国初年C、光绪十年D、雍正初年

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大总统任期十年,得连任”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民国约法B.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C.中华民国宪法草案D.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北洋时期的中华民国是()相互妥协的产物。A、资本主义与革命主义B、资本主义与改良主义C、立宪主义与革命主义D、立宪主义与改良主义

《临时约法》吸收了《清帝逊位诏书》中的宪法要素,也为后来民国制宪中的宪法要素奠定了基础。

中国博物馆在陈列方面开始推出不同类型的展览在()。A、近代以来至民国成立前B、民国建立至二十年代末C、二十年代末至抗日战争爆发前

()是中国近代史第一部正式颁行的宪法。A、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1923年“贿选宪法”D、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下面哪一次的制宪建国不属于激进主义的革命建国()。A、晚清立宪B、中国民国(北洋时期)C、中华民国(国民党时期)D、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中国宪制史主要贯穿这三条路径,即改良主义的宪制建国路径、激进主义的革命建国路径以及保守主义的传统建国路径。

中国宪制史中第一轮宪制变革表现为()。A、改良主义B、激进主义C、保守主义D、极端主义

中国博物馆发展开始进入一个职业化进程在()。A、民国建立至二十年代末B、二十年代末至抗战爆发前C、抗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之前

到民国时期,()已经取代英国成为向中国输入毒品最多的国家。A、美国B、朝鲜C、日本D、法国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1911年10月1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成立,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用黄帝纪元,宣统三年改为黄帝纪元4609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后,改用公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旦”,同时以民国国号开始纪年。革命派黄帝纪年的使用最能说明()A、公元纪年不适用于中国B、辛亥革命不彻底C、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D、为了唤起民众对革命的支持

辛亥革命后,中国“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由此我们可以推论,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国内政治的焦点是()A、革命与维新的斗争B、改良主义与封建守旧的斗争C、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的斗争D、维护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

南京政府的制宪内容()A、《训政纲领》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草案》D、《中华民国宪法》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革命派创立中华民国,在政体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A、日本B、英国C、俄国D、美国

判断题民国十年前后,改良主义再次取代革命派成为了中国制宪史的主线。A对B错

多选题在保守的改良主义的意义上,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三个形态的立宪派分别是()。A中华民国构建时期的立宪派B国民党中国时期的立宪派C清末戊戌变法中康梁等立宪派D共同纲领时期的立宪派

单选题下面哪一次的制宪建国不属于激进主义的革命建国()。A晚清立宪B中国民国(北洋时期)C中华民国(国民党时期)D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单选题中国宪制史中第一轮宪制变革表现为()。A改良主义B激进主义C保守主义D极端主义

多选题南京政府的制宪内容()A《训政纲领》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草案》D《中华民国宪法》

单选题中国博物馆在陈列方面开始推出不同类型的展览在()。A近代以来至民国成立前B民国建立至二十年代末C二十年代末至抗日战争爆发前

单选题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这表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A革命与维新的斗争B改良主义与封建守旧的斗争C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的斗争D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

单选题到民国时期,()已经取代英国成为向中国输入毒品最多的国家。A美国B朝鲜C日本D法国

单选题北洋时期的中华民国是()相互妥协的产物。A资本主义与革命主义B资本主义与改良主义C立宪主义与革命主义D立宪主义与改良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