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中每个洞口应测设不少于()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相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和()个高程控制点。A、2,3B、3,3C、3,2

铁路隧道中每个洞口应测设不少于()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相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和()个高程控制点。

  • A、2,3
  • B、3,3
  • C、3,2

相关考题:

每个隧道洞口应设立中线桩点,其后视点要设()①、1个以上;②、两个以上;③、三个以上;④、无具体规定;

25-铁路隧道施工监测方案中,必测项目包括( )。A.洞口段地表下沉量测B.洞内外观察C.隧道底部隆起D.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E.拱顶下沉

铁路隧道施工监测方案中,必测项目包括( )。A.洞口段地表下沉量测 B.洞内外观察 C.隧道底部隆起 D.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 E.拱顶下沉

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每个洞口应设不少于( )平面控制点,( )个高称控制点。A.3,1B.3,2C.3,3D.4,2

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每个洞口应设不少于( )平面控制点,( )个高称控制点。A:3,1B:3,2C:3,3D:4,2

下列关于隧道控制测量说法错误的是()A: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可以使用GPS定位B:洞外高程控制测量通常使用水准测量C:每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两个水准点,最好是一站可以观测这两点的高差D: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可以使用GPS定位

隧道施工测量的洞外控制测量中,每个洞口应布设不少于( )个平面控制点。A 2 B 4 C 1 D 3

隧道施工测量的洞外控制测量中,每个洞口应布设不少于()个平面控制点。A、2B、4C、1D、3

隧道地面平面控制网布设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布网,都必须采取有利于提高隧道横向贯通精度的()和措施。每个洞口均应布点,且在进、出口洞口,应有不少于()个导线点。对于曲线隧道,应在两端切线上各布设()个点,以便精确计算曲线的转向角和放样数据。

隧道控制测量时,每个洞口应测设不少于()个平面控制点和()个高程控制点。A、3;2B、4;3C、3;3

隧道施工测量洞外控制测量中,每个洞口应布设不少于()个平面控制点。A、2B、3C、4D、1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时,每个洞口应布设不少于()个平面控制点.A、一B、二C、三D、四

隧道洞口控制网布设时,每个洞口平面控制点不应少于2个。

隧道测量中为控制洞内导线测量在洞口附近设置的平面控制点的工作被称为()。A、洞口投点B、洞外控制测量C、洞内控制测量D、竖井联系测量

每个隧道洞口应设立中线桩点,其后视点要设()A、1个以上;B、两个以上;C、三个以上;D、无具体规定。

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投点应纳入( )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测量等级的要求。A、导线点B、控制网C、精度误差范围D、视线范围

隧道施工每个洞口应测设不少于()平面控制点。A、2个B、3个C、4个D、5个

隧道测量放线中,在布设水准点时,每个洞口附近埋设的水准点不少于()。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当隧道两洞口高程均位于地下水分水岭线以下时,应自分水岭点向洞口设()A、人字坡B、上行单坡C、下行单坡D、以上均可

单选题隧道测量中为控制洞内导线测量在洞口附近设置的平面控制点的工作被称为()。A洞口投点B洞外控制测量C洞内控制测量D竖井联系测量

单选题隧道施工每个洞口应测设不少于()平面控制点。A2个B3个C4个D5个

单选题隧道监控量测以()为施工监测必测项目。A洞内外观察、水平相净空变化值及拱顶下沉量测B水平相净空变化值、拱顶下沉量测及洞口段地表下沉量测C洞内外观察、水平相净空变化值及洞口段地表下沉量测D洞内外观察、水平相净空变化值、拱顶下沉量测及洞口段地表下沉量测

填空题隧道地面平面控制网布设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布网,都必须采取有利于提高隧道横向贯通精度的()和措施。每个洞口均应布点,且在进、出口洞口,应有不少于()个导线点。对于曲线隧道,应在两端切线上各布设()个点,以便精确计算曲线的转向角和放样数据。

多选题铁路隧道施工监测方案中,必测项目包括( )。A洞口段地表下沉量测B洞内外观察C隧道底部隆起D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E拱顶下沉

单选题隧道测量放线中,在布设水准点时,每个洞口附近埋设的水准点不少于()。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单选题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投点应纳入( )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测量等级的要求。A导线点B控制网C精度误差范围D视线范围

单选题隧道施工测量的洞外控制测量中,每个洞口应布设不少于()个平面控制点。A2B4C1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