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20余年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以夜间和晨起为甚,咳白色泡沫痰,在药店买感冒药(具体药物不详)口服后,症状缓解但反复发作。入院前1天,受凉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加重,咳黄色粘稠痰液;伴乏力、发热,无恶心、呕吐,无畏寒、高热,无胸痛、胸闷等特殊不适。患者主诉为A.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伴乏力、发热1天B.反复咳嗽咳痰20年C.反复咳嗽咳痰,最近加重伴乏力、发热D.20余年前受凉后咳嗽咳痰,1天前复发并加重

1、患者20余年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以夜间和晨起为甚,咳白色泡沫痰,在药店买感冒药(具体药物不详)口服后,症状缓解但反复发作。入院前1天,受凉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加重,咳黄色粘稠痰液;伴乏力、发热,无恶心、呕吐,无畏寒、高热,无胸痛、胸闷等特殊不适。患者主诉为

A.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伴乏力、发热1天

B.反复咳嗽咳痰20年

C.反复咳嗽咳痰,最近加重伴乏力、发热

D.20余年前受凉后咳嗽咳痰,1天前复发并加重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反复咳嗽咳痰 20 余 年,加重伴乏力、发热 1 天

相关考题:

病例摘要:李某,女,36岁,已婚,职员。患者20余年前即有反复发作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发作时曾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可缓解,但未坚持治疗。2年前经相关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给予舒利迭、顺尔宁等药物治疗,病情尚稳定。1周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喘息、气促,喉中痰鸣,不能平卧等症状,经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现患者仍有咳嗽,喘息气促,喉间痰鸣,咯黄色黏痰,口渴喜饮,身有汗出,大便偏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喘证相鉴别。

病例摘要:刘某,男,68岁,已婚,工人。患者加余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气喘、胸憋等症状,常于冬季发作,症状日渐加重,发作时咳嗽喘憋明显,伴胸闷、咯吐黏痰。2周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气喘,经治疗后咳嗽、咯痰缓解,但仍感喘息气促,遂前来中医治疗。目前症见:喘息气促,呼多吸少,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动则喘甚而汗出。舌淡暗,苔白,脉沉弱。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胀相鉴别。

患者,男,两天前受凉后出现下述症状, 请问下面哪个症状与感冒不符:A: 咳嗽B: 咳黄痰C: 发热D: 肌肉痛E: 头痛

肺脓肿常见临床症状为() A. 咳嗽、咳痰、咯血B. 咳嗽、咳脓臭痰、发热C. 咳嗽、咳铁锈色痰、发热D. 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粘痰、发热E. 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喘息、气促10年,加重3日”来诊。患者10年前因受凉出现气促、喘息,偶有咳嗽,咳多量白色泡沫痰,痰较易咳出。在院外给予抗炎、平喘(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等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气促、喘息时有发作,多于受凉后出现,发作频率逐年增加,发作时表现无明显变化,每次发作时给予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等治疗后,症状均可缓解。3日前因受凉,气促、喘息再次出现,休息状态下发生,走平路100米左右后加重,无发汗,偶有咳嗽,每次2~3声,咳白色泡沫痰,量多,易咳出。无发热、寒战,无胸痛、胸闷,无潮热、盗汗,无咯血及痰中带血等症状。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较差,尿、粪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门诊以“支气管哮喘”收治。查体:体温36.1℃,脉搏9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动体位,面色正常,表情正常,意识清,语言清晰,查体合作。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7.51×10/L,血小板129×10/L,血红蛋白114g/L,中性粒细胞0.66,淋巴细胞0.31,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诊断:支气管哮喘。主要治疗方法为A、抗炎B、平喘C、止咳D、对症治疗E、抗菌F、氧疗常用平喘药不包括A、头孢他啶B、茶碱类C、抗胆碱药D、肥大细胞膜稳定药和糖皮质激素E、β受体激动药F、氟康唑若给予糖皮质激素平喘,根据时辰药理学,最佳给药时间为A、早晨B、中午C、晚上D、睡前E、饭后F、饭前

患者,男性,80岁。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年。一周前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痰白质黏,伴有呼吸困难、胸闷、乏力,夜间为甚;活动后出现气促、心悸。病人经上述治疗后,水肿消退,但出现躁动,四肢肌肉抽动,治疗宜选用A.强心剂B.增加氧流量C.氯化钾D.呼吸兴奋剂E.镇静剂

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余年,加重伴间断发热20余日”来诊。患者20年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气喘未予重视,此后上述症状每遇冬春季节或受凉后反复发作,给予抗炎、平喘治疗后好转。20日前受凉出现咳嗽、咳黄痰(量少不易咳出),伴发热,体温最高38℃,无寒战,乏力明显,自服“感冒药、罗红霉素”等药物后症状未减轻,反呈进行性加重,活动后出现气喘,并于痰中带少量鲜血来就诊。就诊前1日胸部X线片:双中下肺野纹理增多、模糊呈间质性改变,右中肺不规则模糊影,双上肺透亮度增加,右上肺及肺尖呈包裹性改变,其内可见液平,右侧膈胸膜粘连;血常规:白细胞20.84×109/L,中性粒细胞0.8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正常。门诊以“右侧液气胸,双肺间质纤维化并感染”收入院。患者吸烟40余年(每日3包),饮酒20年(每月250g)。查体:体温37.6℃,脉搏102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湿啰音。初步诊断:双肺间质纤维化并感染,右侧肺脓肿?右侧空洞型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给予二羟丙茶碱平喘,氨溴索化痰,抗菌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1日后调换为莫西沙星加三联抗结核药(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如果该患者被查出合并糖尿病,不宜选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是()A、诺氟沙星B、莫西沙星C、左氧氟沙星D、环丙沙星E、加替沙星

男性,54岁,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0年,再发1个月余。患者10年前冬季受凉后出现咳嗽、咳少许白粘痰,曾予消炎、止咳药治疗,症状持续约1个月后逐渐缓解。其后,每年冬春季节或气候变化时咳嗽、咳痰,以每日晨起或夜间睡前为甚,痰液白粘。1个月前,因劳累、受凉、及烟酒刺激,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状又发,且较过去加重,无发热,无黄脓痰。现症见:喘咳气急,胸部胀闷,稍动则喘息不已,痰多稀薄色白,兼头痛,恶寒,无汗,口不渴,眠差,纳可,便调。苔薄白而滑,脉浮紧。T36.5℃,P96次/分,R20次/分,BP18/11kPa。胸廓视诊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双肺呼吸音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清,可闻及明显湿啰音。血常规:淋巴细胞0.177,单核细胞0.092,嗜碱细胞计数0.10×109/L。胸片结果示:两肺间质性炎症。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40分钟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喘息、气促10年,加重3日”来诊。患者10年前因受凉出现气促、喘息,偶有咳嗽,咳多量白色泡沫痰,痰较易咳出。在院外给予抗炎、平喘(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等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气促、喘息时有发作,多于受凉后出现,发作频率逐年增加,发作时表现无明显变化,每次发作时给予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等治疗后,症状均可缓解。3日前因受凉,气促、喘息再次出现,休息状态下发生,走平路100米左右后加重,无发汗,偶有咳嗽,每次2~3声,咳白色泡沫痰,量多,易咳出。无发热、寒战,无胸痛、胸闷,无潮热、盗汗,无咯血及痰中带血等症状。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较差,尿、粪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门诊以“支气管哮喘”收治。查体:体温36.1℃,脉搏9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动体位,面色正常,表情正常,意识清,语言清晰,查体合作。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7.51×109/L,血小板129×109/L,血红蛋白114g/L,中性粒细胞0.66,淋巴细胞0.31,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诊断:支气管哮喘。若给予糖皮质激素平喘,根据时辰药理学,最佳给药时间为()A、早晨B、中午C、晚上D、睡前E、饭后F、饭前

患者,男,68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0余年。3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伴发热,体温最高为38.3℃,伴胸闷、心悸、气短,上5层楼梯需中间休息5分钟,自服感冒药后未见改善,急诊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衰、肺部感染"收入院。患者目前的心功能分级属于()A、心功能Ⅰ级B、心功能Ⅱ级C、心功能Ⅲ级D、心功能Ⅳ级E、心功能Ⅴ级

患者,男性,68岁,高血压心脏病十余年。3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伴发热,体温为39.3℃,上2层楼后感心悸、气短。急诊以"高血压心脏病、心衰、肺部感染"收入院。导致患者本次心衰发作的主要诱因是()。A、肺部感染B、心律失常C、过度劳累D、气候变化E、用药不当

患者男,65岁,20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多咳白色泡沫样痰。此后咳嗽、咳痰不止,多为白痰,时为黄痰,秋冬季或天气变冷时加重,多自服药或者至医院抗感染治疗后好转。10余年前出现进行性气急,活动后加重,近半年反复出现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本次因为严重呼吸困难入院。为明确诊断最应紧急检查的2个项目包括()A、血常规B、胃肠造影C、心电图D、血气分析E、胸部CTPA(CT肺血管造影)F、血细胞比容

患者女,20岁。受凉后发热1周,体温39度,伴咳嗽、咳黄痰、胸痛,经抗炎治疗后体温下降,胸痛消失,但出现胸闷、憋气、乏力。查体:右中下肺叩浊音,呼吸音消失;血常规:WBC13.2×109/L,NE88%。为明确诊断首选下列哪些检查()A、ESRB、胸X线C、痰细菌培养D、ECGE、肝功能、肾功能F、肝胆脾彩超

男性,70岁,以"反复咳嗽、咳痰20年,气短、下肢水肿10年,加重2周,神志不清1天"为主诉入院。每年冬季发作,咳白色黏痰,近2周上述症状加重,咳黄痰,出现明显呼吸困难,不能平卧。1天前因头痛、烦躁、夜间不能睡觉,家属给予地西泮2片,服后即入睡不醒。既往史:吸烟30年,20支/日。引起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有哪些()A、高龄B、气管-支气管感染C、应用地西泮D、心功能不全E、病程较长F、肺炎

患者男,65岁,20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多咳白色泡沫样痰。此后咳嗽、咳痰不止,多为白痰,时为黄痰,秋冬季或天气变冷时加重,多自服药或者至医院抗感染治疗后好转。10余年前出现进行性气急,活动后加重,近半年反复出现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本次因为严重呼吸困难入院。急诊应尽快做的处理包括()(提示:患者2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较前明显加重并有发绀,卧床休息不能缓解。)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B、肌内注射吗啡C、肌内注射阿托品D、静脉推注氨茶碱E、吸氧F、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或)抗胆碱能类药物

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症状是()A、恶寒、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和呼吸困难B、发热、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C、发热、咳嗽、咳白色泡沫状粘液痰、呼吸困难D、发热、剧烈咳嗽、痰液较少,呼吸困难

患者男性,57岁,咳嗽、咳痰10余年,因一周来加重,伴发热入院。10余年前,常于冬季咳嗽、咳痰,夜间及晨起时为重,有少量白色泡沫状痰,无咯血、胸痛、发热等。一周前受冷发热,38℃,痰量增多,呈黄色脓状,气短,喘憋。诊断为COPD,肺部感染。针对肺部感染,可选用以下抗菌药()A、氨基糖苷类B、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C、林可胺类D、四环素类E、磺胺类

患者男,65岁,20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多咳白色泡沫样痰。此后咳嗽、咳痰不止,多为白痰,时为黄痰,秋冬季或天气变冷时加重,多自服药或者至医院抗感染治疗后好转。10余年前出现进行性气急,活动后加重,近半年反复出现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本次因为严重呼吸困难入院。目前应主要考虑的治疗有()(提示:使用面罩无创机械通气后,尽管纠正缺氧,但是CO2潴留进行性加重,并出现重度意识障碍,血气分析pH7.10)A、纤维支气管镜吸痰B、有创机械通气C、肌内注射阿托品D、静注氨茶碱E、继续无创机械通气,提高吸氧浓度F、继续无创机械通气,调大潮气量

单选题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喘息、气促10年,加重3日”来诊。患者10年前因受凉出现气促、喘息,偶有咳嗽,咳多量白色泡沫痰,痰较易咳出。在院外给予抗炎、平喘(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等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气促、喘息时有发作,多于受凉后出现,发作频率逐年增加,发作时表现无明显变化,每次发作时给予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等治疗后,症状均可缓解。3日前因受凉,气促、喘息再次出现,休息状态下发生,走平路100米左右后加重,无发汗,偶有咳嗽,每次2~3声,咳白色泡沫痰,量多,易咳出。无发热、寒战,无胸痛、胸闷,无潮热、盗汗,无咯血及痰中带血等症状。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较差,尿、粪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门诊以“支气管哮喘”收治。查体:体温36.1℃,脉搏9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动体位,面色正常,表情正常,意识清,语言清晰,查体合作。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7.51×109/L,血小板129×109/L,血红蛋白114g/L,中性粒细胞0.66,淋巴细胞0.31,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诊断:支气管哮喘。若给予糖皮质激素平喘,根据时辰药理学,最佳给药时间为()A早晨B中午C晚上D睡前E饭后F饭前

多选题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喘息、气促10年,加重3日”来诊。患者10年前因受凉出现气促、喘息,偶有咳嗽,咳多量白色泡沫痰,痰较易咳出。在院外给予抗炎、平喘(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等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气促、喘息时有发作,多于受凉后出现,发作频率逐年增加,发作时表现无明显变化,每次发作时给予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等治疗后,症状均可缓解。3日前因受凉,气促、喘息再次出现,休息状态下发生,走平路100米左右后加重,无发汗,偶有咳嗽,每次2~3声,咳白色泡沫痰,量多,易咳出。无发热、寒战,无胸痛、胸闷,无潮热、盗汗,无咯血及痰中带血等症状。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较差,尿、粪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门诊以“支气管哮喘”收治。查体:体温36.1℃,脉搏9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动体位,面色正常,表情正常,意识清,语言清晰,查体合作。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7.51×109/L,血小板129×109/L,血红蛋白114g/L,中性粒细胞0.66,淋巴细胞0.31,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诊断:支气管哮喘。常用平喘药不包括()A头孢他啶B茶碱类C抗胆碱药D肥大细胞膜稳定药和糖皮质激素Eβ2受体激动药F氟康唑

单选题患者男性,57岁,咳嗽、咳痰10余年,因一周来加重,伴发热入院。10余年前,常于冬季咳嗽、咳痰,夜间及晨起时为重,有少量白色泡沫状痰,无咯血、胸痛、发热等。一周前受冷发热,38℃,痰量增多,呈黄色脓状,气短,喘憋。诊断为COPD,肺部感染。针对肺部感染,可选用以下抗菌药()A氨基糖苷类B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C林可胺类D四环素类E磺胺类

单选题患者,男性,67岁。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年。2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伴呼吸困难、胸闷、乏力。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痰液粘稠,不易咳出,遵医嘱拟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首选的药物是A青霉素B氨茶碱C地塞米松Dα-胰蛋白酶E沙丁胺醇

问答题病例摘要: 刘某,男,68岁,已婚,工人 。 患者加余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气喘、胸憋等症状,常于冬季发作,症状日渐加重,发作时咳嗽喘憋明显,伴胸闷、咯吐黏痰 。2周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气喘,经治疗后咳嗽、咯痰缓解,但仍感喘息气促,遂前来中医治疗 。目前症见:喘息气促,呼多吸少,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动则喘甚而汗出 。舌淡暗,苔白,脉沉弱 。 答题要求:1 .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 2 .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胀相鉴别 。

单选题患者男性,57岁,咳嗽、咳痰10余年,因一周来加重,伴发热入院。10余年前,常于冬季咳嗽、咳痰,夜间及晨起时为重,有少量白色泡沫状痰,无咯血、胸痛、发热等。一周前受冷发热,38℃,痰量增多,呈黄色脓状,气短,喘憋。诊断为COPD,肺部感染。针对COPD,可选用()Aα受体激动剂Bα受体激动剂Cβ受体激动剂Dβ受体激动剂EM受体激动剂

多选题患者男,65岁,20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多咳白色泡沫样痰。此后咳嗽、咳痰不止,多为白痰,时为黄痰,秋冬季或天气变冷时加重,多自服药或者至医院抗感染治疗后好转。10余年前出现进行性气急,活动后加重,近半年反复出现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本次因为严重呼吸困难入院。为明确诊断最应紧急检查的2个项目包括()A血常规B胃肠造影C心电图D血气分析E胸部CTPA(CT肺血管造影)F血细胞比容

单选题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症状是()。A恶寒、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和呼吸困难B发热、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C发热、咳嗽、咳白色泡沫状粘液痰、呼吸困难D发热、剧烈咳嗽、痰液较少、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