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2岁。因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术后第5天,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至38.4℃,并伴有腹痛和腹泻,大便为浅绿色,每日10余次。治疗应采用的是()A、马上停用广谱抗生素B、口服诺氟沙星(氟哌酸)胶囊C、行剖腹探查手术D、密切观察病情、暂不处理E、经后穹窿穿刺引流

患者,女性,62岁。因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术后第5天,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至38.4℃,并伴有腹痛和腹泻,大便为浅绿色,每日10余次。治疗应采用的是()

  • A、马上停用广谱抗生素
  • B、口服诺氟沙星(氟哌酸)胶囊
  • C、行剖腹探查手术
  • D、密切观察病情、暂不处理
  • E、经后穹窿穿刺引流

相关考题:

右侧结肠癌根治术描述错误的是A、右侧结肠切除范围根据供应动、静脉命名B、右半结肠切除包括回结肠及右结肠动、静脉C、扩大右半结肠切除包括回结肠、右结肠、中结肠动、静脉D、癌肿位于盲肠或升结肠下1/2,行右半结肠切除E、癌肿位于结肠肝曲或升结肠上1/2,行扩大右半结肠切除

以下所列的外科手术中,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是A、胃癌根治术B、梗阻性黄疸行胆总管探查术C、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D、空肠平滑肌瘤行肠切除术E、以上都不是

患者,女性,50岁。因结肠癌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肿瘤位于结肠肝曲,梗阻近侧肠管壁水肿不严重,肝脏未见异常。适宜的术式是A.回肠造口术B.回肠横结肠吻合术C.全结肠切除术D.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术E.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

患者男,40岁,因胃癌而行剖腹探查时,发现肿块已浸润至横结肠,但较局限,该患者宜A、禁忌手术B、行胃癌根治术+横结肠切除术C、行胃大部切除术D、行全胃切除术E、行横结肠切除术

患者,女性,62岁。因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术后第5天,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至38.4℃,并伴有腹痛和腹泻,大便为浅绿色,每日10余次。其术后并发症最可能出现的是A、急性胃肠炎B、吻合口瘘C、微生物生态失衡D、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中毒E、盆腔脓肿治疗应采用的是A、马上停用广谱抗生素B、口服诺氟沙星(氟哌酸)胶囊C、行剖腹探查手术D、密切观察病情、暂不处理E、经后穹窿穿刺引流

临床情景:女性,45岁。因结肠癌,准备行结肠根治术,需做术前导尿。要求:请用Foley导尿管为患者行留置导尿术。

临床情景:患者,女性。38岁,因患结肠癌,准备行结肠癌根治术,需留置导尿要求:请用普通导尿管为患者(医学模拟人)留置导尿。考试时间:11分钟

男性,38岁,间断性左下腹疼痛伴腹胀3个月。一般状况尚可,结肠镜显示:乙状结肠环周狭窄。病理诊断: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CT显示:左肝外侧叶约1.5cm占位,考虑转移癌可能性大。最适宜的治疗方案为A.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行乙状结肠癌根治+左肝外侧叶切除术B.一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左肝外侧叶切除术C.一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二期行左肝外侧叶切除术D.一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行肝脏辅助介入化疗

患者男性,58岁,确诊为结肠癌,行结肠癌根治术其术后护理哪一项错误( ) A.术后7~10天内应尽量清洁灌肠,促进吻合口愈合B.行胃肠减压的患者,术后第3天如无腹胀即可拔除胃管C.术后测定血压、脉搏,禁饮食D.大肠癌根治术后常放置腹腔引流管,并予负压吸引E.导尿管约放置2周,每日2次进行尿道口护理

左侧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时,最合理的手术方法应是() A 腹腔镜手术B 左半结肠癌根治术C 横结肠癌根治术D 先行横结肠造口术,以后二期再行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E 先行胃肠减压,后期再做左半结肠癌根治术

女性,65岁,因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予广谱抗生素,胃肠减压,禁食,输液支持治疗恢复尚可,术后5天,出现发热体温38.5℃,腹部绞痛,腹泻,大便为浅绿色,每天10多次。此时应考虑A、急性肠炎B、吻合口瘘C、伪膜性肠炎D、霍乱E、细菌性痢疾治疗上应该A、立即停用广谱抗生素B、口服庆大霉素C、剖腹探查D、无需处理E、以上均不正确

升结肠腺癌患者,2年前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近期复查结肠镜发现结肠脾曲肿物,病理为结肠腺癌,下列诊断及治疗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结肠脾曲癌为肿瘤复发,应行静脉化疗B、结肠脾曲癌为原升结肠癌肠壁内转移,应行静脉化疗C、结肠脾曲癌为升结肠癌肠壁内转移,可行姑息性切除D、结肠脾曲癌为原发癌,应行结肠癌根治术E、以上均不正确

女性,62岁,结肠癌根治术后第1天,应采取

(66~67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62岁。因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术后第5 天,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至4℃,并伴有腹痛和腹泻,大便为浅绿色,每日10余次。 66.其术后并发症最可能出现的是A.急性胃肠炎B.吻合口瘘C.微生物生态失衡D.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中毒E.盆腔脓肿

患者,女,46岁,因结肠肝区癌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分期为二期,DUKES分期为A.病变只侵及黏膜下层B.病变只侵及肠壁肌层C.病变侵及浆膜层D.病变转移至肺部E.已有腹膜广泛转移,无法全部切除

患者,女性,62岁,患结肠癌,拟行左结肠癌根治术,护士指导患者术前需几日开始服用肠道消炎药A.1dB.3dC.7dD.6dE.8d

女性,65岁,因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予广谱抗生素,胃肠减压,禁食,输液支持治疗恢复尚可,术后5天,出现发热体温38.5℃,腹部绞痛,腹泻,大便为浅绿色,每天10多次。治疗上应该()A、立即停用广谱抗生素B、口服庆大霉素C、剖腹探查D、无需处理E、以上均不正确

女性,65岁,因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术后第5天,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至38.5℃,并伴有腹痛和腹泻,大便为浅绿色,每日10余次。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是()。A、急性肠炎B、吻合口瘘C、菌群失调综合征D、水电解质代谢紊乱E、盆腔脓肿

患者女性,63岁,右下腹及脐周隐痛3年,渐渐清瘦,近2个月来常有低热,体格检查发现右下腹可触及-6cm×4cm大小的包块,较硬,尚可推动,压痛,锁骨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该患者被确诊为右侧结肠癌。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手术范围包括()。A、右半横结肠、升结肠和盲肠B、全部横结肠、升结肠和盲肠C、右半横结肠和升结肠D、右半横结肠、升结肠、盲肠和长约15~20cm的回肠末段E、右半横结肠、大网膜F、以上都不对

患者,女性,50岁。因结肠癌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肿瘤位于结肠肝曲,梗阻近侧肠管壁水肿不严重,肝脏未见异常。适宜的术式是()A、回肠造口术B、回肠横结肠吻合术C、全结肠切除术D、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术E、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

单选题女性,65岁,因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术后第5天,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至38.5℃,并伴有腹痛和腹泻,大便为浅绿色,每日10余次。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是()。A急性肠炎B吻合口瘘C菌群失调综合征D水电解质代谢紊乱E盆腔脓肿

单选题以下所列的外科手术中,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是(  )。A胃癌根治术B梗阻性黄疸行总胆管探查术C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D空肠平滑肌瘤行肠切除术E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女性,65岁,因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术后第5天,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至38.5℃,并伴有腹痛和腹泻,大便为浅绿色,每日10余次。应采用的治疗是()。A立即停用广谱抗生素B口服庆大霉素C行剖腹探查手术D维持目前治疗、密切观察、暂不处理E经后穹窿穿刺引流

单选题女性,65岁,因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予广谱抗生素,胃肠减压,禁食,输液支持治疗恢复尚可,术后5天,出现发热体温38.5℃,腹部绞痛,腹泻,大便为浅绿色,每天10多次。此时应考虑()A急性肠炎B吻合口瘘C伪膜性肠炎D霍乱E细菌性痢疾

单选题患者,女性,50岁。因结肠癌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肿瘤位于结肠肝曲,梗阻近侧肠管壁水肿不严重,肝脏未见异常。适宜的术式是()A回肠造口术B回肠横结肠吻合术C全结肠切除术D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术E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

单选题左侧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时,最合理的手术方法应是()A腹腔镜手术B左半结肠癌根治术C横结肠癌根治术D先行横结肠造口术,以后二期再行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E先行胃肠减压,后期再做左半结肠癌根治术

单选题女性,62岁,结肠癌根治术后第1日,应采取(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