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后应在疫点周围半径()米范围内开展媒介清除工作。A、100米B、200米C、50米D、500米

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后应在疫点周围半径()米范围内开展媒介清除工作。

  • A、100米
  • B、200米
  • C、50米
  • D、500米

相关考题: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调查疫源,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设备检修动火时,用火点周围最小半径()米清除易燃物。 A、5B、10C、15D、20

发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后,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A.对病人实施床边隔离,避免蚊虫叮咬B.病家周围50米半径范围内灭蚊C.对疫情发生地1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学龄前儿童进行疫苗查漏补种工作D.以上都正确

基孔肯雅热一般情况下,在发病后第( )天出现 IgM 抗体,第( ) 天多数患者呈阳性 A、1;5B、2;5C、5;8D、2;8E、3;10

基孔肯雅热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 ) A、心肌炎B、发热C、关节痛D、关节炎E、皮疹

基孔肯雅热一般情况下,在发病后第( )天出现IgM抗体,第()天多数患者呈阳性

寨卡病毒病主要与()进行鉴别诊断。 A.人感染H7N9禽流感B.中东呼吸综合征C.埃博拉出血热D.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E.流感

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是 A.疫点B.疫区C.疫情通报D.疫情报告E.疫情公布

距动火点周围点最小半径为()的易燃物必须清除。A、5米B、15米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可长达()。A、2-4天B、5-7天C、7-10天D、7-12天

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后以疫点为中心,将半径()公里范围内的区域划为禽类市场关闭区。A、5B、8C、10D、13

以下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划分正确的是()。A、以疫点为中心,将半径5公里的区域划为疫区B、以疫点为中心,将半径3公里的区域划为疫区C、以疫点为中心,将半径8公里的区域划为疫区D、有疫情的地区都划为疫区

发生火灾时,应在风力发电机组至少()米的半径范围内疏散人群周围区域必须封闭。

需要与典型登革热相鉴别的疾病是()A、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B、恙虫病C、基孔肯雅病D、黄热病E、克里木-刚果出血热(新疆出血热)

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后,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发病前暴露地点和发病后的活动范围时间分别为()。A、2周5天B、1周5天C、2周1周D、1周1周

()是预防控制基孔肯雅热最重要的措施。A、及时发现并控制传染源B、控制媒介密度C、广泛开展健康教育D、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

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为()。A、按蚊B、库蚊C、伊蚊D、斑蚊

用于基孔肯雅热病人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是()。A、IgG阳性B、IgM阳性C、IgE阳性D、IgA阳性

在一起输入型基孔肯雅热疫情处置中,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A、隔离救治病例B、疫情监测C、捕杀活禽D、爱国卫生运动

寨卡病毒病主要与()进行鉴别诊断。A、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B、黄热病C、埃博拉出血热D、马尔堡病毒

下列关于基孔肯雅热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叮咬传播的、以发热、皮疹及剧烈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B、该病病死率很高、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C、该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显性感染、是主要病毒的传染源D、控制媒介密度是预防控制基孔肯雅热最重要的措施E、人体感染病毒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一段时间后抗体滴度下降

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是()A、疫情通报B、疫情报告C、疫情措施D、疫点E、疫区

距动火点周围点最小半径为()的易燃物必须清除。A、5米B、15米C、10米D、20米

多选题需要与典型登革热相鉴别的疾病是()A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B恙虫病C基孔肯雅病D黄热病E克里木-刚果出血热(新疆出血热)

单选题寨卡病毒病主要与()进行鉴别诊断A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B黄热病C埃博拉出血热D马尔堡病毒

单选题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是()A疫情通报B疫情报告C疫情措施D疫点E疫区

单选题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后以疫点为中心,将半径()公里范围内的区域划为禽类市场关闭区。A5B8C10D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