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男,77岁,退休干部。2000年7月8日初诊。 主诉:大便溏烂反复9年余,症状加重一周。 病史:9年前因吃隔夜置于冰箱中之冷盘食物后,出现大便溏烂,日解3~6次,无粘液血便,后经某医院诊为“肠炎”而服“氟哌酸”“藿香正气水”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未能根治,稍因饮食油腻而常反复出现上症。一周前因进食油条半截后又出现解稀烂便,日解3次,为了要求中医药治疗而来就诊。现症见: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腹胀,乏力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刘某,男,77岁,退休干部。2000年7月8日初诊。 主诉:大便溏烂反复9年余,症状加重一周。 病史:9年前因吃隔夜置于冰箱中之冷盘食物后,出现大便溏烂,日解3~6次,无粘液血便,后经某医院诊为“肠炎”而服“氟哌酸”“藿香正气水”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未能根治,稍因饮食油腻而常反复出现上症。一周前因进食油条半截后又出现解稀烂便,日解3次,为了要求中医药治疗而来就诊。现症见: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腹胀,乏力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相关考题:

脾胃虚弱泄泻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A、大便时溏时泻B、稍进油腻食物则便次增多C、面色萎黄,肢倦乏力D、食后满闷不舒E、舌淡脉细弱

患者刘某,女,干部,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无华,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应选下列何方 A、四神丸加减B、保和丸加减C、参苓白术散加减D、葛根芩连汤加减E、藿香正气散加减

患者大便时溏时泄,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应诊为何种证候A、肝郁泄泻B、脾虚泄泻C、肾虚泄泻D、暑湿泄泻E、寒湿泄泻

患者,男,56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食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其证候是A:脾阳虚弱B:中气下陷C:脾胃虚弱D:肝气乘脾E:肾阳虚衰

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适,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辨析其证候是A.寒湿泄泻B.湿热泄泻C.伤食泄泻D.肝郁泄泻E.脾胃虚弱泄泻

患者,男,56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食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其证候是A.脾阳虚弱B.中气下陷C.脾胃虚弱D.肝气乘脾E.肾阳虚衰

封某,女,42岁,干部。2001年12月12日初诊。 主诉:排便困难反复一年,症状加重一周。 病史:一年前因患“子宫肌瘤”术后,身体较虚弱,继而出现排便困难,每3~5天,甚至一周才解一次,经某医院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未见好转,而来要求中医药治疗。就诊时证见:粪质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难以排解,汗出气短,便后倦怠乏力,面白,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梁某,男,43岁,工人。2000年2月6日初诊。 主诉:大便干结反复一月余。 病史:一月前因工作关系情绪低落,继而出现大便干结难解,3~5天解一次。曾服用西药“果导”等治疗未见效而来诊。刻下见:大便干燥,欲便不得出,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李某,男,35岁,工人,于1998年4月2日就诊。 主诉:身肿腰以下甚,伴肢冷便溏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原因出现全身水肿尤以腰以下为甚,反复发作,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今前来就诊。现症见:全身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小便短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要求: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胡某,女,50岁,工人。2001年8月10日初诊。 主诉:呕吐反复发作3月余。症状加重2天。 病史:3月前因高热一周,热退后即出现恶心呕吐,到某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诊为“萎缩性胃炎”,经服西药(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呕吐稍缓解,但未能根治。时作干呕,2天前因睡眠不佳而又出现呕吐而来院就诊。现症见:时作干呕,或仅唾涎沫,口燥咽干,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一剂,水煎服。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王某,女,48岁,农民。2001年8月5日初诊。 主诉:目黄、身黄、尿黄3月余。 病史:有慢性胃炎病史。3月前由于劳累过度,而自觉全身乏力,逐渐出现身黄、尿黄,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为“慢性肝炎”曾服药(药物不详)未见好转,而来我院要求中医药治疗。就诊时证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脘痞食少,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舌苔白腻,脉濡缓。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夏某,女,32岁,干部。1999年6月10日初诊。主诉:解稀烂便2天。病史:因两天前同学聚会,食用过多辛辣之物,并喝白酒后,继而出现解稀烂黄褐色大便,日解3次,伴有腹痛,自服“保济丸”2瓶,未见好转而来就诊,现症见: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腹痛拒按,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患者,男,52岁,素体消瘦虚弱,常出现大便溏薄,近3日加重,症见大便稀薄,腹痛隐隐喜按。食少纳呆,脘腹胀满,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其辨证为()A、食滞肠胃B、肾阳虚衰C、寒湿内盛D、脾胃虚寒E、脾胃虚弱

病历摘要:患者赵某,男,38岁。主诉:发热时高时低二月余。现病史:患者二月前因参加劳动,过度疲劳,汗出后出现发热,伴有周身酸楚等症,经某医院治疗后周身酸痛消失,但低热一直不退,今前来就诊,现症史:发热不退,热势时高时低,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患者平素易于感冒。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辨别要点是什么?()A、年龄大小B、性别不同C、发病原因D、病程长短E、起病急缓F、伴随症状

何某,男,35岁,干部。于1993年12月20日就诊。 主诉:间断性胃脘痛七年余,加重一月。 病史:患者自述七年前因饮食不节而致胃脘疼痛,经药物治疗,疼痛缓解。但此后每遇饮食不慎胃痛即发。一月前因过食性冷之品而使病情加重。现在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食减少,社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而迟。要求:诊断、辨证分析、治法、方药。

张某,男,50岁,干部,于1993年12月25日就诊。 主诉:呕吐时作时止一年余,加重一周。 病史:患有胃炎病史已二十余年,一年前因食烩面不当而致呕吐,经治病情好转。一周前再次因饮食不慎致呕吐复作。现症见:呕吐时作时止,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口干而不能欲饮,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要求:诊断(何病何型)、辨证分析、治法。

禾某,男,50岁,农民。1998年12月13日入院。主诉: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16年,加重1周。病史:16年前由于工作关系,经常不能按时进餐,而出现胃脘部隐痛,曾在当地医院经胃镜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用中西药治疗(药物不详),未能根治。一周前因劳累后上症复作而来院就诊,要求中医治疗。入院时症见:胃痛隐隐不止,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神疲纳呆,四肢倦怠,四肢不温,泛吐清水,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患者,男,38岁。病史:半年前因身目发黄,体倦乏力,恶心欲吐,纳呆,厌油腻,小便黄,大便溏烂,到某医院就诊,经治疗(药物不详),未见好转,症状反而加重,现自诉脘腹作胀较甚,口淡不渴,神疲畏寒,纳少,大便溏烂,诊见:身目俱黄,色暗不鲜,舌淡苔腻,脉沉迟。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病历摘要:患者赵某,男,38岁。主诉:发热时高时低二月余。现病史:患者二月前因参加劳动,过度疲劳,汗出后出现发热,伴有周身酸楚等症,经某医院治疗后周身酸痛消失,但低热一直不退,今前来就诊,现症史:发热不退,热势时高时低,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患者平素易于感冒。气虚发热常见哪些表现?()A、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B、食少便溏C、自汗,易于感冒D、气短懒言E、舌淡少苔脉细数F、午后或夜间发热

患者,男,52岁,素体消瘦虚弱,常出现大便溏薄,近3日加重,症见大便稀薄,腹痛隐隐喜按。食少纳呆,脘腹胀满,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首选何方治疗()A、真人养脏汤加减B、参苓白术散加减C、四神丸D、藿香正气散加减E、痛泻要方

某女,45岁,素体虚弱,常出现大便溏薄,近日加重,症见大便稀薄,每日5~6次,腹痛隐隐喜按,进食减少,食则闷胀,自述进食油腻易致发作。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该病的辨证分型是()A、寒湿内盛B、食滞肠胃C、脾胃虚寒D、脾胃虚弱E、肾阳虚衰

患者男,36岁,因“腹胀、呕吐”就诊。2年前因腹胀误服大量苦寒之剂,致腹胀加重,便溏,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加重,呕吐呈喷射状。间歇性发作。胃肠钡透诊断为十二指肠壅积症。服西药效果不显,形体羸瘦,少气乏力,懒言,舌淡苔白,脉弱。初步诊断为()A、痞满B、嘈杂C、呕吐D、反胃E、便溏

单选题患者,男,52岁,素体消瘦虚弱,常出现大便溏薄,近3日加重,症见大便稀薄,腹痛隐隐喜按。食少纳呆,脘腹胀满,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其辨证为()A食滞肠胃B肾阳虚衰C寒湿内盛D脾胃虚寒E脾胃虚弱

问答题李某,男,35岁,工人,于1998年4月2日就诊。 主诉:身肿腰以下甚,伴肢冷便溏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原因出现全身水肿尤以腰以下为甚,反复发作,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今前来就诊。现症见:全身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小便短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要求: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单选题患者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适,稍进油腻之物,则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其证候是()A食伤肠胃证B湿热内蕴证C脾胃气虚证D脾肾阳虚证E寒湿阻滞证

单选题患者大便时溏时泄,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应诊为何种证候()A肝郁泄泻B脾虚泄泻C肾虚泄泻D暑湿泄泻E寒湿泄泻

单选题患者,男,52岁,素体消瘦虚弱,常出现大便溏薄,近3日加重,症见大便稀薄,腹痛隐隐喜按。食少纳呆,脘腹胀满,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首选何方治疗()A真人养脏汤加减B参苓白术散加减C四神丸D藿香正气散加减E痛泻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