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6岁。因心悸,气短4年,近一个月加重来住院。经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家属向医生了解该病的预后,下列对预后的判断,哪项是错误的 ( )A.心衰的出现频度较高,预后不良B.症状出现后5年生存率为22%左右C.部分病人可发生栓塞或猝死D.死因多为心衰和严重心律失常E.手术病例的生存率和预后在逐年改善

男,36岁。因心悸,气短4年,近一个月加重来住院。经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家属向医生了解该病的预后,下列对预后的判断,哪项是错误的 ( )

A.心衰的出现频度较高,预后不良

B.症状出现后5年生存率为22%左右

C.部分病人可发生栓塞或猝死

D.死因多为心衰和严重心律失常

E.手术病例的生存率和预后在逐年改善


相关考题:

患者女性,49岁,近3个月出现心悸、气短,伴双下肢水肿,不能平卧,体格检查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心尖冲动不清楚,听诊心脏无杂音,心音遥远。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缺血性心肌病B.心包积液C.扩张型心肌病D.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E.风湿性心瓣膜病

患者,女,69岁。近5年出现心悸气短,于2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体格检查发现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听诊左房室瓣区有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缺血性心肌病B、心包积液C、扩张型心肌病D、肥厚型心肌病E、风湿性心瓣膜病

( 216~217 共用备选答案) A.缺血性心肌病B.心包积液C.扩张型心肌病D.肥厚型心肌病E.风湿性心瓣膜病第216题:患者女性,49岁,近3个月出现心悸、气短,伴双下肢水肿,不能平卧,体格检查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心尖搏动不清楚,听诊心脏无杂音,心音遥远。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患者男性,33岁。主诉:心慌、气短、乏力、胸闷,稍活动后加重,2年余。医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X线片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

男性,56岁,近2个月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近2天喘憋加重,不能平卧。双肺可闻湿性啰音,腹部检查肝脾未及,双下肢中度水肿。胸部X线检查显示心胸比0.65,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径6.3mm,左室射血分数36%。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冠心病B.高血压C.限制型心肌病D.扩张型心肌病E.肥厚型心肌病

男性,36岁,因心悸,气短4年,近1个月加重来住院。经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家属向医生了解该病的预后,下列对预后的判断,哪项是不正确的A.部分患者可发生栓塞或猝死B.症状出现后5年生存率为22%左右C.心衰的出现频度较高,预后不良D.死因多为心衰和严重心律失常E.手术病例的生存率和预后在逐年改善

A.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B.扩张型心肌病C.心包积液D.风湿性心瓣膜病E.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女性,49岁,近3个月出现心悸、气短,伴双下肢水肿,不能平卧,体格检查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心尖冲动不清楚,听诊心脏无杂音,心音遥远。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女,49岁,近3个月出现心悸、气短,伴双下肢水肿,不能平卧,体格检查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心尖搏动不清楚,听诊心脏无杂音,心音遥远。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男,35岁,近6个月出现心悸、气短,伴双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不能平卧,体格检查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尖搏动减弱但不能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听诊二尖瓣区有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应考虑的诊断是( )A缺血性心肌病B心包积液C扩张型心肌病D肥厚型心肌病E风湿性心瓣膜病

男,69岁,近5年出现心悸、气短,于3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查体发现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听诊心尖区有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缺血性心肌病B心包积液C扩张型心肌病D肥厚型心肌病E风湿性心瓣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