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启程前往()时,毛泽东称:“今天是进京赶考”。A.天津B.石家庄C.北平答案:C1955年3月,毛泽东对手工业管理局负责人说:“王麻子、()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A.都锦生B.张小泉C.王星记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启程前往()时,毛泽东称:“今天是进京赶考”。

A.天津

B.石家庄

C.北平

答案:C

1955年3月,毛泽东对手工业管理局负责人说:“王麻子、()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

A.都锦生

B.张小泉

C.王星记


相关考题: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工委来到西柏坡的时间是()。 A.1947年3月B.1948年3月C.1948年5月D.1947年5月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A、阜平 B、延安 C、北京 D、西柏坡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进驻北京香山,这里成为党中央所在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习总书记在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把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比作进京“赶考”。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多次重提“赶考”。这种“赶考”意识主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的:《》( )A.奉献精神B.忧患意识C.学习意识D.钻研精神

材料11944正值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推翻明王朝300周年,郭沫若毅然放下正在进行的先秦思想史研究,撰写《甲申三百年祭》,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深刻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成功建立起大顺朝但旋即失败的历史教训,从3月19日起,这篇长文在重庆《新华日报》全文连载,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仅隔20天,毛泽东就在《学习和时局》报告中指出:"我党历史上,曾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1月21日,毛曾东复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既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摘编自《(甲申三百年祭)风雨六十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材料2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公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北京),临行前,他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摘编自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材料3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中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奋斗目标,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摘编自《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1)1949年春,为什么毛泽东把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比作"赶考"(2)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毛泽东当年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 成绩”。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两个务必”时时警示着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激励着广大干 部、党员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赶考”仍在继续,但“赶 考”的环境、“考题”和“考生”状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段材料表明A. “考题”变为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 “赶考”的主人没变,依然是中国共产党,“考官”没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C.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变为是否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赶考”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考生”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92.1947 年7 月至9 月,在( )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任弼时

95.1949 年3 月,中共中央在( )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A.阜平B.延安C.北京D.西柏坡

5、《倩女离魂》中倩女灵肉分离是为了追随王文举:A.寒窗苦读B.进京做官C.上京赶考D.以上都不是

1911年,林觉民启程前往日本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