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距仪测得两点距离D=1237.775米,测线的竖直角为α=18°41’56",则水平距离为()。A、1172.441B、1207.775C、1230.572

测距仪测得两点距离D=1237.775米,测线的竖直角为α=18°41’56",则水平距离为()。

A、1172.441

B、1207.775

C、1230.572


相关考题:

用视距测量法测量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在A点安置经纬仪,B点立水准尺,测得仪器高iA=1.37m,上丝读数为1.213m,下丝读数为2.068m,中丝读数为1.640m,竖直角为-2018/,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B及高差hAB。

光电测距仪测得AB两点的视线距离为140m,仪器高为1.5m,目标高为2.38m,竖盘读数为60°,则两点水平距离为()m,高差为()m。

用视距测量方法求A、B两点间距离,通过观测得尺间距l=0.386m,竖直角α=6°42',则A、B两点间水平距离为:(  )A.38.1mB.38.3mC.38.6mD.37.9m

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得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常差为加常数。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的水平距离和竖角直角计算两点的()。A、高差B、竖角C、坐标D、高程

计算题:已知地面上两点A、B之间的视线距离为S米,仪器高度为H米,切尺为H米,竖直角为a度,求A、B两点的水平距离D为多少?

视距测量主要特点是不用尺,而直接测量距离,利用仪器光学原理和视距尺测得两点间视距和竖直角,经过简单计算即可求得()和高程。A、垂直距离B、水平距离C、高差距离D、交跨距离

在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36mm,则这两点的实际水平距离是()m。A、18000mB、1800mC、180mD、18m

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上量得两点的图上距离为36mm,则这两点的实际水平距离是()m。A、72mB、36mC、18mD、9m

测距仪中,用观测垂直角计算水平距离:D=SCosα。

若两点C、D间的坐标增量Dx为正,Dy为负,则直线CD的坐标方位角位于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A、选点﹑测角﹑量边B、埋石﹑造标﹑绘草图C、距离丈量﹑水准测量﹑角度D、测水平角、测竖直角、测斜距

()是根据两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角计算两点的高差。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角计算两点的()。A、高差B、水平角C、竖角D、坐标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的水平距离和竖角计算两点的()。A、高差B、竖角C、坐标D、倾斜距离

测得AB两点间的倾斜,距离D′AB=30.000±0.005m.高差hAB=+2.30m±0.04m,则AB间水平距离的中误差为±0.005m。

当欲测设点与控制点间量距不便,且无光点测距仪时,则采用()测设点位为宜。A、极坐标法B、直角坐标法C、距离交会法D、角度(方向)交会法

采用光电测距仪测得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常差为加常数。()

单选题测距仪测得两点距离D=1237.775米,测线的竖直角为α=18°41’56",则水平距离为()。A1172.441B1207.775C1230.572

单选题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角计算两点的()。A高差B水平角C竖角D坐标

单选题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的水平距离和竖角计算两点的()。A高差B竖角C坐标D倾斜距离

单选题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的水平距离和竖角直角计算两点的()。A高差B竖角C坐标D高程

判断题测得AB两点间的倾斜,距离D′AB=30.000±0.005m.高差hAB=+2.30m±0.04m,则AB间水平距离的中误差为±0.005m。A对B错

问答题计算题:已知地面上两点A、B之间的视线距离为S米,仪器高度为H米,切尺为H米,竖直角为a度,求A、B两点的水平距离D为多少?

单选题当欲测设点与控制点间量距不便,且无光点测距仪时,则采用()测设点位为宜。A极坐标法B直角坐标法C距离交会法D角度(方向)交会法

单选题用视距测量方法求C、D两点间距离。通过观测得尺间隔L=0.276m,竖直角α=5°38′,则C、D两点间水平距离为(  )。[2019年真题]A27.5mB27.6mC27.4mD27.3m

单选题用视距测量方法求A、B两点间距离,通过观测得尺间距l=0.386m,竖直角α=6°42′。则A、B;两点间水平距离为( )A 38.1mB 38.3mC 38.6mD 37.9m

单选题用视距测量方法求A、B两点间距离,通过观测得尺间距l=0.386m,竖直角α=6°42′,则A、B两点间水平距离为(  )。A38.1mB38.3mC38.6mD37.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