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开凿,在历史上共有三次大的工程,第一次在春秋末期,第二次在隋唐.第三次在宋代. ( )

大运河的开凿,在历史上共有三次大的工程,第一次在春秋末期,第二次在隋唐.第三次在宋代. ( )


相关考题:

在社会产业中农业和水产业属于() A、第一次产业B、第二次产业C、第三次产业D、第四次产业

我国第二次大规模兴办社会慈幼机构的是在()。 A.清朝B.汉代C.宋代D.明代

在太医署内专设少小科,开始于 A、春秋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代E、元代

春秋末期,郑国公布成文法,这是中国历史上()。A.第一次公布成文法B.第二次公布成文法C.第三次公布成文法D.第四次公布成文法

下列有关京杭大运河的说法错误的是:A.隋唐大运河运输最多的商品是茶叶和盐B.“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借助了京杭大运河C.明清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相比,不再经过洛阳D.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

1、人类旅行活动的出现与()有关。A.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B.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C.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D.第一次工业革命。

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___ 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1、在坭兴陶烧制过程中,一般有三次收缩,是在哪些时候()?A.第一次在300℃左右B.第二次在700-800℃左右C.第三次在1100℃左右D.第二次在500℃左右

1、国际贸易产生于()A.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之后B.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之后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D.人类社会第三次大分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