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伐后保留目的树种的幼苗、幼树较多,分布均匀,规定时间内可以达到更新标准的迹地,宜采用天然更新的方式恢复森林。(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采伐后保留目的树种的幼苗、幼树较多,分布均匀,规定时间内可以达到更新标准的迹地,宜采用天然更新的方式恢复森林。(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关考题:

在林冠下或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上以自然力或用人为的方法重新恢复森林的过程,称为( )。 A、植被恢复B、森林主伐C、森林更新D、抚育采伐

森林更新时,西北和年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下地区,皆伐更新迹地第三年幼苗幼树保存率要达到( )以上。 A、90%B、65%C、80%D、75%

采用人工更新的迹地,一般栽植针叶树,适当保留天然更新的阔叶树幼苗幼树,日后可形成混交林。(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择伐迹地一般采用天然更新,形成的森林为同龄林。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森林更新的质量必须达到()。 A、人工更新,当年成活率应当不低于85%,三年后保存率应当不低于80%B、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补播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应当不低于85%C、天然更新,每公顷皆伐迹地应当保留健壮目的树种幼树不少于二千株或者幼苗不少于五千株,更新均匀度应当不低于60%D、天然下种前整地的,每公顷皆伐迹地应当保留健壮目的树种幼树不少于三千株或者幼苗不少于六千株,更新均匀度应当不低于60%

国营林业局和国营、集体林场的采伐作业,应当遵守()。 A、按林木采伐许可证和伐区设计进行采伐,不得越界采伐或者遗弃应当采伐的林木B、采伐的木材长度二米以上,小头直径不小于八厘米的,全部运出利用;伐根高度不得超过十厘米C、控制树倒方向,固定集材道,保护幼苗、幼树、母树和其他保留树木。依靠天然更新的,伐后林地上幼苗、幼树株数保存率应当达到60%以上D、对容易引起水土冲刷的集材主道,应当采取防护措施

天然更新能力强的成过熟单层林()。 A、应当实行渐伐,全部采伐更新过程不得少于一个龄级期B、上层林木郁闭度较小,林内幼苗、幼树株数已经达到更新标准的,可进行二次渐伐,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30%C、上层林木郁闭度较大,林内幼苗、幼树株数达不到更新标准的,可进行三次渐伐D、可进行三次渐伐的,第一次采伐林木蓄积量的30%,第二次采伐保留林木蓄积的50%,第三次采伐应当在林内更新起来的幼树接近或者达到郁闭状态时进行

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采取人工栽培恢复森林的方法称( )。A.人促更新B.人工造林C.人工更新D.天然更新

下列关于森林更新的原则和标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 补播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人工更新的标准B. 人工更新的当年成活率应当不低于90%C. 人工更新,3年后保存率应当不低于80%D. 天然更新,每公顷皆伐迹地应当保留健壮目的树种幼树不少于6000株E. 天然更新,每公顷皆伐迹地应当保留健壮目的幼苗不少于6000株,更新均匀度应当不低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