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不确定的B类分量为( )Ω,假设测量值在其最大允许误差的区间内服从均匀分布。A.0.46B.0.046C.0.06D.0.08

标准不确定的B类分量为( )Ω,假设测量值在其最大允许误差的区间内服从均匀分布。

A.0.46

B.0.046

C.0.06

D.0.08


相关考题:

已知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 173V,若示值呈均匀分布,则测量结果中由该仪器 导致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2008年真题]A. 0. 346V B. 0. 173V C. 0. 100V D. 0. 0086V

某人通过分析得知,影响测量结果的3个独立因素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的情况分别 如下:(1)第一个分量:u1 =10.0; (2)第二个分量:分散区间半宽为17.3,按均匀分布;(3)第三个分量:分散区间宽度为60,正态分布,置信水平p =99.73%。[2006年真题]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

某人通过分析得知,影响测量结果的3个独立因素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的情况分 别如下:(1)第一个分量:u1=10.0;(2)第二个分量:分散区间半宽为17.3,按均匀分布;(3)第三个分量:分散区间宽度为60,正态分布,置信水平p= 99. 73%。第二个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A. 5. 77 B. 8.65C. 10. 0 D. 17.3

在某电子设备的生产中,需要使用100(1的低值电阻器,设计要求其最大允许误差应在 ±0.1%以内。测量方法是用一台数字多用表对被测电阻器的电阻进行直接测量。已知该数 字多用表经检定合格,且其技术指标如下:最大允许误差为:± (0. 05% ×读数+3 ×最低位数值);测量所用档的满量程值为199. 9Ω,最低位数值为0. 01Ω;当环境温度在(20 ±5)1时,温度的影响可忽略。在22℃,实测10次,得到的样本均值及=99.8Ω,s(R))=0.25Ω。标准不确定的B类分量为( )Ω,假设测量值在其最大允许误差的区间内服从均匀分布。A. 0.045 B. 0.06 C. 0.078 D. 0. 46

某人通过分析得知,影响测量结果的3个独立因素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的情况分 别如下:(1)第一个分量:u1=10.0;(2)第二个分量:分散区间半宽为17.3,按均匀分布;(3)第三个分量:分散区间宽度为60,正态分布,置信水平p= 99. 73%。第三个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A. 10 B. 20C. 30 D. 60

某人通过分析得知,影响测量结果的3个独立因素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的情况分别 如下:(1)第一个分量:u1 =10.0; (2)第二个分量:分散区间半宽为17.3,按均匀分布;(3)第三个分量:分散区间宽度为60,正态分布,置信水平p =99.73%。[2006年真题]第三个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A. 10 B. 20 C. 30 D. 60

已知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 173 V,若示值呈均匀分布,则测量结果中由该仪器导致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A. 0. 346 V B. 0. 173 VC. 0. 100 V D. 0. 086 V

某人通过分析得知,影响测量结果的3个独立因素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的情况分别 如下:(1)第一个分量:u1 =10.0; (2)第二个分量:分散区间半宽为17.3,按均匀分布;(3)第三个分量:分散区间宽度为60,正态分布,置信水平p =99.73%。[2006年真题]第二个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A. 5.77 B. 8. 65 C. 10.0 D. 17.3

不确定度在可修正的系统误差修正以后,将余下的全部误差按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不同分为两类,其中()属于A类分量。A.由环境产生的误差分量B.同一条件下的多次测量值按统计方法计算的误差分量C.由测量仪器产生的误差分量D.由测量条件产生的误差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