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年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其原材料进行计价。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结存原材料15吨,每吨账面成本2100元,市场售价为2000元。根据测算该批原材料可生产W2型机器10台,生产中除该材料外,尚需投入其他成本16000元;市场上W2型机器的售价估计为5500元,但公司与客户已签订了销售5台W2型机器的合同,合同规定的售价为每台5400元;估计销售10台W2型机器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4000元。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与该批原材料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金额为( )元。A.1500B.6500C.7000D.7500

甲公司年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其原材料进行计价。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结存原材料15吨,每吨账面成本2100元,市场售价为2000元。根据测算该批原材料可生产W2型机器10台,生产中除该材料外,尚需投入其他成本16000元;市场上W2型机器的售价估计为5500元,但公司与客户已签订了销售5台W2型机器的合同,合同规定的售价为每台5400元;估计销售10台W2型机器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4000元。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与该批原材料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金额为( )元。

A.1500

B.6500

C.7000

D.7500


相关考题:

甲公司年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其原材料进行计价。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结存原材料15吨,每吨账面成本2100元,市场售价为2000元。根据测算该批原材料可生产W2型机器10台,生产中除该材料外,尚需投入其他成本16000元;市场上W2型机器的售价估计为5500元,但公司与客户已签订了销售5台W2型机器的合同,合同规定的售价为每台5400元;估计销售10台W2型机器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4000元。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与该批原材料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金额为( )元。A.1500B.6500C.7000D.7500

甲公司年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其原材料进行计价。2004年12月3 1日甲公司结存原材料15吨,每吨账面成本2l00元,市场售价为2000元。根据测算该批原材料可生产W2型机器10台,生产中除该材料外,尚需投人其他成本16 000元;市场上W2型机器的售价估计为5500元,但公司与客户已签订了销售5台W2型机器的合同,合同规定的售价为每台5400元;估计销售10台W2型机器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4 000元。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与该批原材料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金额为( )元。A.1500 B.6500 C.7000 D.7500

AS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各期末某项存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为:2002年末:成本562 500元,可变现净值517 500元;2003年末:成本675 000元,可变现净值607 500元;2004年末:成本720 000元,可变现净值697 500元。该公司2004末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 )元。A.22 500B.-45 000C.45 000D.-22 500

甲公司年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其原材料进行计价。2004年l2月31日甲公司结存原材料l5吨,每吨账面成本2 100元,市场售价为2000元。根据测算该批原材料可生产W2型机器10台,生产中除该材料外,尚需投入其他成本16 000元;市场上W2型机器的售价估计为5 500元,但公司与客户已签订了销售5台W2型机器的合同,合同规定的售价为每台5 400元;估计销售l0台W2型机器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l4 000元。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与该批原材料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金额为( )元。A.1500B.6500C.7000D.7500

甲公司年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其原材料进行计价。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结存原材料15吨,每吨账面成本2 100元,市场售价为2 000元。根据测算该批原材料可生产W2型机器10台,生产中除该材料外,尚需投入其他成本16 000元;市场上W2型机器的售价估计为每台5 500元,但公司与客户已签订了销售5台W2型机器的合同,合同规定的售价为每台5 400元;估计销售10台W2型机器的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4 000元。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与该批原材料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金额为( )元。A.1 500B.6 500C.7 000D.7 500

甲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各期末存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为:2×11年末成本800万元,可变现净值750万元;2×12年末成本730万元,可变现净值700万元。其中2×11年末结存的存货在2×12年出售一半。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公司2×12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A.5B.20C.-20D.-25

甲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各期末存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为:2×18年末成本800万元,可变现净值750万元;2×19年末成本730万元,可变现净值700万元。其中2×18年末结存的存货在2×19年出售一半。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公司2×19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5B.20C.-20D.-25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期末存货按成本计价;如果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各期末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为2×05年末:成本562.5万元,可变现净值517.5万元;2×06年末:成本675万元,可变现净值607.5万元;2×07年末:成本720万元,可变现净值697.5万元。甲公司2×07年末转回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A.0B.22.5C.67.5D.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