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患者行骨髓检查提示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早幼粒细胞占50%,其胞浆内充满粗大颗粒,可见较多的Auer小体。胸片:双下肺弥漫性渗出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该患者行骨髓检查提示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早幼粒细胞占50%,其胞浆内充满粗大颗粒,可见较多的Auer小体。胸片:双下肺弥漫性渗出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相关考题:

再障血象骨髓象特点A.呈全血细胞减少,少数呈两系细胞或血小板减少B.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C.可见巨核细胞增多,血片中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见畸形血小板D.粒细胞停滞于早幼粒阶段,胞浆中颗粒粗大E.骨髓增生活跃,但巨核细胞减少

再障的血象、骨髓象特点是( ) A、呈全血细胞减少,少数呈两系细胞或血小板减少B、粒细胞停滞于早幼粒阶段,胞浆中颗粒粗大C、可见巨核细胞增多,血片中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见畸形血小板D、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E、骨髓增生活跃,但巨核细胞减少

上述患者其骨髓象最可能为A.骨髓增生减低,淋巴细胞系显著增多B.骨髓增生活跃,粒细胞系出现核左移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细胞系占95%,以中、晚幼粒为主D.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系占90%,以幼淋巴细胞为主E.骨髓增生活跃,各细胞系形态及比例正常

下列不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象的是A、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伴明显病态造血B、原红和早幼红细胞增多,有类巨幼样变C、粒细胞系全部增生活跃,原粒和早幼粒细胞增高,伴成熟障碍D、可见巨晚幼粒、杆状核及分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E、巨核细胞量正常、减少或增多,且多为小巨核细胞

再障血象骨髓象特点A、呈全血细胞减少,少数呈两系细胞或血小板减少B、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C、可见巨核细胞增多,血片中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见畸形血小板D、粒细胞停滞于早幼粒阶段,胞浆中颗粒粗大E、骨髓增生活跃,但巨核细胞减少

共用题干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NEC),并可见到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成熟粒细脆>10%,约50%病例的白血病细胞内可见到Auer小体。该白血病的原始细胞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细胞鉴别可观察A:细胞核形态B:核仁数量C:胞质颜色D:胞体大小E:Phi(φ)小体

患者,女,18岁。因"反复皮肤瘀点、瘀斑2周,高热2天"入院。查体:T39.5℃胸骨压痛(+),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象: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15×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1.2g/L,D-二聚体阳性。该患者行骨髓检查提示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早幼粒细胞占50%,其胞浆内充满粗大颗粒,可见较多的Auer小体。胸片:双下肺弥漫性渗出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F.红白血病G.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H.肺部感染

患者,女,18岁。因"反复皮肤瘀点、瘀斑2周,高热2天"入院。查体:T39.5℃,胸骨压痛(+),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象: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0×10/L,血小板15×10/L;血浆纤维蛋白原1.2g/L,D-二聚体阳性。该患者行骨髓检查提示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早幼粒细胞占50%,其胞浆内充满粗大颗粒,可见较多的Auer小体。胸片:双下肺弥漫性渗出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F.红白血病G.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H.肺部感染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或骨髓象特点是A.可见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见畸形血小板B.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少数呈两系细胞减少C.骨髓增生活跃,但巨核细胞减少D.粒细胞停滞于早幼粒阶段,胞浆中颗粒粗大E.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