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中,确定p0、p1的值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p1/p0的值越小,判断精度越高B.p1/p0的值过小,抽检产品的数量会增加C.p1/p0的值过大,抽样的严格度越高D.p1/p0的值过大,会放松对质量的要求E.p1/p0过大对使用方不利

在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中,确定p0、p1的值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p1/p0的值越小,判断精度越高

B.p1/p0的值过小,抽检产品的数量会增加

C.p1/p0的值过大,抽样的严格度越高

D.p1/p0的值过大,会放松对质量的要求

E.p1/p0过大对使用方不利


相关考题:

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的确定方法:给定生产方风险α,使用方风险β,以及生产方风险质 量p0,使用方风险质量p0,且满足的关系式有( )。A.α=1-L(p1)B.α=1-L(p0)C.α=L(p0)D.β=L(p1)E.α+β=1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中,关于p0,p1值(p01,)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p0,p1值(p0<p0)应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作为选取p0,p1的标准,取α=0.05,β =0.10B.确定p0时,应考虑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类别及其对顾客损失的严重程度C.p1的选取,一般应使p1与p0拉开一定的距离,即要求p1>p0,p1/p0过小,会增加抽检产品的数量,使检验费用增加D.A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的p0值要选得比B类的要大;而B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的p0值又应选得比C类的要小E.决定p1、p0时,要综合考虑生产能力、制造成本、产品不合格对顾客的损失、质量要求和检验费用等因素

抽样程序包括:①确定质量标准;②批的判断;③批的组成;④样本的检验;⑤检索抽样方案;⑥确定p0、p1值;⑦批的处置;⑧样本的抽取。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⑥③⑤⑧④②⑦B.①⑤⑦⑧④③②⑥C.②③⑥⑦⑧①⑤④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中,确定抽检方案的基本要素是p0,p1,关于p0,p1值(p0p1)的选取说法正确的有( )。A.p0,p1值(P0p1)应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B.确定p0时,应考虑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类别及其对顾客损失的严重程度C.p1的选取,一般应使p1与p0拉开一定的距离,即要求p1p0,IEC推荐p1/p0一般取1.5,2.0或3.0D.P1/P0的控制有一定。p1/P0过小,放松对质量的要求,对使用方不利,但p1/P0过大会增加抽检产品的数量,使检验费用增加E.A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的p0值要选得比B类的要大;而B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的p0值又应选得比C类的要小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中,关于p0、p1值(p01)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p0、p1值(p01)应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作为选取p0、p1的标准,取α= 0. 05, β=0. 10B.确定p0时,应考虑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类别及其对顾客损失的严重程度C.p1的选取,一般应使p1与p0拉开一定的距离,即要求p1>p0,p1/p0过小,会增加抽检产品的数量,使检验费用增加D. A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的P0值要选得比B类的要大;而B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的P0值又应选得比C类的要小E.决定P1、P0时,要综合考虑生产能力、制造成本、产品不合格对顾客的损失、质量要求和检验费用等因素

抽样程序包括:①确定质量标准;②批的判断;③批的组成;④样本的检验;⑤检索抽样方案;⑥确定p0和p1值;⑦批的处置;⑧样本的抽取。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⑥③⑤⑧④②⑦ B.①⑤⑦⑧④③②⑥C.②③⑥⑦⑧①⑤④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的确定方法:给定生产方风险α,使用方风险β,以及生产方风险质量p0,使用方风险质量p1,且满足的关系式有( )。A. β= 1 -L(p1) B. α= 1 -L(p0) C. α=L(p0) D. β=L(p1)E. α+β= 1

在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中,确定p0、p1的值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p1/p0的值越小,判断精度越高B.p1/p0的值过小,抽检产品的数量会增加 C.p1/p0的值过大,抽样的严格度越高 D.p1/p0的值过大,会放松对质量的要求 E.p1/p0过大对使用方不利

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样本容量为N、合格判定个数为c)是以满足p0、α、p1、β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