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于2000年5月在河南省某地参加工作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按工资的8%向个人账户缴费,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0%向统筹账户缴费。2012年5月张某辞职到北京某单位工作,其养老保险基金缴费的转移方法为()。A.个人缴费按个人账户储存额扣除20%转移,统筹账户的单位缴费不转移B.个人缴费按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统筹账户的单位缴费不转移C.个人缴费按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单位缴费按张某工作12年来单位为其缴纳实际保费总额的12%转移D.个人缴费按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统筹账户以张某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

张某于2000年5月在河南省某地参加工作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按工资的8%向个人账户缴费,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0%向统筹账户缴费。2012年5月张某辞职到北京某单位工作,其养老保险基金缴费的转移方法为()。

A.个人缴费按个人账户储存额扣除20%转移,统筹账户的单位缴费不转移

B.个人缴费按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统筹账户的单位缴费不转移

C.个人缴费按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单位缴费按张某工作12年来单位为其缴纳实际保费总额的12%转移

D.个人缴费按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统筹账户以张某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


相关考题:

某企业职工张某1990年1月1日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开始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费,则在2015年1月1日年满60岁退休时可领取的养老金应为()。A、当地2014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王某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17%+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B、当地2014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王某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16%+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C、王某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7%+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D、当地2014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7%+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

假设某单位职工王某和李某都将于2014年退休。该单位1998年开始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按制度规定进行缴费,此时王某已经是单位职工,而李某则于2001年首次参加工作并开始参保缴费。根据当前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关规定,回答以下问题。王某在2014年退休时可以领取的养老金的月标准应为()。A.当地2013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王某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16%+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B.当地2013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王某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16%+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C.王某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6%+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D.当地2013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6%+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

我国进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中,关于企业向个人账户缴费的规定是( )。A.企业按工资总额3%向职工个人账户缴费B.企业按工资总额5%向职工个人账户缴费C.企业按工资总额8%向职工个人账户缴费D.企业不再向职工个人账户缴费

根据《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我国养老保险“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的缴费办法是()。 A.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20%计入“统筹账户”;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计入“个人账户”。B.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8%计入“统筹账户”;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20%计入“个人账户”。C.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28%计入“统筹账户”。D.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28%计入“个人账户”。

所谓养老保险的“中人”是指()。 A.实行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后新参加工作的职工B.实行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前参加工作的职工C.实行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职工D.实行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前退休的职工

我国进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中,关于企业向个人账户缴费的规定是( )。A.企业按工资总额3%向职工个人账户缴费B.企业按工资总额5%向职工个人账户缴费C.企业按工资总额8%向职工个人账户缴费D.企业不再向职工个人账户缴费

关于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B.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C.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以依法继承D.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分为单位缴费、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

7、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______计入“统筹账户”;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_____计入“个人账户”。A.20% 8%B.18% 2%C.19% 9%D.21% 7%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______计入“统筹账户”;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_____计入“个人账户”。A.16% 8%B.16% 2%C.20% 8%D.2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