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股份有限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对于会计差错,税法允许调整应交所得税。甲公司20×0年度的汇算清缴在20×1年3月20日完成。在20×l年度发生或发现如下事项:(1)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有以下两份尚未履行的合同:①20×1年2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不可撤销合同,约定在20×2年3月以每箱1.2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1 000箱A产品;乙公司应预付定金150万元,若甲公司违约,双倍返还定金。20×1年l2月31日,甲公司库存中没有A产品及生产该产品所需原材料。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甲公司预计每箱A产品的生产成本为l.38万元。②20×1年8月,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8产品销售合同,约定在20×2年2月底以每件0.3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销售3 000件B产品,违约金为合同总价款的20%。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B产品3 000件,成本总额为1 200万元,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的市价总额为1 400万元。甲公司销售8产品不发生任何销售费用。因上述合同至20×1年12月31日尚未履行,甲公司20×1年除了将收到的乙公司定金确定为预收账款外,未进行其他会计处理。(2)甲公司有一项投资性房地产,此前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至20×l年1月1日,该办公楼的原价为4 000万元,已提折旧2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0万元。20×1年1月1日,大海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对出租的办公楼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20×0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 800万元。假定20×0年12月31日前无法取得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假定该事项不考虑所得税的调整。(3)20×1年5月8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某大型设备。该设备需按乙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合同约定,该设备应于合同签订后8个月内交货。甲公司负责安装调试,合同价款为2 000万元(不含增值税),开始生产日乙公司预付货款1 000万元,余款在安装调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付清,合同完成以安装调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为标志。根据以往经验,该类设备安装后未经调试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比例为70%。20×1年5月20日,甲公司开始组织该设备的生产,并于当日收到乙公司预付的货款l 000万元。20×1年12月31日该设备完工,实际生产成本1 800万元,甲公司于当日开具发货通知单及发票,并将该设备运抵乙公司。甲公司就上述事项在20×1年确认了销售收入2 000万元,结转成本1 800万元,并确认了应收账款1 000万元。(4)甲公司自20×l年1月1日起,将某一生产用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l2年变更为l5年,对此项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对上述变更,甲公司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但指出该项变更已经董事会表决通过,并已在相关媒体上进行了公告。经复核,该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没有重大差异。该设备原价为1 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该设备已使用3年,已计提折旧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按税法规定,该生产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为12年。该设备当年生产的产品80%已对外售出,20%形成存货,待下年全部对外销售。(5)甲公司于20×l年5月25日发现,20×0年取得一项股权投资,取得成本为300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A公司将该公允价值变动计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在计税时,没有将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6)甲公司于20×1年5月28日发现,20×0年11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于12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D电子设备l0台,每台销售价格为40万元(假定不公允),每台销售成本30万元。11月25日,该公司又与乙公司就该D电子设备签订补充合同。该补充合同规定,该公司应在20×1年3月31日前以每台42万元的价格将D电子设备全部购回。该公司已于12月1日收到D电子设备的销售价款。甲公司在20×0年度已确认销售收入400万元,并相应结转成本300万元。(7)甲公司于20×1年6月1日发现,20×0年9月20日,甲公司与丙企业签订产品委托代销合同。合同规定,采用视同买断方式进行代销,但丙公司将来因代销商品出现亏损时可以要求委托方补偿。丙企业代销W电子设备l00台,每台销售价格为(不含增值税,下同)50万元,每台销售成本为30万元。至l2月31日,甲公司向丙企业发出90台W电子设备,收到丙企业寄来的代销清单上注明已销售40台w电子设备。甲公司在20×0年度确认销售90台 W电子设备的销售收入4 500万元,并结转了相应的成本2 700万元。要求:(1)判断上述事项各属于何种会计变更或差错。(2)编制A公司20×.l年度的有关会计分录。

甲股份有限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对于会计差错,税法允许调整应交所得税。甲公司20×0年度的汇算清缴在20×1年3月20日完成。在20×l年度发生或发现如下事项:

(1)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有以下两份尚未履行的合同:

①20×1年2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不可撤销合同,约定在20×2年3月以每箱1.2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1 000箱A产品;乙公司应预付定金150万元,若甲公司违约,双倍返还定金。20×1年l2月31日,甲公司库存中没有A产品及生产该产品所需原材料。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甲公司预计每箱A产品的生产成本为l.38万元。

②20×1年8月,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8产品销售合同,约定在20×2年2月底以每件0.3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销售3 000件B产品,违约金为合同总价款的20%。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B产品3 000件,成本总额为1 200万元,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的市价总额为1 400万元。甲公司销售8产品不发生任何销售费用。

因上述合同至20×1年12月31日尚未履行,甲公司20×1年除了将收到的乙公司定金确定为预收账款外,未进行其他会计处理。

(2)甲公司有一项投资性房地产,此前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至20×l年1月1日,该办公楼的原价为4 000万元,已提折旧2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0万元。20×1年1月1日,大海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对出租的办公楼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20×0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 800万元。假定20×0年12月31日前无法取得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假定该事项不考虑所得税的调整。

(3)20×1年5月8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某大型设备。该设备需按乙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合同约定,该设备应于合同签订后8个月内交货。甲公司负责安装调试,合同价款为2 000万元(不含增值税),开始生产日乙公司预付货款1 000万元,余款在安装调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付清,合同完成以安装调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为标志。根据以往经验,该类设备安装后未经调试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比例为70%。20×1年5月20日,甲公司开始组织该设备的生产,并于当日收到乙公司预付的货款l 000万元。20×1年12月31日该设备完工,实际生产成本1 800万元,甲公司于当日开具发货通知单及发票,并将该设备运抵乙公司。甲公司就上述事项在20×1年确认了销售收入2 000万元,结转成本1 800万元,并确认了应收账款1 000万元。

(4)甲公司自20×l年1月1日起,将某一生产用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l2年变更为l5年,对此项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对上述变更,甲公司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但指出该项变更已经董事会表决通过,并已在相关媒体上进行了公告。经复核,该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没有重大差异。该设备原价为1 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该设备已使用3年,已计提折旧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按税法规定,该生产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为12年。该设备当年生产的产品80%已对外售出,20%形成存货,待下年全部对外销售。

(5)甲公司于20×l年5月25日发现,20×0年取得一项股权投资,取得成本为300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A公司将该公允价值变动计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在计税时,没有将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6)甲公司于20×1年5月28日发现,20×0年11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于12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D电子设备l0台,每台销售价格为40万元(假定不公允),每台销售成本30万元。11月25日,该公司又与乙公司就该D电子设备签订补充合同。该补充合同规定,该公司应在20×1年3月31日前以每台42万元的价格将D电子设备全部购回。该公司已于12月1日收到D电子设备的销售价款。甲公司在20×0年度已确认销售收入400万元,并相应结转成本300万元。

(7)甲公司于20×1年6月1日发现,20×0年9月20日,甲公司与丙企业签订产品委托代销合同。合同规定,采用视同买断方式进行代销,但丙公司将来因代销商品出现亏损时可以要求委托方补偿。丙企业代销W电子设备l00台,每台销售价格为(不含增值税,下同)50万元,每台销售成本为30万元。至l2月31日,甲公司向丙企业发出90台W电子设备,收到丙企业寄来的代销清单上注明已销售40台w电子设备。甲公司在20×0年度确认销售90台 W电子设备的销售收入4 500万元,并结转了相应的成本2 700万元。

要求:

(1)判断上述事项各属于何种会计变更或差错。

(2)编制A公司20×.l年度的有关会计分录。


相关考题:

甲公司盈余公积年初余额为150万元,本年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并将盈余公积50万元转增资本,50万元用于发放现金股利。该企业盈余公积年末余额为( )万元。A.225B.200C.175D.125

某年,光华公司实现净利润 3000000 元。则该公司年末按 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时编制的会计分录应当是( )。A、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00000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00000B、借:本年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00000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00000C、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00000贷:资本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00000D、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00000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00000

年末,公司实现净利润600000元,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20%的比例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经批准,以法定盈余公积20000元弥补以前年度累计亏损,以法定盈余公积40000元转增资本。编制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和转赠资本的会计分录。(10分)

大华公司20×8年5月发现20×7年重复登记了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200 000元,所得税申报中也已扣除了这部分折旧费,该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该公司分别按净利润的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要求:(1)对该会计差错进行更正的账务处理。(2)调整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数字并填入下表。 20×8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调整表(单位:元)上年金额 年初余额 项 目 调增 调减 调增 调减 固定资产 × × 应交税费 × × 盈余公积 × × 未分配利润 × × 管理费用 × × 所得税费用 × × 净利润 × × 提取盈余公积 × ×

企业根据规定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假定企业净利润为65 55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应做会计分录()。A.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 555贷:盈余公积6 555B.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 555贷:资本公积6 555C.借:本年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 555贷:盈余公积6 555D.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 555贷:实收资本6 555

年末,公司实现净利润600 000元,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20%的比例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经批准,以法定盈余公积20 000元弥补以前年度累计亏损,以法定盈余公积40 000元转增资本。编制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和转赠资本的会计分录。

甲公司盈余公积年初余额为150万元,本年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并将盈余公积50万元转增资本,50万元用于发放现金股利;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盈余公积年末余额为()万元。A.225B.200C.175D.125

甲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初“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余额为0,当年实现利润总额1 000万元,发生所得税费用250万元,甲公司按当年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有()。A.结转实现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7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50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75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75C.结转实现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1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 000D.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100

企业应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0000 这个会计分录对吗?()

【多选题】假定甲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为800000元。根据公司分配方案,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按40%分配给投资者,分录如下()。A.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80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0000B.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80000 ——任意盈余公积 40000C.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320000D.贷:应付股利 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