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在处理家中旧物时,将一件旧棉袄当作垃圾扔掉,没发现妻子藏在口袋中的3000元国库券。乙发现后,欲据为己有。甲妻发现后,与甲一同找到乙索要国库券,乙拒不归还。对此案的分析,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甲的抛弃行为使其对国库券的所有权消灭B、乙基于所有的意思占有该国库券,根据先占原则应取得国库券的所有权C、此国库券为埋藏物,乙为发现人,应取得所有权D、乙应将国库券返还给甲

甲在处理家中旧物时,将一件旧棉袄当作垃圾扔掉,没发现妻子藏在口袋中的3000元国库券。乙发现后,欲据为己有。甲妻发现后,与甲一同找到乙索要国库券,乙拒不归还。对此案的分析,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甲的抛弃行为使其对国库券的所有权消灭

B、乙基于所有的意思占有该国库券,根据先占原则应取得国库券的所有权

C、此国库券为埋藏物,乙为发现人,应取得所有权

D、乙应将国库券返还给甲


相关考题:

浩杰在处理家中旧物时,将一堆旧文件当作垃圾扔掉,没发现妻子夹在文件中的2700元国库券。大毛发现后,欲据为己有。浩杰妻发现后,与浩杰一同找到大毛索要国库券,大毛拒不归还。对此案的分析,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浩杰的抛弃行为使其对国库券的所有权消灭B.大毛基于所有的意思占有该国库券,根据先占原则应取得国库券的所有权C.此国库券为埋藏物,大毛为发现人,应取得所有权D.大毛应将国库券返还给浩杰

甲在家里打扫卫生,将一件旧大衣当垃圾扔掉,未发现妻子藏在口袋里的5000元。大衣被乙捡回。甲妻发现后,与甲一同找到乙索要5000元,乙拒不归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抛弃行为使其对该5000元钱的所有权消灭B.乙依据先占原则取得该5000元钱的所有权C.该5000元钱为埋藏物,乙为发现人,应取得所有权D.乙应将5000元钱返还给甲

甲在家里打扫卫生,将一件旧大衣当垃圾扔掉,未发现妻子藏在口袋里的5000元钱。大衣被乙捡回。甲妻发现后,与甲一同找到乙索要5000元,乙拒不归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 A.甲的抛弃行为使其对该5000元钱的所有权消灭 B.乙依据先占原则取得该5000元钱的所有权 C.该5000元钱为埋藏物,乙为发现人,应取得所有权 D.乙应将5000元钱返还给甲

甲误将一件内藏5000己人民币的旧大衣扔到垃圾堆,旧大衣被拾荒人乙拾到,并发现了此钱。后甲闻讯前往乙家要钱,未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已丢弃衣服和钱,不应该再要回B.乙依据先占原则得到衣服和钱C.该钱为隐藏物,乙因发现而取得D.乙应将钱还甲,仅仅保有大衣

甲在处理家中旧物时,将1件旧棉祅当作垃 圾扔掉,没发现妻子藏在口袋中的3000元国库券。乙 发现后,欲据为己有。甲妻发现后,与甲一同找到乙索 要国库券,乙拒不归还。对此案的分析,下列各项中正 确的是:( )A.甲的抛弃行为使其对国库券的所有权消灭B.乙基于所有的意思占有该国库券,根据先占原 则应取得国库券的所有权C.此国库券为埋藏物,乙为发现人,应取得所有权D.甲能证明其对此宗国库券的所有权,故乙应将 国库券返还给甲

甲在处理家中旧物时,将一件旧棉袄当作垃圾扔掉,以捡破烂为生的乙觉得该件棉袄不错,遂带回家中,让妻子试穿,结果发现棉袄口袋中有3000元国库券,夫妻二人大喜,买来好酒好菜进行庆祝。正热闹间,甲同妻子前来索要国库券,乙及妻子拒绝返还。针对该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抛弃行为使其丧失对国库券的所有权B:乙基于所有的意思占有该国库券,根据先占取得国库券的所有权C:甲基于对棉袄的性质认识错误而做出了抛弃的意思表示,可以撤销该意思表示D:甲能证明其对该国库券的所有权,故乙应将国库券返还给甲

下列选项中的甲,成立犯罪中止的有:A、甲侵入某仓库后发现财物过多,打算回去开车来窃取。但半路上遇到警察而被抓获B、妻子甲为了杀害丈夫乙,在乙睡觉时将煤气阀门打开,然后到邻居家。20分钟后,甲估计乙已经死亡,于是回到家。发现乙躺在床上表情痛苦,顿生悔意,将乙送往医院抢救脱险C、乙托甲购买胃药,甲却将毒药交于乙。后,甲产生悔意,第二天到乙家欲取回该药,而乙谎称已经服完,甲便回家。几天后,乙服用该药死亡D、甲开枪向乙射击,乙受惊吓而昏厥。甲误以为乙中弹倒地,顿生悔意,将乙送往医院急救,乙最终平安无事

下列选项中的甲,成立犯罪中止的有:A.甲侵入某仓库后发现财物过多,打算回去开车来窃取。但半路上遇到警察而被抓获B.妻子甲为了杀害丈夫乙,在乙睡觉时将煤气阀门打开,然后到邻居家。20分钟后,甲估计乙已经死亡,于是回到家。发现乙躺在床上表情痛苦,顿生悔意,将乙送往医院抢救脱险C.乙托甲购买胃药,甲却将毒药交于乙。后,甲产生悔意,第二天到乙家欲取回该药,而乙谎称已经服完,甲便回家。几天后,乙服用该药死亡D.甲开枪向乙射击,乙受惊吓而昏厥。甲误以为乙中弹倒地,顿生悔意,将乙送往医院急救,乙最终平安无事

甲,26岁,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甲在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还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厮打在一起,厮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场休克。甲见此情形后欲慌忙离开,但想到自己的2000元钱未讨回,就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经死亡,并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乙被抓获。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