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到1991年是海尔实施品牌战略的阶段,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此战略在海尔创立之初即以张瑞敏砸冰箱的戏剧化举动宣告推出。此后的六七年间,海尔完善了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时在销售方面推出星级服务的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质量超群的国产品牌形象。海尔在实践中,形成一套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海尔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OEC工作法,它的中文表述则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至此,海尔以其全面质量管理或OEC工作法、以星级服务为特色的营销方式和顾客导向的产品改进与开发,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高效率、高品质的经营管理体系。 90年代初,海尔集团年利润不过3000多万元。因此其发展必须采取低成本扩张的方式。海尔从本地政府和武汉、广东等外地政府手上以低廉的代价接管了多家亏损企业,并依托这些企业建立了空调、洗衣机和彩电等新事业,1991年海尔兼并青岛空调器厂和电冷柜总厂,标志着大规模多元化进程的开始,并持续到1998年。 由于拥有水平明显高于大多数国内企业的管理能力平台并善于将其植入被兼并的企业,同时借助公司上市募集的资金在海尔工业园新建了一批企业,海尔在90年代将自己扩展为一个横跨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PC等)、各种小家电以及制药、生物工程、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多部门公司。海尔为适应其多产品的产业格局,在组织结构上完成了事业部制结构的改造,形成了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资源调度中心的三级架构。 90年代后期,海尔开始了第三阶段即通过国际化创建全球品牌的进程。到2000年,海尔的出口额达2.8亿美元,不但在中国家电业独占鳌头,而且领先第二名近1倍。目前,海尔在国外已设立10余家工厂;为绕过贸易壁垒,其布局基本上按世界各大自由贸易区或经济联盟设置。海尔的总部仍设在中国,而海外经营单位均实行本地化管理,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特定需要并吸收本地人才加盟,同时与全球产品市场的协作优势结合起来。 如今海尔正在做的就是美国、欧盟MBA案例库的一个案例“市场链”,内部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完全上下级的关系和同事的关系,而变成市场的关系。每个人都对着市场,每个人只对他的市场目标负责,每个人的收入只和业绩挂钩,也就是彻底的绩效主义。海尔集团有3万多人,过去集团只有一张财务报表,一张资产负债表,一张损益表,一张现金流量表。现在变成3万多张,每个人1张,这意味着每个人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主体,你对着的不是你的上级、不是你的同事,而是对着市场。海尔“市场链”理论受启发于波特教授的“价值链”理论(目前许多大企业正在努力学习并运用与实践)。虽然两者都以企业流程再造为实现形式,但两者又有本质的不同。价值链是以边际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市场链则以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海尔实施“市场链”的最终目标,是要使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SBU,也就是要把外部竞争的压力传递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同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创新空间,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综合分析海尔战略演变的历程及其阶段,可以发现一种重要的匹配关系,即企业战略与能力之间的配合。一种战略的导入对企业的相关能力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而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和发展则为战略的展开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并为下一阶段的战略推进创造了部分条件。由此反复进行,构成一个阶梯式上升且不断放大的平台体系。(1)根据该资料,分析海尔集团都采取了哪些战略。(2)海尔“市场链”理论受启发于波特教授的“价值链”理论,请问,三种最常见的价值链驱动因素是什么?(3)根据该资料,分析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行为属于哪一种?

1984年到1991年是海尔实施品牌战略的阶段,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此战略在海尔创立之初即以张瑞敏砸冰箱的戏剧化举动宣告推出。此后的六七年间,海尔完善了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时在销售方面推出星级服务的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质量超群的国产品牌形象。海尔在实践中,形成一套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海尔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OEC工作法,它的中文表述则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至此,海尔以其全面质量管理或OEC工作法、以星级服务为特色的营销方式和顾客导向的产品改进与开发,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高效率、高品质的经营管理体系。 90年代初,海尔集团年利润不过3000多万元。因此其发展必须采取低成本扩张的方式。海尔从本地政府和武汉、广东等外地政府手上以低廉的代价接管了多家亏损企业,并依托这些企业建立了空调、洗衣机和彩电等新事业,1991年海尔兼并青岛空调器厂和电冷柜总厂,标志着大规模多元化进程的开始,并持续到1998年。 由于拥有水平明显高于大多数国内企业的管理能力平台并善于将其植入被兼并的企业,同时借助公司上市募集的资金在海尔工业园新建了一批企业,海尔在90年代将自己扩展为一个横跨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PC等)、各种小家电以及制药、生物工程、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多部门公司。海尔为适应其多产品的产业格局,在组织结构上完成了事业部制结构的改造,形成了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资源调度中心的三级架构。 90年代后期,海尔开始了第三阶段即通过国际化创建全球品牌的进程。到2000年,海尔的出口额达2.8亿美元,不但在中国家电业独占鳌头,而且领先第二名近1倍。目前,海尔在国外已设立10余家工厂;为绕过贸易壁垒,其布局基本上按世界各大自由贸易区或经济联盟设置。海尔的总部仍设在中国,而海外经营单位均实行本地化管理,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特定需要并吸收本地人才加盟,同时与全球产品市场的协作优势结合起来。 如今海尔正在做的就是美国、欧盟MBA案例库的一个案例“市场链”,内部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完全上下级的关系和同事的关系,而变成市场的关系。每个人都对着市场,每个人只对他的市场目标负责,每个人的收入只和业绩挂钩,也就是彻底的绩效主义。海尔集团有3万多人,过去集团只有一张财务报表,一张资产负债表,一张损益表,一张现金流量表。现在变成3万多张,每个人1张,这意味着每个人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主体,你对着的不是你的上级、不是你的同事,而是对着市场。海尔“市场链”理论受启发于波特教授的“价值链”理论(目前许多大企业正在努力学习并运用与实践)。虽然两者都以企业流程再造为实现形式,但两者又有本质的不同。价值链是以边际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市场链则以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海尔实施“市场链”的最终目标,是要使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SBU,也就是要把外部竞争的压力传递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同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创新空间,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综合分析海尔战略演变的历程及其阶段,可以发现一种重要的匹配关系,即企业战略与能力之间的配合。一种战略的导入对企业的相关能力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而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和发展则为战略的展开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并为下一阶段的战略推进创造了部分条件。由此反复进行,构成一个阶梯式上升且不断放大的平台体系。

(1)根据该资料,分析海尔集团都采取了哪些战略。

(2)海尔“市场链”理论受启发于波特教授的“价值链”理论,请问,三种最常见的价值链驱动因素是什么?

(3)根据该资料,分析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行为属于哪一种?


相关考题:

海尔集团在海外争创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在国内抢抓“家电下乡”机遇,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家”的服务网。目前,海尔集团“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在全国已占到了43%的市场份额。海尔集团能取得上述业绩主要在于(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C.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D.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海尔集团在海外争创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在国内抢抓“家电下乡”机遇,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家”的服务网。目前,海尔集团“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在全国已占到了43%的市场份额。海尔集团能取得上述业绩主要在于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C.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D.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很多经理人到像海尔这样的经营成功的企业“取经”,然后在自己的企业中照搬海尔的做法,这种做法毫无疑问是有效的。( )

"海尔真诚到永远",是海尔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海尔集团在海外争创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在国内抢抓“家电下乡”机遇,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 式,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家”的服务网。这使得海尔集团“家 电下乡”产品销量在全国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海尔集团能取得上述业绩主要在于(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C.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D.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海尔集团在海外争创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在国内抢抓“家电下乡”机遇,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家”的服务网。这使得海尔集团“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在全国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海尔集团能取得上述业绩主要在于()。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C.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D.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海尔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家电企业,其生产的所有产品除了冠以海尔这个企业名称之外,同时给各个产品分别设计一个富有魅力的名字,如该公司推出的海尔小神童洗衣机。海尔公司采用的品牌战略属于()。A.产品线单一品牌战略B.主副品牌战略C.伞型品牌战略D.多品牌战略

海尔集团的()案例被列入哈佛案例库。A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B海尔精神C张瑞敏管理之道D海尔核心价值观E海尔改革战略

在海尔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吃 已经成为海尔成功推行多元化战略的一项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