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与郭某本来是一对好朋友。但由于共同喜欢上了肖某,两人时常相互讥讽,有时还会发生斗殴行为。后肖某答应王某的求婚。郭某知悉这一消息后,怒从心生,拿了一把匕首便去找王某算账。见到王某后,郭某举刀便砍,王某的父亲和哥哥从屋内冲出挡开了郭某,但王某父亲的胳膊被匕首割伤。郭某赶紧逃走。后王某的父亲到县公安局控告,但公安局认为郭某的行为非常轻微,因此不予受理。王某的父亲又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认为县公安局不立案的做法是正确的,也不予受理。王某的父亲非常气愤,引起心脏病发作,并最终死亡。王某的哥哥又向人民法院提出了控告。请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我国立案管辖的有关规定,最初受理本案的法定机关应当是哪个?为什么?(2)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3)王某的父亲死亡之后,案件中提到的哪些人可以提起诉讼?为什么?

王某与郭某本来是一对好朋友。但由于共同喜欢上了肖某,两人时常相互讥讽,有时还会发生斗殴行为。后肖某答应王某的求婚。郭某知悉这一消息后,怒从心生,拿了一把匕首便去找王某算账。见到王某后,郭某举刀便砍,王某的父亲和哥哥从屋内冲出挡开了郭某,但王某父亲的胳膊被匕首割伤。郭某赶紧逃走。后王某的父亲到县公安局控告,但公安局认为郭某的行为非常轻微,因此不予受理。王某的父亲又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认为县公安局不立案的做法是正确的,也不予受理。王某的父亲非常气愤,引起心脏病发作,并最终死亡。王某的哥哥又向人民法院提出了控告。

请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我国立案管辖的有关规定,最初受理本案的法定机关应当是哪个?为什么?

(2)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3)王某的父亲死亡之后,案件中提到的哪些人可以提起诉讼?为什么?


相关考题:

王某(男)与谢某(女)婚后一直不育,经查为王某无生育能力。两人深思熟虑后决定进行人工授精生育子女。最后他们选择了某名校在校研究生杨某的精子进行了体外授精。依我国现行法律,谢某所生子女为()。A.谢某自己的子女B.谢某与杨某共同的子女C.王某与谢某共同的子女D.王某、谢某与杨某共同的子女

蔡某在偷一辆电动车的过程中,被车主郭某发现,郭某要抓蔡某扭送公安机关,蔡某还手,两人发生扭打,两人都被对方打成轻伤,民警赶到后将两人带到公安机关询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蔡某构成了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B.郭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C.蔡某构成了抢劫罪D.郭某也构成了故意伤害罪

王某与张某发生争执,王某被打成轻伤,于是向法院提起自诉。法庭审理中,张某提出,审判员郭某在开庭前违反法规与自诉人的母亲和哥哥见面,要求郭某回避,但王某的母亲和哥哥否认此事。法院院长经过审查作出驳回郭某回避的决定。下列何人有权要求对驳回决定进行复议?()A.张某B.郭某C.张某的母亲D.王某

郭某经营大米批发生意,肖某是郭某的供货商。2018年10月,郭某与肖某达成了10吨大米的买卖合同,约定肖某于2018年11月1日前发货,郭某于货到3天内付款。截止到2018年11月10日,肖某仍未发货。11月11日,肖某电话联系郭某,要求郭某履行付款义务。关于郭某的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郭某得以行使不安抗辩权,拒绝付款B.郭某得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拒绝付款C.郭某得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拒绝付款D.郭某得以付款义务未届期为由,拒绝付款

王涛的好朋友都喜欢歌手周某的歌。王涛在某咨询公司工作的同学都不喜欢歌手周某的歌。丽莎既是王涛的同学,也是他的好朋友,米蓝是王涛的同学但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贺宇是王涛的同学但不喜欢歌手周某的歌。根据以上陈述,一定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米蓝喜欢歌手周某的歌 B.王涛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C.贺宇在该咨询公司工作 D.丽莎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

王某因风暴即将来临,遂给房屋加固。其邻居郭某看见后主动上前帮忙,但王某婉拒了郭某。后来,郭某不听劝阻,执意帮助王某加固房屋,但在给屋顶加固时,不慎从屋顶上摔下。郭某要求王某赔偿。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郭某的帮助行为属于无因管理,王某应当赔偿其损失B.郭某的帮助行为属于自愿行为,王某无须赔偿其损失C.因双方都无过错,应当按照公平原则处理D.王某可在受益范围内给郭某适当补偿

王涛的好朋友都喜欢歌手周某的歌,王涛在某咨询公司工作的同学都不喜欢歌手周某的歌。丽莎既是王涛的同学,也是他的好朋友,米蓝是王涛的同学但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贺宇是王涛的同学但不喜欢歌手周某的歌。根据以上陈述,一定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米蓝喜欢歌手周某的歌B.王涛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C.贺宇在该咨询公司工作D.丽莎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

王某的丈夫李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关进看守所,看守所警察肖某见王某长得漂亮,便哄骗她说自己可以将李某弄出来,但作为对价王某必须与其发生性关系。王某救夫心切,便答应了肖某的要求,但在二人发生性关系后肖某并没有将李某放出。则关于肖某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A:不构成犯罪B:构成强奸罪C:构成招摇撞骗罪D:构成诈骗罪

丁某教唆17岁的肖某抢夺他人手机,肖某得手。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丁某构成抢夺罪的教唆既遂B.丁某与肖某之间构成共同犯罪C.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D.丁某与肖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