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将以包装形式装运的有害物质抛弃入海,除非为确保船舶安全或救护海上人命所必要。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禁止将以包装形式装运的有害物质抛弃入海,除非为确保船舶安全或救护海上人命所必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关考题:

船舶应按()及其修正案、船舶所入船级社的规范要求的船旗国的规定配备消防设备和器材。A.《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B.《1973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C.《1975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关于《MARPOL73/78公约》附则I防止海运包装形式有害物质污染规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其所包装的特殊物品,包装件应足够将对海洋环境的危害减至最低限度B.为确保船舶安全或救护海上人命,可以将以包装形式装运的有害物质抛弃海中C.标记正确技术名称和在盛装有害物质包装件上粘贴标签的方法,应使包装件在海水中至少浸泡3个月后,标记和标签內容仍能保持清晰可辨D.每艘装运有害物质的船舱,应具有份特别清单或舱单,列明船上所装的有害物质及其位置。使用一份载明船上所装全部有害物质位置的详细积载图可用以代替这种特别的清单或舱单

海上对象的应急优先权依次为:() A.船舶——人命——海洋环境B.船舶——海洋环境——人命C.人命——船舶——海洋环境

根据MARPOL公约附则Ⅲ,下列哪些叙述正确?Ⅰ. 附则Ⅲ适用于包装或集装箱装运有害物质的船舶 Ⅱ. 装有有害物质的包装或集装箱上应耐久地标以该物质的商业名称 Ⅲ. 装有有害物质的船舶应持有一份列明有害物质及其位置的清单或舱单 Ⅳ. 有害物质应妥善积载和加固A.Ⅰ~ⅢB.Ⅰ~ⅣC.Ⅱ~ⅣD.Ⅰ、Ⅲ、Ⅳ

根据MARPOL73/78公约议定书Ⅰ规定,当发生下述任何一种事故时,应立即作出报告:()Ⅰ、为保障船舶安全和救助海上人命,向海上排放或可能排放油类或有毒液体物质Ⅱ、排放或可能排放海运包装的有害物质Ⅲ、船舶航运时,油类和有毒液体物质的排放超出“公约”允许的总量或瞬间排放率 A、仅仅是ⅢB、Ⅱ+ⅢC、Ⅰ+ⅢD、Ⅰ~Ⅲ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是一个旨在()的国际公约,IMO于1974年11月1日召开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会议通过的《SOLAS74》是()生效。 A、保障船舶、海上人命安全/1980年B、保障船舶结构符合安全航行/1974年C、保障船舶结构符合安全航行/1981年D、保障船舶、海上人命安全/1974年

在件下,船舶可不按照《MARPOL73/78公约》的一般规定要求处理垃圾( )A.保障船舶及船上人员安全B.救护海上人命所必需的C.船上存放垃圾太多D.垃圾在船上时间太长

船舶发生溢油污染事故时应报告:A.由于船舶或设备受损,或为保障船舶安全和海上救助人命所进行的排放要报告最近沿岸国;对影响船舶安全的故障、失灵或损坏,例如碰撞、搁浅、火灾、爆炸、结构受损、进水、货物移动可能会发生油污染事故钱的情况可不报告最近沿岸国以免麻烦。B.由于船舶或设备受损,或为保障船舶安全和海上救助人命所进行的排放;船舶运行时油类的排放超出公约所允许的数量或瞬间排放率。C.对造成航行安全性下降的机器或设备故障和受损,例如舵机、推进器、发电系统、关键的船载设备故障或失灵事故时虽尚未发生排放,但肯能发生而造成有污染事故,因此不需要报告。

船舶发生油污事故时应报告()。A.由于船舶或设备受损,或为保障船舶安全和海上救助人命所进行的排放要报告最近沿岸国;对影响船舶安全的故障、失灵或受损,例如碰撞、搁浅、爆炸、结构受损、进水、货物移动可能会发生油污事故的情况可不拔高最近沿岸国以免麻烦B.由于船舶或设备受损,或为保障船舶安全和海上救助人命所进行的排放;船舶运行时油类的排放超出公约所允许的数量或瞬间排放率C.对造成航行安全性下降的机器或设备故障和受损,例如舵机。推进器、发电系统、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