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描述不正确的是A、抢救中应密切注意观察呼吸、脉搏和瞳孔等变化B、应强调CPR时持续有效胸外按压,不应在电除颤后立即检查患者心跳或脉搏,而是应该重新进行CPR,先行胸外按压,心跳检查应在实施5个周期CPR后进行C、所有人工呼吸均应持续吹气1秒以上D、对所有患者给予的按压通气比为30:2E、并发症包括肋骨骨折、胸骨骨折,骨折断端损伤内脏引起穿孔、出血、气胸等

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抢救中应密切注意观察呼吸、脉搏和瞳孔等变化

B、应强调CPR时持续有效胸外按压,不应在电除颤后立即检查患者心跳或脉搏,而是应该重新进行CPR,先行胸外按压,心跳检查应在实施5个周期CPR后进行

C、所有人工呼吸均应持续吹气1秒以上

D、对所有患者给予的按压通气比为30:2

E、并发症包括肋骨骨折、胸骨骨折,骨折断端损伤内脏引起穿孔、出血、气胸等


相关考题:

CPR时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B、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开放气道C、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D、人工呼吸→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E、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患儿男,2岁。溺水5分钟后被救起,无呼吸、心跳,现场予胸外心脏按压,判断按压是否有效需观察的体征不包括A、颈动脉搏动B、股动脉搏动C、呼吸频率D、瞳孔变化E、皮肤颜色

下述《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中复苏操作叙述错误的是A、胸外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B、按压深度为4~5cmC、按压与呼吸比为30:2D、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电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E、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患儿女,3岁。溺水10分钟后被救起,无呼吸、心搏,现场予胸外心脏按压。判断按压是否有效需观察的体征不包括A、颈动脉搏动B、股动脉搏动C、呼吸频率D、瞳孔变化E、皮肤颜色

CPR时正确的操作程序是A、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B、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C、人工呼吸-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D、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开放气道E、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CPR时正确的操作程序是A.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B.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C.人工呼吸-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D.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开放气道E.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当触电人有心跳无呼吸时,应采用()进行抢救。A人工呼吸B胸外心脏按压C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当触电人有呼吸但心跳停止时,应采用()进行抢救。A人工呼吸B胸外心脏按压C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当触电人心跳停止,呼吸中断时,应采用()进行抢救。A人工呼吸法;B胸外心脏按压法;C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法;D立即送医院。